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禾 刀
何顿说:“任何一代人都有走出来的路。”
放在“风正气顺”的时代,这当然是大概率现象。但放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动荡年代,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凡夫俗子”们却出现众多分野,即要么无法按捺心底的恶念,随波逐流;要么坚守理想,哪怕如同一叶孤舟,也要在风浪中奋力挣扎——生命的坚韧从来不是在安逸的日常中展露出来的,苦难才是人生的磨刀石。
一部小说能否做到人们常说的引人入胜,关键在于能否引导读者在阅读中实现身份的代入。这种代入当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而是文学环境下心灵的导入;这种代入也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随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移情”于更多人物;这种代入不一定总是那些惊天地、光彩照人的英雄人物,更多时候是像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里那样的路人甲或者路人乙等等。毕竟平凡是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万众瞩目的伟人。
这个故事延续了何顿一直以来为“卑微的人、大写的历史和血性的土地”立传写作思路。这个故事写了三组人。一组是林阿亚和父母,这组人在特殊年代中饱受冲击;另一组是哥哥姐姐,邻居的哥哥姐姐当红卫兵,冲击别人,比如徒有莽夫之勇的陈兵;第三组就是“我们”当时还在上学的这代人。
书中的大多数人物有其完整的故事,或者说是自带高潮。比如何勇、林阿亚、陈漫秋等,通过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攀上了个人人生的巅峰。有的人则是走向了故事的高潮但是人生的低谷。像何勇的发小张小山、黄国辉,前者本来可以靠脑袋吃饭,结果在事业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铤而走险最后坠入深渊。谈及此事,何顿借陈漫秋之口进行了评价,“我们这代人是在讲阶段斗争中长大的,有些人就是没什么法制观念,更没什么道德底线,非常可悲。”而那个在下乡知青中风风火火的高晓华,则走向了另一个悲剧,至死还沉迷于乌托邦的虚幻之中不能自拔。
许多时候,善恶有报只是虚构故事里的想象。尽管许多人嫌恶至极,但那个干尽坏事的严主任直到后来还健康地活在世上。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只有好人,好人之所以称为好人,是因为有坏人的“衬托”。并不是说坏人真就不可或缺,而这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也正因世界的复杂性,小人物的命运才会显得更加难以琢磨,人性是非也更加难以分辨。除了几位主要人物外,本书中出场人物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人物多达数十位,但没有任何两人的命运雷同,哪怕他们出于某种因素有过一些交集。
倒是以为,这个故事中最令人感怀的不是何顿用功最多的周兰,也不是张小山等人,而是那个曾经为同学追慕对象的班长杨琼。杨琼后来从事为人不耻的皮肉生意,但对一个下了岗失去生活来源,还要养活儿子和车祸高度致残的丈夫,我们又能说什么呢?更何况,杨琼没有像黄国辉的老婆赵艳艳那样,在丈夫失意时撇下儿子远走高飞,而是宁愿以兜售肉体的方式,也要守候身边那个智力严重残缺且无法沟通的男人。杨琼最后的坚守到底是因为爱情还是责任,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谁又能说得清呢?对于杨琼,作者显然也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道德判断,所以他才会选择借黄国辉之手,给予杨琼力所能及的援助。
即便无法成为伟大,但也应当不必选择藐小。小人物杨琼看似卑微地生活,但她倾尽所有努力不让自己变得藐小,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位平凡人物生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