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双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双江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双江自治县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通过思想融通、文化融汇、组织融入、感情融洽、发展融合,真正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走出了一条多民族共同富裕的“双江之路”。2018年年底,双江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成绩的背后,是双江县总结出的“五联”心得。
景亢村一角 纳梦月 摄
优化攻坚队伍,实现干群“联通”。加强选拔配备,注重用少数民族干部做少数民族工作,实现情感交流零距离、工作沟通无障碍。
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双江县注重把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每年以20%左右的比例定向招录拉祜、佤、布朗、傣族考生,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工作实绩突出的少数民族干部当主官、挑大梁。目前,全县6个乡镇有5名少数民族正职,县直部门有18名少数民族正职;同时坚持政治标准,把农村最有本事的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锻造成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骨干力量。
其次,坚持让派到一线的干部会做民族工作。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2/3的干部驻扎在脱贫攻坚一线。为确保干部与各族群众无障碍沟通,在组建工作队时充分考虑民族结构,双江县要求每个村至少安排3名熟知当地民族习俗、历史与现状的少数民族工作队员,确保沟通交流不犯“禁忌”,有共同语言。
第三,“双挂双承诺”把干部群众融为一体。面向少数民族贫困户,双江实行1名少数民族干部具体挂,1名科(处)级领导干部联合挂的“双挂制”;干部在政策落实、安居房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向群众承诺,群众在尊师重教、移风易俗、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等方面向村“两委”承诺。
推动文化交融,实现民族“联心”。双江素有“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的美誉,双江自治县坚持将文化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多元民族文化在脱贫攻坚中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在文化交流中增进情感认同。在农村,积极发挥村组活动场所的综合功能,为各族群众搭建交流平台,各族群众劳动在一起、娱乐也在一起,深入广泛的交流,促进了各族群众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在文化传承中增强脱贫信心。借助拉祜族火把节、佤族新米节、布朗族插花节和傣族泼水节等民族节庆文艺展演,传承民族文化遗产,自编自创了一批反映当前发展和党的政策的民族歌舞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三是在文化产业中增加收入。坚持把茶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打造提升民族特色旅游村寨6个,建成省级文化惠民示范村6个,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1个,实施国家旅游扶贫重点项目5个,聚点成线,连线成面,年均接待游客数、文化旅游总收入增幅均在25%以上,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搭建互补平台,实现产业“联营”。针对少数民族群众耕作水平不同、产业发展基础不一的实际,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发展模式,着力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把各族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抱团发展。通过持续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全县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50万亩,2017年农民人均茶叶收入、人均烤烟收入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6位。
推广“六个共同”,实现发展“联动”。在党建扶贫“双推进”中,双江县沙河乡景亢组还创造了“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的“六个共同”经验,现已开始在全市范围推广。
建立振兴理事会,实现村事“联治”。现在,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双江正持续用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在各自然村全面建立乡村振兴理事会,把农村各类人才聚集到党组织周围。
纳梦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