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海涛 辽河油田总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增强CT在低危和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胸腺瘤和胸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低危胸腺瘤23例(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21例(高危胸腺瘤组),胸腺癌24例(胸腺癌组),经病理学确诊后采用增强CT扫描,观察不同病情患者的病灶表现。结果:低危胸腺瘤组和高危胸腺瘤组的肿瘤大小与增强CT均值均小于胸腺癌组(P<0.05);胸腺癌患者的钙化、边缘不规则、坏死、淋巴结转移、大血管侵袭比例明显高于低危、高危胸腺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胸腺瘤患者的钙化、边缘不规则比例明显多于低危胸腺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在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胸腺上皮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其形态学、生物学、治疗和预后表现有所不同,因此有效的胸腺瘤诊断对治疗效果意义重大。胸腺上皮肿瘤简称胸腺瘤,分为三类,即低危胸腺瘤、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1]。为了探究增强CT对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的诊断效果,此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8例胸腺瘤与胸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胸腺瘤和胸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低危胸腺瘤23例(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21例(高危胸腺瘤组),胸腺癌24例(胸腺癌组),共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7~74岁,平均(57.63±2.72)岁,体重43~82kg,平均(64.15±8.37)kg。纳入标准:均有咳嗽、呃逆、重症肌无力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确认;均为自愿参与此次实验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
采用的增强CT为西门子128层炫速双源CT,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取患者平卧位,由患者胸廓入口到双肺后肋隔角,应用0.5mm的采集层厚,应用0.75mm的图像重建层厚,进行增强CT扫描。选用300mgI/mL非离子型碘海醇作为对比剂,各组患者均注射50~100mL的对比剂,流速控制在3mL/s,注射完成后的30s、90s和120s分别进行增强扫描。
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增强CT图像进行独立分析。主要分析内容为肿瘤形态、大小、位置、边缘、钙化、坏死、淋巴结转移、大血管侵袭、胸腔积液等情况。淋巴结转移为淋巴结>1cm,大血管侵袭为由肿瘤导致血管腔变形、血管壁不规则且表现为低密度破损[3]。
将此次研究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应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说明统计学有意义。
对所有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低危胸腺瘤和高危胸腺瘤的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均小于胸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胸腺瘤、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患者的发病部位多为左侧,其中胸腺癌发生于左侧部位所占比例更高。胸腺癌组增强CT均值相比低危胸腺瘤和高危胸腺瘤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胸腺癌患者的钙化、边缘不规则、坏死、淋巴结转移、大血管侵袭比例明显高于低危、高危胸腺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胸腺瘤患者的钙化、边缘不规则比例明显多于低危胸腺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前纵隔肿瘤是胸腺瘤的常见表现形式。纵隔肿瘤中约有2.7%的患者为胸腺癌,胸腺肿瘤中约有17.4%的患者为胸腺癌[4]。胸腺肿瘤的性质不同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与预后措施。通过CT影像学诊断和WHO直接影响胸腺瘤的病理类型及分期,而病理类型与分期又关乎到治疗方式与预后处理。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CT检查占有重要地位,将其用于胸腺肿瘤的检测意义重大。
根据WHO分类法,Jeong等对胸腺肿瘤进行分类,即低危胸腺瘤、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采用CT对胸腺肿瘤进行检查,能够准确看到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联性和侵袭程度等,为后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决策性依据[5]。现已有大量文献对不同类型的胸腺肿瘤进行CT检测特征报告,但是对亚型间的增强CT检测特征报道相对较少。此次研究对低危胸腺瘤、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的鉴别诊断采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胸腺癌的坏死率明显高于低危、高危胸腺瘤患者,同时胸腺癌边缘不规则率也明显高于低危、高危胸腺瘤患者(P<0.05),其表现更类似于规则状球形,且肿瘤体积也明显大于低危、高危胸腺瘤患者,而CT影像特征表现为:胸腺癌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多于低危、高危胸腺瘤患者(P<0.05),表明胸腺癌可严重侵袭患者的体内组织。增强CT检查表明淋巴结肿大、大血管受侵、远处转移等特征均可用于低危胸腺瘤、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的鉴别。
综上所述,增强CT应用于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区分胸腺瘤与胸腺癌,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参考。
表1. 三组患者的增强CT检查情况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的增强CT检查情况比较(±s)
注:与低危、高危胸腺瘤组比较,aP<0.05
组别 n 肿瘤大小 肿瘤位置 增强CT值(HU)最大直径(cm) 最小直径(cm) 肿瘤纵径(cm) 最大径/最小径 左 右低危胸腺瘤组 23 6.05±0.76 4.31±0.68 5.80±0.86 1.44±0.27 15 8 71.36±7.94高危胸腺瘤组 21 6.37±1.02 4.06±0.38 5.34±0.73 1.63±0.32 13 8 78.31±6.47胸腺癌组 24 7.61±1.75a 4.92±0.54a 6.47±1.25a 1.42±0.33 18 6 84.96±8.72a
表2. 三组患者的CT表现对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