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萍
摘 要: 我国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视不断加深,导致我国部分民间艺术文化失传,部分民间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贯彻民间艺术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能够起到保护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的有效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教学 民间艺术文化 融入策略
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包含整个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因此每位中华儿女都应当了解及学习。在日常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对幼儿人生观价值观及学习习惯进行培养,教学过程死板,教学内容枯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若是将民间艺术带入日常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好的平台。因此,在日常幼儿教育活动中要通过有效的措施融入民间艺术,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每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研究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效融入民间艺术文化。
一、民间艺术的概念及具体内容
(一)民间艺术的具体概念。
民间艺术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仅来自人们生活的实际,而且可以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现状。民间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印记的各种艺术文化形式。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并且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艺术出现得较早,形式较为丰富,我国不同民族都拥有不同的民间艺术,民风、民俗也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民间文化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产生的一种艺术,可以被许多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同时还可以与之产生心灵和思想的共鸣,民间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的优势表明其更加适用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二)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民间文化的具体内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的民间艺术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备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意义,鉴于民间艺术的种类较多,内容较广,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选择地教学,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多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通俗易懂的及具备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2]。举例说明:有意义的民间神话故事及俗语寓言故事等,或者是一些民族歌曲、简单的童谣歌谣等有意义的民间音乐,也可以是动手能力较强的剪纸、折纸、画画、泥塑等幼儿喜爱的民间手工艺。这些内容不仅适合幼儿阶段教学,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没有经历过系统学习的幼儿,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而言,不可以像小学教学一样枯燥地进行系统程序化教学。在幼儿园学习的幼儿,日常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进行有趣味性的内容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3]。将民间文化的有益内容有效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举例说明:幼儿对于画画及手工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进一些民间的手工艺的制作或是画画等内容,这样的课堂内容可以充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幼儿的民族认知感。
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对幼儿园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时代赋予每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不仅可以形成完整的学习思维和表达方式,对幼儿的日后学习和成长也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意义的一种补充和升华,把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民族和文化高度的升华,使幼儿从小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培养幼儿对于民间艺术的认知,培养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认知感,从而积极担负起传承民间艺术的时代责任,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不仅是在教授知识,而且在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更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教育教学的最崇高的追求目标[4]。
(三)促进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民间艺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及缺乏继承人而逐渐消失,这是整个民族的损失,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对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具有重大的意义,让幼儿从小就接触民间艺术,可以更好地传承民间艺术,间接培养未来的民间文化的传承人。现如今,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都加入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例如京剧进课堂、民俗进校园等具体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进校园的活动,使幼儿在课堂中就对京剧等传统戏曲有充分的了解,充分了解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让幼儿真正成为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人,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幼儿教师的民间艺术素质培养。
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组织者及引导者是教师,要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民间艺术素养的培训。目前我国部分幼儿园的教师都是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新人,或者是缺少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这些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对民间艺术不够了解,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应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到专业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地或传承人处学习,使教师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培养教师对于民间艺术的素养,进一步改善有关的民间艺术教学的理念,提高教师民间文化的综合素质,从而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结合课堂内容,有效融入民间文化艺术。
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民间艺术进行教学,例如:在数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折纸的方式将数字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完成课程教学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在学习寓言故事的时候,运用传统戏曲或者皮影戏将故事完整地讲述,鼓励幼儿在观看之后将自己的观后感讲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课程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幼儿园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民间艺术文化教学,例如可以开设折纸课程、年画绘画课程、泥塑课程等,选择幼儿喜爱的民间文化内容,提升课堂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民间艺术的情境。
学习氛围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幼儿园的幼儿,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一定要创设民间艺术文化情境。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民间艺术文化展示区,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创造具有民间文化艺术氛围的环境;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创建幼儿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展示区,展示幼儿自己制作的作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为幼儿营造更加完善的学习氛围,创设民间艺术文化情境。
四、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时代赋予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在日常工作当中要有效进行教学模式和理念创新,努力培养下一代优秀的民间艺术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付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123-124.
[2]蔡丽珠.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6(8):229.
[3]倪莉莉.让“被遗忘的角落”暗香盈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6):158.
[4]冯雅晶.浅析幼儿绘本教学中音乐元素的融入方法策略[J].求知导刊,201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