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硬汉

2019-05-15 14:58南妮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张涵予袁泉硬汉

南妮

一张脸就给你信任

棱角分明的脸型,炯炯有神的眼睛,挺直的鼻梁,低沉有力的嗓音,看了他的《智取威虎山》,看了他的《湄公河行动》—张涵予扮演中国式硬汉,有着极好的先天条件。他演万米高空上,飞机出了故障,靠自己的冷静、智慧、经验、勇敢,把119名乘客带出危险的中国机长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时,一张脸就给你信任。

航班起飞前气氛欢快安然,飞行了40分钟,四川航空3U8633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碎玻璃裂痕被气流冲碎,一阵又一阵的气流灌入了机舱中。

电影的开始,是张涵予洗澡的镜头,导演用了不少的时间,拍摄机长在水中冲淋的面部表情。沉默,冷静,那就是没表情。山一样的力量只有潜藏着,才能在爆发时爆发。男的女的,诸位机组人员在打招呼,开玩笑;各式乘客享受般地坐在座位上……这一切,更突出了机长的沉默寡言。全机的安危,全在他一个人手里,他怎么可能跟周围人表现得一样轻松自在。

几乎没有感情的表现更有说服力。在极端的危机中,他负责乘客的安全。替女儿办生日宴会、临别时的依依不舍,更显示了硬汉儿女情长的一面。

万米高空上,机长处理险情,一手抓紧因为挡风玻璃碎裂,半个身子挂在外面的副机长,阻止他掉下;一面,紧张地操作着方向盘……冷风猛烈地灌进驾驶室,不少操作仪器已经失灵。需要手动驾驶,需要抱有信仰般的意志。

这一组镜头一气呵成,饱满有力。在整个影片中是最长的时间段,也是整个影片的高潮与灵魂。张涵予戴着头盔,紧张操作,形体已与整个需要战险情的飞机融为一体。只有透过头盔,从他不时抓紧同事衣服的眼神,可以一瞥他所遇的难度。

“当过空军飞行员,重庆至西藏的航程,飞过无数次。”

从张涵予对同事极少的话语中,了解了机长的经历。这寥寥数语,却产生强大的力量。这话是张涵予以貌似随便的口吻,跟驾驶舱里的同事说的,机长的经历是对所有工作人员无声的安慰。

34分钟后,飞机成功降落。机长却冷静地说,“慢,不要影响其他在降落的飞机。”全剧一共没有几句机长的台词,张涵予说得令人难忘,还因为他独特且低沉有力的嗓音。因为对配音感兴趣,在正式演戏之前,张涵予当过配音演员。

洗澡、整装,与睡中的女儿道别,家中显示的是没有别人的情形。铁汉无妻,貌似套路。悬念一直到飞机发生故障,机长的家中出现着急的机长妻子的镜头,谜底这才揭开。但是团聚的喜悦核心,还是父女的重逢与拥抱。机长进了自己家门,跟妻子含蓄地相拥后,就激动地抱起自己的女儿。重视伦理亲情更胜于夫妻或者情侣,这是中国式硬汉的标配。《中国机长》虽然要以可爱的女儿来展示机长的生命意义,但倒也点出了中国男人的普遍特点。

由一流演员来塑造真实生活中的大英雄形象,以便让这个令人鼓舞的故事为更多人接受。《中国机长》精心创造了诸多形象,尽量编织剧本的戏剧性效果,但是因为原型的事件太完整太强大,如今的故事片还是纪录片风格的。对真实事件的演绎是相当成功的,对其他艺术意味的挖掘,则功亏一篑。

中国式硬汉当然有中国特点。前面说的伦理亲情会大过于浪漫爱情,看不见他温柔与细腻的表达。在极熟悉的人面前,会体现俏皮与幽默,面对深情,不作对等反应。专业。有个强有力的动作表现了他的心思。不嫉妒别人。对敌人默记在心。在危急关头很镇定。准备好牺牲。东方式硬汉与西方式硬汉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英雄美人的浪漫情结。浪漫刺激而起的勇敢有一种飘逸与想象。东方硬汉更多体现承担与使命,于是有种大地般的敦实、富于牺牲的苦情。中国男人的责任令女人倾心,西方男人的情调则使他自成王子。

张涵予,天然地演绎军装男。机长的制服,如今穿着,也是如此英俊帅气。

职业化是最大的性感

让人忘不了的是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毕男的形象。中国男人对家国的责任心就是他们的性感,中国空姐的性感也不是妩媚风流,而是高度的职业化:平安时分给旅客带来温馨;危急关头能够镇定,给所有人安全感。

飞机没有出故障之前,毕男对诸位空姐的指挥,语带温柔却暗含权威。遇到一个搞事的“刺儿头”,她亲自接待从容应对,在“无厘头”进攻升级语带侮辱之时,她仍然矜持有度,你连她克制的环节都不见……遇到这样的“搞客”不是一二次—忍耐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她是以工作人的面孔与客人对应,真实的人性反应服从于她的职责。乘务长所以也与一般的乘务员有区别,她是所有空姐的楷模和灵魂。犹如张涵予饰演的机长,负责的是全机的安全。乘务长负责的是全机人员精神状态的平定与正常。他们俩相辅相成。我们读懂了毕男对那个胖男人的容忍与她眼中闪过的一丝的鄙视。袁泉的微笑是不变的,但她的眼中却没有笑意。她的三观在不和谐的表情中明明白白,而她人生的牌,是打给她穿的制服的。

将人物与自己高度合一,是深刻地领会了人物的精神与灵魂,又有能力,将人物的形神创造了出来。记得彭小莲导演曾经说,袁泉是她们那一代最好的演员。她喜欢舞台表演,从《琥珀》《暗恋桃花源》到《简爱》《活着》,近百场的话剧表演,训练出她突出的塑形能力,台词、形体、激情的表达,她在银屏上的表演,就无需要靠导演的剪辑、导演的 “蒙太奇”来呈现。她演什么像什么。许多人忘不了她在《我的前半生》里饰演的唐晶,职场女强人外在的干练与内心的脆弱,丝丝入扣而魅力非凡,不抢戏而反衬了女主角,她就是这么精湛。

《中国机长》里,空姐的群像是塑造成功的,因为服装与化妆的因素,拍摄节奏快速的因素,她们看起来每个人都很像,年轻、美丽,经得起危机的考验。影片的大部分故事都在飞机的非常态飞行中展示,面对着各种需要安慰与帮助的乘客,空姐们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她们克制着身体极度的不适,几乎是忘我的。

“大家不用担心,请把安全带系好”,在摇晃的机舱中,毕男一直保持着最大的安定有序。“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全体乘务员最大程度地安定,离不开乘务长有力的话语与镇定的眼神。“袁泉的眼睛太有戏了”—许多观众如此评價。在室内的场面表现人物,最能见功力的,也只有眼神了。

“搞客”彻底投降,表现出他普通人胆小怕死的一面。他在乘务长面前“归顺”。

旅客的群像之中,观众印象稍微深刻的,“搞客”是一个,还有去看死去战友的老兵,藏族的母子俩……其实旅客们都是有自己的戏剧性故事的,编剧应该把旅客部分的戏再编得精心一些,深化一些,在飞机遇难前来一个前后对比,突如其来的灾难,会改变人与人的关系,空姐与乘客的关系肯定与平安时不一样。患难之后,人性深处会有最深刻的东西自然流露。乘客们的戏剧性故事与机长在机舱挡风玻璃碎裂后十多分钟的拼搏正是平衡的两极,会造就影片的深刻感。现在,乘客的素材平面化了,机长的动作也便纪录片化了。既是故事片,就该把影片的艺术性做足。

与机长不同,毕男没有感情戏,毕男又要有驾驭机舱的实力。唯一可体现的,就是演员的形体语言。袁泉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身处压力之下的乘务长毕男的人性。众乘务员的慌乱,正衬托了她的镇静。她的沉重衬托了空姐们的轻松。

毕男与众空姐是有点“隔”的,她们之间嘻嘻哈哈,而她则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旦需要她站出来,能够那么镇定。她没有告白的人生故事仿佛你能读得出来。一句话,袁泉的脸是有戏的,这便弥补了编剧没给她写戏的不足。

《中国机长》的最后,危机过去,众人欢呼,机长走向乘客之时,机长与乘务长之间没有互动。毕男给机长一个激情的拥抱?或者来自女性的即兴的亲吻? 两个人战斗在彼此不同的区域,命运息息相关。当难关克服之时,他们似乎应该有形体上的呼应。中国式的同事结果仍然选择了微笑的沉默。惯于“疏离”的袁泉仍然是那冷静的微笑。稳重的张涵予仍然是指挥若定。如果他们俩在形体上有一些突破呢?那种质的飞跃,个性释放方面的,可以显示处理事故的艰难,重获新生的庆幸。

一派冷然,牛且牛矣,但少了些热的感染。那感染或许就是对人性认识的冲击。

作者 新民晚报首席编辑

猜你喜欢
张涵予袁泉硬汉
袁泉: 若有爱情相伴,岁月从不败美人
袁泉:“成功”就是“活得真实”
张涵予:从龙套到戏骨,唯有坚持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张涵予:玩命健身的“性感熟男”才是纯爷们
看书的姿势
马德钟:硬汉也需柔情
袁泉:不悲苦即堕落
张涵予:演戏之外的别样人生
硬汉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