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原
今年年初,我又從父亲看过的书本、信封、钱包里发现了许多汇款单。这些汇款单有的发黄了,有的霉变了,有的字迹模糊了,更多的是皱巴巴的,一碰就碎,很难复原。我从中挑选出三十几张保存尚好的汇款单,把它们镶嵌在一起,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
父亲的这些汇款单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其中一张数额最多的是80元,最少的一张也有10元。父母曾经对我说,那些年,父亲每年寄出的钱常在120元之上,而那时父亲的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父亲的工资也只有48.18元,况且母亲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工资,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
面对父亲的这些汇款单,我有一种心酸的感觉和说不出的滋味。
父亲刘御龙出生于1926年春,垂于2013年秋,享年88虚岁。他是家里的老大,下有弟弟妹妹。父亲出生十分贫寒,小时候讨过米、要过饭,做过长工、打过短工。由于爷爷奶奶去世早,全家的重任落在父亲的肩上。为了维持生计,曾两次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父亲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在乡里担任语文教师。教了几年课之后,觉得工资太低,难以维持全家人的日常开销,父亲又放弃教师岗位,去了数百里之外的矿上打工,在井下一干就是十几个春秋,积劳成疾染上了三级矽肺、肺结核等多种疾病。
当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之后,母亲时常告诉我们,那年头,在井下工作的父亲,常常是上班之前还要开垦一会儿荒山,下班之后,又马不停蹄去淘大粪、种蔬菜。工资一到手,父亲即刻寄钱给家乡的亲人们。我叔叔刘俊国从小学到初中、中专毕业的学费、生活费,全部由父亲供给。大舅舅廖士平也多次对我说:多亏了你的父亲牵头集资汇款,要是没有他,我的父母,也就是你的外公外婆当年难有一个好的安详之地。
父亲对自己相当刻薄。他老人家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为自己买过一次好吃的东西。他老人家的心里总是装着别人,装着比自己更困难的亲人和身边的弱势群体。父亲有句口头禅“有饭吃就行了”。
在父亲弥留之际,我一边推着轮椅上的他老人家,一边询问道:“当年您寄那么多钱出去,如今来看您老人家的人却很少,您后悔吗?”父亲却说:“我汇出钱,只是想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从来没有想到回报。”我无语再说什么了。
我的好父亲,我会好好地保管这些汇款单的,您安息吧,别再为亲朋们操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