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方斌
摘 要:微观经济学理论抽象,概念繁难,增加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难度。本文通过对需求与需求量、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以及垄断利润最大化与收益最大化的区别等知识点的探讨,介绍了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经验,认为将基本理论概念讲解透彻,以及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需求量;需求;消费者均衡;垄断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非常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基本理论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有些教材的编写过于抽象,对基本理论概念的阐述本身不够透彻,又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笔者认为,从基本理论概念入手,将一些学生感到抽象与繁难的基本理论概念作严格的界定,讲深讲透,再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将抽象的概念以学生熟悉的例子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更好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也更容易地将这些基本理论概念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下文笔者就抛砖引玉,对微观经济学中几个知识点做些探讨,与同行作些交流,以激发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
1 需求与需求量
需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理论,需求规律是经济学分析经济现象不可缺少的理论工具,但是刚刚开始接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往往误用需求规律,或者认为需求规律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时,在有些情况下是适用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就不适用。进而对经济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产生怀疑,不再相信经济学的科学性。这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的根源是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掌握得一知半解造成的,同时也说明,在课堂教学中讲清楚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需求理论中把影响消费者最终需求的数量的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另一类是其它因素,如消费者收入、其它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等等。需求规律是说,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量减少,也就是需求量变动。比如消费者对雨伞有需求,如图1,假若雨伞的价格从P,下降到P,,,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量就从Q,增加到Q,,。如果雨伞本身的价格并没有变化,但其它因素产生了变化,比如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使得消费者对雨伞的最终需求的数量增加,这就是需求的变动,如图2中a所示,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线D就右移到D,的位置。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线D就左移到D,的位置,如图2中b所显示。
通过引入看起来有争议、似乎推翻需求规律的事例,来讲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在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是特别有用的[1]。
例一:假如雨伞原来的价格是10元,天下大雨,商店老板临时把雨伞的价格提高到15元,但他卖的雨伞数量比平时还多,这种情况有没有违反需求规律?不少学生都认为需求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就不管用了。其实不然,这是典型的搞混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雨伞卖的贵,消费者购买的数量就越多。”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正确的理解是,因为下雨,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增加了,在圖形上,整个需求线从D就右移到D,的位置,在雨伞供应不变的情况下,雨伞的价格上升,简单说就是,“雨伞的需求增加,所以雨伞的价格上升。”
例二: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曾经到北京大学演讲,演讲完后有北大某经济学者问张五常,说你讲需求定律是公理,不可能有违反需求定律的情况,那么现在MBA的学费越来越贵,为什么读MBA的人数还增加了呢?张五常教授当时简洁的回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北大某经济学者显然混了需求量与需求的变动,人们的收入增加,攻读MBA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以及读了MBA之后会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使得人们对MBA的需求增加了,在图形上,也是需求曲线向右边移动。
2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的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结论[2]。但学生在学到这一知识点时,常常难以理解,大多数学生都是机械地记忆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 MRS = PX/Py,(2)MRS递减,其中MR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PX/Py表示两种商品X与Y的价格比。他们一般将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当作数学的结论,难以理解这个条件真正的经济含义。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通过让学生内省的方式,讲清消费者均衡条件的经济意义。商品X与商品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含义,即MUx/MUy,相当于消费者在边际上对两种商品之间比价的主观评价,而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Px/Py代表的是该消费者所面临的市场机会,也就是市场对两种商品的客观评价。
如果消费者的主观评价与市场机会给出的对两种商品的客观评价不相等,说明消费者还没有充分将市场给出的机会完全利用,在相同预算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消费组合的调整,达到更大的满足。如果消费者的主观评价与市场的客观评价是相等的,消费者的满足就最大化了。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是随着消费者购买的商品X与商品Y的数量不同而变动的,但价格比率Px/Py是不变的,如果边际替代率与价格比率不相等,就可以通过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得边际替代率与价格比率相等。
笔者在讲解时,举了一个假设的例子来阐明这一点。假定某消费者拿20元到水果店买水果,打算买苹果(X)和梨(Y)。假如苹果与梨的价格比率Px/Py是2,意思是消费者若要多购买1个单位苹果,就得放弃2个单位梨的购买,这就是市场机会。假如消费者已经购买苹果与梨的一定数量,边际替代率MRS是4,这意味着消费者对1个单位苹果的主观评价是值4个单位的梨。显然,苹果的市场价格是低于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消费者若再增加1个单位苹果的购买,可以赚到2个单位的梨。这样一来,只要Px/Py小于MRS,消费者就可以一直增加苹果的购买,减少梨的购买,都是有利可图的。但是,随着苹果数量的增加,梨的数量的减少,苹果与梨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会下降,边际替代率若下降到2,此时Px/Py等于MRS,所有有利可图的机会都利用完了,消费者均衡就达到了。
假若Px/Py大于MRS,分析正好倒过来。比如价格比率Px/Py是4,意味着消费者若要多购买1个单位苹果,就得放弃4个单位梨的购买。消费者苹果与梨的边际替代率如果是2,即消费者对苹果的主观评价是值2个单位的梨。消费者减少1个单位苹果的购买,增加一个单位梨的购买,可以增加自身的利益,赚到的也是2个单位梨。只要Px/Py大于MRS,消费者就可以一直减少苹果的购买,增加梨的购买,都是有利可图的。但是,随着苹果数量的减少,梨的数量的增加,苹果与梨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会增加,边际替代率若增加到4,有利可图的机会就利用完了。此时Px/Py等于MRS,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重新达到。
消费者均衡直觉的经济含义可理解为,若消费者对苹果的主观评价低于市场价格,他的最优决策就是卖出苹果,比如他自己觉得1个单位苹果值2元,市场上1个单位苹果卖4元,他就卖出1个单位苹果,赚到差价2元 。反过来也一样成立。通过这一讲解,就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与每个人日常的经济行为联系在一起,学生就明白了,消费者均衡条件本质上说明的是人们买进、卖出行为的依据,人们可以通过套利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 最大化利润与最大化收益
在微观经济学垄断理论一章,许多学生很难理解最大化利润与最大化收益的区别。为了向学生阐明这一区别,笔者在上课时举了作家拿版税的例子:
例一:著名作家陈丹燕的例子[3]。因为有读者很喜欢读她的书,但向陈丹燕抱怨说,书价太贵了。
“ [网友]问:我很喜欢你的文章,买了你几乎所有的书,但这些年,你的书越来越贵了,对爱你的读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迹象,我希望定价最好不要超过25元。
[陳丹燕书]答:定价不是一个作家可以控制的,控制权在出版社,我自己也希望书价不要太高,因为我自己买书的时候也希望书是比较便宜的,如果那个书是比较贵的我也希望是借来看而不是买一本,特别是买了以后发现这个书的价值不是很大的话也会觉得不高兴,所以我觉得我可以理解这种心情。”
例二:畅销书作家大冰的例子[4]。
这是一本长达480页的书籍,但是定价依旧非常亲民,大冰坦言,这个价格是跟出版社反复博弈后的结果。“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一个内容生产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为读者做点什么,最起码让大家买得起正版,少买点盗版。”他还不忘说,“写书只是我收入来源之一,稍微任性一点也无所谓。”
然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作家为什么希望自己作品的定价更低一些?难道他们关心读者的利益还要超过关心他们自身利益吗?其实不是的,从经济学角度看,作家的著作带有一定独特性,因而具有垄断的特征[3]。因此可以用垄断理论来分析作家的行为。
但作家的书是通过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社与作者在利益方面是存在分歧的。具体而言,作家获得报酬的主要方式是拿版税,与出版社进行收益的分成,版税率相当于分成率,一般在6~8%之间,按作家的名气、作品畅销的程度及销量会有所调整。图书版税的一般计算方式是:图书单价×图书印数×版税率=总收益×版税率。所以作家关心的是总收益,总收益越高,他所得的分成收益即版税拿的就越多。但出版社关心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总收益最大化。
如图3所示,出版社作为垄断企业,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简化的条件,假定出版社的边际成本MC不变,因为在图形里边就是一条水平线,根据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出版社会将图书数量确定在MR=MC对应的Q0,此时图书对应的价格是P1。但作家并不关心出版社的成本,他只关心自己从总收益当中的分成,所以作家希望将图书数量确定在MR=0对应的Q1,此时图书对应的价格是P0。从图形中显然可以看出,作家希望的图书定价P0要低于出版社的定价P1。
通过这一分析,学生们不但明白了利润最大化与总收益最大化的区别,而且还理解了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关心的都是自身的利益,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有些经济行为主体关心自身利益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甚至是以一种利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学生们也能体会到经济理论透过现象,直达事物本质的分析威力,从而增强了学好经济学的信心与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俊慧.经济学讲义(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09-110.
[2]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61-62.
[3]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3521/node3526/node3638/node3696/node6414/userobject1ai31641.html,2019/3/9.
[4]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8-08/12/content_43593.htm,2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