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访茶

2019-05-16 01:48海霞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福鼎银针白茶

海霞

初到福鼎,夜色如水,桐山溪边, 邂逅福鼎递给我们的第一道茶。一位棉麻灰裙的女子端坐于对面,穿着和面容都温和清淡,恰与茶相得益彰。

琴声在耳畔轻萦,女子微笑,烹水,冲泡,注汤,手法舒缓大方,张弛有度。六年的寿眉,茶汤清澈透亮,入口温润丝滑,似有一股枣香弥漫其中。她说,茶有灵性,冲泡的人一定要心情愉悦才能出好茶。不同的人,不同的水,成就不同的茶,茶有茶缘。在福鼎,小孩一出生,尝的第一口便是茶,当地人称“破口”,由茶开始人的一生,有苦涩,亦有甘甜,如同人生的滋味。人死后,盖棺前,由至亲、晚辈手蘸茶水,涂抹在嘴唇上,称“把茶”,是对逝者的尊敬,亦是总结人的一生。

在福鼎待的几天,随时随处都可见到茶、品到茶。当地人对于白茶,有一种特别的敬畏。是的,敬畏。有曰“茶哥米弟”,可见,茶的地位比米还高。婚丧嫁娶,会客祭祀,都少不了茶。清明前后,采“子孙茶”“女儿茶”,等待孩子成婚时启用。“子孙茶”为白毫银针,寓意像银针一样茁壮成长,处处冒尖;“女儿茶”则为白牡丹,寓意并祝福女儿如牡丹一样,国色天香,一生富贵。老百姓对茶尊重有加,从不乱倒茶渣,茶渣要与洗碗、洗锅的水倒在一起,或作为猪食,或当作肥料。

说起福鼎白茶,不得不提太姥山。唐代陆羽著的《茶经》引用隋代的《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考证,此白茶山就是太姥山。太姥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特征,兀立于碧波万顷的东海之滨,海拔九百余米,山上云蒸霞蔚,雾气缭绕,素以“海上仙都”著称。陆羽《茶经》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独特的山体,高山云雾,造就了白茶独特的品质。

其实,是先品到这座山的茶,才登上了太姥山。

放眼望去,山奇林秀,怪石凌空,“夫妻峰”“金猫扑鼠”“玉猴照镜”“二佛谈经”……正是“高接层穹耸翠巅,诸峰罗列罕齐肩。”四百余米处一座茶园,周边竹林摇曳,阳光倾漏下来,金子般洒在茶树上,新绿深绿,一片浩渺。一茶农正忙着采茶,手法极快,片刻间,篮子里已一片新绿。不远处,采摘好的鲜叶正均匀地摊晾在竹席上,一半繁华,一半凋萎,分明可以看見四季的轮回,阳光的印迹。

行至白云寺,偶遇第二道茶。长净法师亲手采自山中的明前白毫银针,满盏飘香,入口初生涩,后甘润,满是自然的味道,简单自在。长净法师说:“喝茶的时候,要用这颗心,坐禅的时候也用这颗心,茶味跟人生的味道一样,跟禅的味道也一样。因为茶也有生命,你对它越了解,你做的茶就越好。”长净法师还说:“喝茶,以前是追求种种的茶,茶香、茶汤、茶的颜色怎么样,慢慢地,只要有一杯清淡的茶就可以了。”

禅茶一味,从平凡小事中契悟大道,你会发现人生也如同茶一样,生活还是回归平淡最好。

暮色渐浓,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如丝如烟,颇有江南烟雨的味道。薄薄的、如梦如幻的轻雾,笼罩在太姥山之中,萦绕在这绿雪芽白茶庄园,憩息的黑天鹅,静默在湖中的小船,都让人心生美好与寂静。

转道去太姥山书院,净手,静心,静候酉时茶会,品第三道茶。茶席上的杜鹃花,开得斑斓绚烂。

一位潘姓茶艺师主持今天的茶会,腹式呼吸,深深吸气,喝茶,品茶于喉间,缓缓吐气,咽下。味道嘛,说不清,细细咂摸,轻轻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这等待中,有自我的凝视和内观,就像冥想瑜伽,万法同归于心。正如唐代卢仝《七碗茶歌》里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40分钟左右喝上七杯茶,多不喝,少不喝,每盏七十毫升,只此七盏,足矣。

一杯有温度的茶,一杯源于自然的茶,一杯有能量的茶。喝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用嘴去品,用心去悟,每个人都能从这茶汤中得到不一样的东西。

古琴声空旷悠长。

此刻,我很平静,亦感幸福。

责任编辑:青芒果

猜你喜欢
福鼎银针白茶
江小波
绘本
福鼎举办第九届白茶开茶节
银饰变黑与毒素有关吗
“防疫指南”
雨(一)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运动场上夺金牌
福鼎白茶王 白毫针刺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