朱柏萍 安林瑞 王建军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智能手机更加依赖,自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好自媒体,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丰富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优化话语环境。
关键词:自媒体;意识形态;建构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为加强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是指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为此,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理念、手段来谋划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一、自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1.多元化价值取向带来的冲击。随着世界及一体化步伐加快和各国联系交流的进一步密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了多样的社会阶层和多种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宗教以及“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应运而生,反复渗透,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为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土壤,构成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冲突,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影响社会思潮,干扰和影响一些干部的思想认识。
2.新兴媒体使部分意识形态传播渗透行为更加精确、隐蔽。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体平台让“人人都是媒体”变成现实。同时,由于其本身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联系人也多是平日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空间时,每一条转发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这使得用户甚至微信官方也不能看到非好友的评论、转发,未订阅的公众号的内容,传播行为更加隐蔽,给监管带来较大难度。
3.新兴社交平台让意识形态的传播受众范围更广泛,信息更加碎片化。微信中每时每刻滋生的大量碎片化观点、情绪和态度导致各种谣言泛滥,微信中传播的倡导娱乐人生、游戏人生、叛逆人生等西方后现代社会思潮“风靡一时”。有一些人热衷于“把理论炒成新闻”的手法,将一些理论文章“标题党化”,故意制造“热点”,误导视听。还有的宣扬“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信奉“谣言倒逼真象”、“网络审判”,中伤、诽谤等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人肉搜索”等不良行为屡禁不止,导致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
4.社会转型期矛盾加剧带来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日益深入、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加上媒体对各类腐败现象的宣传以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由此导致部分民众“仇官”、“仇富”心态严重,进一步导致了其意识形态上的无所适从和摇摆不定。一些党员思想认识开始模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黨的信仰有所削弱,一些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强,战斗力有所削弱。
5.意识形态的载体固定化,渠道单一化,工作效果低效化。基层工作创新不够,相当数量的工作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开会传达文件精神、读报纸、大家谈的阶段,拉横幅、写标语、出展板等形式,对群众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
二、自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新建构
1.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就要通过自媒体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始终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纳入工作全局。
2.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灵魂工程,做好价值引领的工作。持续促进文明养成,组织“诚实立身、信誉兴业”、“文明旅游、文明出行”“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好家风传递社会正能量。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重点推进农村“改薄攻坚”工程,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顽症所在下大力气推进。
3.突出舆论监管,抓好基层意识形态领域环境治理。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力度,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成就成为网络空间高昂的主基调、主旋律。充分发挥网站、网络社会组织、网民等主体作用,多方施策实现综合治理。做好经济形势、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引导,提高舆论引导水平。针对普遍关注的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征地拆迁等热点难点问题,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方向和重点,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报道,完善舆论引导协调机制,规范和改进舆论监督。
4.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抓好夯实基础的工作。不断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立网络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深刻把握“紧盯形势、管引结合、媒体融合、主动出击”的舆论引导思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热点焦点问题的分析研判处置力度。
(作者单位:甘肃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