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 Zhao
走进克莱门特的家,仿若亲身步入他的作品:主人特意运用了传统壁画的颜料,如同绘制壁画般,从墙到地,摆弄好整个家的色彩。
敲开艺术家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区的家门时,他穿着一件惯常搭配在自己川久保玲西装夹克里的印度长袍出场了。尚未见到女主人阿尔芭(Alba Clemente)的面便先听到了她低沉且爽朗的笑声。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曾在克莱门特的肖像画中见过多次的缪斯美人,她也曾是Andy Warhol、Jean-Michd Basquiat、Alex Katz以及Robert Mapplethorpe等著名艺术家作品中的宠儿。
走进克莱门特的家,仿若亲身步入这位以水彩画著称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色彩鲜丽、流转又不失沉稳,大地色系贯穿始终:墙面的赭黄、地板的庞贝红以及其他细节上选择的土绿和深棕色,他说这些都是特意运用了传统壁画的颜料,如同绘制壁画一般漆成的。这位曾为许多著名艺术机构绘制过永久性壁画的艺术家也选择让自己住进了自己亲手绘制的“壁画”空间里。
被公认为“超前卫艺术”(Transavanguardia)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克莱门特出生和成长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印度建立画室,并深受印度哲学、苏菲神秘主义的浸染,尔后于上世纪80年代在纽约声名鹊起。意大利、印度和纽约三地对他的人生和艺术创作都具有非凡意义,而他在纽约的这个家则用视觉的形式体现出这三个地方对自己的影响。客厅里的六边形凳子和木头茶几、边厅里的餐桌椅和皮靠椅、厨房里的六边形桌子均出自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Dank Lloyd Wright)之手。而底部如雕塑般造型的Akrai日式纸灯和咖啡桌则是雕塑家和设计师野口勇(Isamu Noguchi)的代表作。“美国艺术上的精华、印度宗教仪式中的器物以及意大利的设计共同谱写了这个家的欢乐颂。”克莱门特一语中的地概括了自己对家具与物件的选择。
与这个家的色彩最相得益彰的另一组家具,既是意大利设计,又与影响他一生的印度有着紧密联系。客厅里鲜艳的橘黄色立柜、边厅里的长方形矮柜、两厅之间高及天花板的白色立柱以及卧室中粉绿色的床和柜子均出自意大利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上世纪80年代早期孟菲斯小组的创始人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之手。卧室里,索特萨斯设计的床与印有甘地头像的靠枕、印度的宗教铜像共处一室,神秘的氛围自然流露。克莱门特说:“索特萨斯同样在印度看到了高、低端两种类型材料的结合,而我也对孟菲斯的设计抱著仰慕之情。”
尽管家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足以让任何一位当代艺术收藏家艳羡,然而,克莱门特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收藏家。他说纽约的这个家是他“人生的自传、生命中的运气,以及自己作品的灵感来源”。对他而言,这些艺术品记录和见证了他的人生和创作历史:他14岁起便仰慕的艺术家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一张绘画作品挂在壁炉边的墙上;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布莱斯·马登(Bfice Marden)的画作也近在眼前,要知道他的系列作品“Suicide Notes”曾深深启发过18岁的克莱门特;客厅里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桌子上放着Joseph Beuys的一件雕塑作品;他人生购买的第一件艺术品——意大利画家菲利波·德·皮西斯(Filippo De Pisis)画的全身赤裸、仅穿一双鞋子的男孩现在仍“陪伴”着他;他购入的第二件作品——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绘画则还挂在厨房的墙上;卧室中的地毯由克莱门特艺术生涯中的导师阿里吉耶罗·波提(Alighiero Boetti)创作:“当我开始绘画时,波提觉得我背叛了他,因此我们断绝了联系,直至他临终前我们才重归于好。有一天,我陪他去罗马的鲜花广场,他买了一大把野黄花,之后他就送了这块地毯给我。”
“美国艺术上的精华、印度宗教仪式中的器物以及意大利的设计共同谱写了这个家的欢乐颂。”
鲍勃·迪伦在上世纪70年代曾居住于此,克莱门特购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将它买选。在他心中,这个家几乎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纽约。“那时的纽约是一个充满了创造力的纽约。”
Andy Warhol曾形容女主人Alba:“她看起來像个星光熠熠的电影明星,更难得的是,她还擅长做菜!”这位缪斯最终被克莱门特迎回了家。
他说纽约的这个家是他“人生的自传、生命中的运气,以及自己作品的灵感来源”。对他而言,这些艺术品记录和见证了他的人生和创作历史。
这座房子同时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纽约,对克莱门特来说具有非凡意义。鲍勃·迪伦(Bob Dylan)在上世纪70年代曾居住于此,克莱门特则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将它买下,夫妇俩与建筑师Richard Ghckman一同重新设计并装修了这里。当时的装修队也很不寻常,其中包括了后来创立纽约著名出版物TheBrooklynRsil的艺术家和策展人Phong Bui,而墙壁则是由艺术家Jim Long亲自操刀刷的漆。可以说,他们夫妇认识纽约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那时的纽约是一个充满了创造力的纽约。”克莱门特充满感怀地说。
无论如何,这个家为他开启了移居纽约后的新篇章。“搬进去的那天是感恩节,我的双胞胎儿子刚要满一岁,”克莱门特对那日场景的回忆充满了诗意,“那天下了雪,我们吃了一顿很丰盛的午餐,诗人艾伦·
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祝了一杯酒,两只躲避大雪的小鸟从烟囱里掉进来,飞进了屋子里……”
相比起来,女主人Alba则显得更为“务实”。她在墙上挂着一组Fornasetti陶瓷盘子的厨房里为我们做着奶油蘑菇意饭。Andy Warhol曾这样形容Alba:“她看起来像个星光熠熠的电影明星,更难得的是,她还擅长做菜!”正是这样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她成为诸多艺术家的缪斯,但这位缪斯最终被克莱门特迎回了家。“Alba最喜欢客厅,她常在那张巨大的桌子上绘制她的舞台剧服装。而我最喜欢的是卧室,我可以在那张Sottsass设计的床上读上一整天的书。”
作为年过六旬,仍是纽约艺术界最Chic的一对夫妇,克莱门特说他们的家正是两人品位的结合,而品位不仅是他们之间的联系,更是一种善待人生的态度。
意大利、印度和纽约三地对克莱门特的人生和艺术创作都具有非凡意义,而他在纽约的这个家则用视觉的形式体现出这三个地方对自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