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润泽 肖俊苇
摘 要:本项目就现在频繁发生的海上石油污染状况,查阅及参考相关资料和论文,针对海上石油污染的不同状况,考虑到化学及生物处理浮油的弊端,设计了一种新型多模式水面浮油收集船。本新型收集船根据海面浮油的不同状态及周边的不同环境,设计了三种工作模式:正旋三角斜面模式、回旋三角斜面模式及亲油海绵吸附模式。当海面浮油厚度较大,粘性较高,且无浮体垃圾掺杂,采用回转三角斜面模式。本模式可以收集含水量极小的浮油,节省了后续处理的麻烦。当水面浮油有垃圾掺杂或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固化形成了块状,其物理性质近似固体,无法直接吸取,宜采用正转三角斜面模式。本模式可以分离浮油中的垃圾,而且得到含水量相对较小的浮油。当整个水域的大量浮油得到收集,水面剩下粘度较小,易扩散的轻油时,采用第三种模式,将轻油与水通过可调节扁形吸口吸入两侧船体的油水分离池,经过气体喷头上浮作用及破乳剂的破乳化,用一种新型自吸式泵加疏水亲油海绵,进行轻油的收集,达到水体清洁排放的程度。
關键词: 水上浮油;一体化;多模式
0 引言
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每年海上油井井喷事故和油轮事故造成的溢油高达2.2×107t。例如:石油的海上运输频繁使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几率增大;港口装卸油作业频繁,存在溢漏油的隐患;油轮的大型化增添了发生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溢油处理的难度;海上油田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泄漏和采油废水排放等。大量石油瞬间溢出,通过扩散、漂移等作用进入海洋环境。
针对现在的海上浮油污染严峻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现有装置的优缺性,设计了一种新型海面浮油收集船,其包含三种工作模式,达到一个装置解决多种情况的目的,节约成本,效果优良。
1 设计思路
根据浮油不同特性:厚薄,粘度,重油与轻油,是否乳化或固化,根据环境:是否掺杂垃圾,根据天气等,结合不同的海面环境。就现有的浮油清除方式而言,分为机械清除、化学清除、生物降解、人工清除。由于石油对于人体的危害及效率低下的问题,排除人工清除这种方式。而化学清除,现有药剂对于水体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对于浮油资源未回收利用。还有就是生物降解,但是由于生物降解速度慢,海水的盐碱性更降低了分解速度。同样,生物降解也是对浮油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考虑设计一种新型的物理方式来清除水面浮油。参考现有的国内外装置,分为转盘式、刷式、箱式、吸盘式、斜面式等,综合以往的国内外研究,斜面式适用环境最广、效率最高。所以,我们结合现有方式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缺点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收集方式。如图所示:
斜面上布有5cm长度的毛刷。三角体是方式一、二的核心。一,针对重油,及厚度较大的浮油,在水面无垃圾且浮油无乳化的情况下,采用三角体斜面回转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浮油传送到第一吸附室,让其大量聚集,形成厚度较大的浮油层,从而收集到含水量非常小的浮油。二,针对浮油固态化,浮油和垃圾掺杂,采用三角体斜面正转模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收集似固态浮油及分离垃圾。
其独特的结构可以使吸油口不受海水上下波动的影响。这是为浮油层在收集变薄后,收集水面薄层浮油及近水面的水油混杂层。通过这个吸口,薄油层及近水面的水混杂层吸入两侧船体。船体设有滤池,池底设有气体喷头,以气浮方式作为载体,利用破乳剂和分散剂进行破乳处理。同气体携带破乳后的浮油上浮。水面设有带自吸式泵的疏水亲油海绵。它用来吸附上浮的浮油,通过自吸式泵流入蓄油池。
2 科学性
本浮油收集船使用双船体结构,使船身更加牢固,机械装置操作更加稳定。在油的回收与处理方面,我们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我们对船只的机械装置进行了改造,使本船浮油收集的机械装置实现了“同一装置,两种模式”,当水中浮油为较粘稠的重油、浮油未固化,且无浮体垃圾掺杂时,采用回转,利用皮带倾斜板回转,同时带动浮油下沉收集。这样可以实现油水不搅拌,浮油仍然呈现海水油膜的形态进入船舱,同时可以实现油水的快速分离,分离出的油含水量极低,油回收率也较高;当水中浮油固化或漂浮有固体悬着物时,采用正转进行回收。这样可以有效收集固化浮油及分离浮体垃圾,同时达到含水量较低的收集目的。第二步,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知在进行上述两种方法清除浮油后,海面上可能会有薄油膜存在,我们利用可调节式扁形吸口将表层海水吸入舱内进行综合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收集薄油膜,还可以对近水面乳化石油进行处理收集。在处理池中,我们利用乳化与泵体吸收结合的方法对海水中的浮油进行再吸收。首先,在处理池中加入乳化剂和分离剂,再在处理池底部通入气体,利用气浮方式,将水中浮油排至处理池表面;处理池表面我们会设置亲油疏水海绵与自吸泵结合的装置,对乳化分解和表层的轻油进行吸收,这种方式速度较快,吸收的油也具有较高的浓度。
3 结论
本设计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海域、河流、大型湖泊。在配置不变的情况下,装置大小可以调整,所以灵活性高,清洁浮油环境对其装置限制小,也考虑了水面波动情况,所以天气影响也较小。装置可以作为大型运油船的配置,用于应付突发性溢油情况。
参考文献:
[1]史琪琪,封培元,王磊.海上溢油收集装置概念设计[J].船舶工程,2009,31(S1):136-139.
[2]陈贵峰,杜铭华,戴和武,史明志.海洋浮油污染及处理技术[J].环境保护,1997,(01):10-13.
[3]马健平.海上浮油回收双体船[J].国外舰船技术(特辅机电设备),198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