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缺乏规范或者是触碰法制边缘的行为也不断出现,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社会危害。加强信息技术的升级和法律监管,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让新媒体更好的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发展的大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将是每一个新媒体经营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和担当。
关键词:大数据;新媒体;云计算;法律;网络安全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便捷。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对数据信息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因而,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缺乏规范或者是触碰法制边缘的行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社会危害。因而,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信息技术升级和法律监管,则是信息化发展中必须重视的环节。
一、新媒体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的作用和意义
2018年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由上海海关开发的“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使海关监管数据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数据及其他贸易数据全面对接,为参展商提供全流程申报服务。该平台导入了进口博览会展商展品备案信息,对应生成电子版进境物资证明函,将相关展品清单导入“单一窗口”展品系统,实现线上预录、线上备案、线上审批,大幅缩短展品通关时间。还可将数据服务延伸至运输阶段,将物资舱单和物资证明函数据实时发送给港区,便于企业提前安排提箱计划,实现“靠泊即提”,节约物流和时间成本。实现展品审批无纸化、申报自动化、通关便利化和监控全程化。
“世界的本质是数据。”大数据研究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作品中如是说,他认为:“认识大数据之前,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数据时代;认识大数据之后,世界却不可避免地分为大数据时代、小数据时代。”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云计算则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大数据和云计算从技术上看是密不可分的,大数据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程序将不断加强,而二者协同作战的作用将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大数据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如企业通过对消费者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施精准营销,通过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分析可以调整经营思路,及时解析故障、问题和缺陷的根源,通过对“需求侧”的大数据分析,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等。在社会管理领域,通过大数据可以实施监管交通运输状况,调控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的分配和运输,以及调控价格水平。在军事领域,可以通过大数据来精准、快速分析整理海量数据,为作战指挥科学决断提供参考。
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用户网页浏览数据,推送感兴趣的内容,甚至从中发现潜在客户,同时也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规避欺诈行为。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频繁的关注一定的网络内容后,自己使用的计算机网页广告或手机客户端会自动推荐相应的内容。新媒体运营者,也可以通过搜索热词,聚合热点话题,新媒体创作者也可以紧抓热点生产作品,从而形成舆论风暴。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新媒体时代,媒体内容生产的泛中心化越来越明显,从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影响力就很难鉴别控制,这对新媒体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二、新媒体面临的尴尬现状不容忽视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大巴车坠江事故,相关图片和小视频瞬间席卷网络,有关坠江原因则引起了众多猜测。而很快有自媒体曝料称是事故是因一女司机驾驶私家车逆行所致,而部分知名网络媒体也发布了相似说法,而根据仅仅是该私家车逆向停于桥上,而坐在桥边的女司机穿着十厘米高的高跟鞋。此结论一出,立即引起了山呼海啸般的谴责,甚至矛头指向整个女司机群体。但是随后警方的结论却出现反转,事故因公交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线,撞到了小轿车后坠江,小轿车女司机被冤骂半天之后成了受害者。媒体抢新闻没有错,但是把未经确认的信息甚至谣言当新闻,不仅是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更有可能违反法律。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蹭热点、抓眼球的行为比比皆是,甚至有不少媒体或者自媒体人为了引起热评,不惜炮制虚假信息,煽动网民情绪。从而出现“媒体大V一张嘴,政府避谣跑断腿”的局面。重庆万州大巴坠江事件中,部分媒体人和媒体表现出的不只是新闻素养的缺乏,更多的是法律意识的淡薄,为了流量,为了圈粉,以一种意见领袖的姿态,干着“三人成虎”的勾当。而事实上,事件在大巴打捞后根据影像公布的结论,则是一位女乘客殴打驾驶员引发的事故。而在事件进展的每一个阶段,一些媒体或者新媒体人,都在不断的变换自己的角色,蹭着热点发表观点,其中有的揣测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新媒体环境的泛中心化具有了很强的包容性,给每一个新媒体使用者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渠道和平台,但是也给一些虚假信息甚至违法信息提供的平台。2018年8月,高铁一男子霸占他人座位的行为引起轩然大波,随后网络上的“人肉搜索”爆出了该男子的个人信息。而不久之后,相继出现了霸座女、霸座大妈等一连串的霸座事件,每一次事件发生,都会出现当事人个人信息被曝光的现象。但是这些个人信息中,只有少部分信息是真实的,而大多数都是虚假信息,而在虚假信息中,有部分则属于恶意造谣,借助当事人的恶劣影响攻击被虚假定位的“所在单位”。这也出现了事件一出,就有相关单位避谣称当事人与其无关的情况。
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信息,制造虚假信息,甚至制造危害社會安全,煽动大众情绪的事件非常普遍。每年都会出现疫情或传染病谣言,也有很多造谣、传谣者被绳之以法;将一些图片、视频移花接木,编造虚假信息,比如将应急演练换个地方写成突发事件,将警察抓嫌犯断章取义说警察对群众施暴,将个别企业的行为夸大成普遍经济现象,将小道消息当作官方信息等。甚至有很多碎片化信息被国际反华组织利用,重新加工处理后,成为攻击我党和国家的“证据”,煽动群众情绪。新媒体时代,造谣成本过低,圈粉成名太易,使得很多媒体及新媒体人只顾IP效应,而不顾真实性和社会影响,让新媒体处在一种“舆论飞地”状态,是非常值得关注并强化监管的。
三、新媒体的技术升级需要与时俱进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新媒体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也要同时减少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新媒体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性能。而这种安全性的提升,首先是在技术层面上的提升。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当前的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的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也在不断的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因而,安全隐患是不断存在的。所以,就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新媒体的传播安全。
新媒体环境下的技术升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任何一项技术都很难做到完美无缺,往往都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复的,因而,在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保证技术的不断升级,不断检测技术问题,是最基本的工作。其次是抓住技术的主动权,自主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再次要不断利用大数据本身的功能,形成自身的技术反馈系统,建立内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自身缺陷和不良信息。第四建立跨行业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公安、专业技术分析机构等,进行数据监控,及时捕捉、判断不良信息的动向。同时还要加强事故处理能力,对于已发生的数据事故,进行有效的善后工作。
2018年4月,美国著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传出数据泄露丑闻,其受指责最重要的一条是向第三方开放API,“使个人敏感信息成为政治定向广告摆布民意的工具”。事实上,在此两个月前,德国就对其泄露用户信息进行了司法裁定。Facebook數据泄密事件所暴露出的数据危机是多方面的,其中“技术黑箱”是饱受诟病的一项。新媒体时代,每一个新媒体产品的出现和使用,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而这些特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安全隐患。此前所曝光的,手持身份证认证照片被人上网销售的信息泄露事件,而当前国内的自媒体平台中,用户申请入驻,大多数需要手持身份证拍照认证,还需要提供大量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在各平台储存,毫无疑问是一种安全隐患。媒体爆料,国内某知名在线旅行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同一产品经常使用的用户比陌生用户要多花更多钱。国内众多小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发布淫秽、色情、暴恐,甚至篡改历史、诋毁先烈信息的事件不断挑战公众底线。而利用黑客手段攻陷网站或者盗取用户个人帐号,发布违法信息的事件几乎从未停歇。
从技术层面上讲,在当前时代,新媒体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都还是处于可控范围以内的,只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大防控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更新,是可以避免事故的发展,更能避免造成社会危害的。但是新媒体产品的运营者是否愿意投入技术成本,这不仅是经营思路的问题,更是法律问题。
四、加大依法管网,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
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又一次成为关注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无论是此前提到的大数据杀熟或者是泄露隐私,或者发布涉黄、涉暴、危害公共安全或国家安全的信息等,都是对法律的一种挑衅。因而,不仅要加强技术升级,更要加大依法监管,做到违法必究。
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要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思维,建立健全针对新媒体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匡正新媒体发展环境提供法律依据。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违法信息监控系统,及时监管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异动,成立违法处理机构,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其次要打造健康的新媒体环境。各新媒体平台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及时把控舆情发展动向,加强对媒体、网红、大V、名人舆论的监管。开通信息举报通道,建立全民监管的信息管控机制,及时受理可疑信息。建立辟谣机制,及时发布真实信息。
再次要加强公众安全意识的提升。目前我国公民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自己信息泄露或泄露他人信息的行为发生,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的发展,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因而,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的提升极其重要。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对公民信息的采集、使用和传播行为,杜绝滥用、盗用、泄露他人信息事件的发生。
同时要将网络舆论引导常态化。对于热点话题或者有争议话题,应当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充分发挥网络的透明化优势,让真相尽早尽快出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严肃依法处理造谣或者恶意中伤的网络舆论制造者,引导公众理性、有序参与热点事件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诉求。要让新媒体的使用者充分享受到新媒体环境下的言论自由,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媒体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正确引领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诞生,新媒体也将出现日新月异的面貌,加大对新媒体的利用和监管,让新媒体更好的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将是每一个新媒体经营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温红彦、张毅、廖文根、徐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综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杨东.Facebook泄密事件暴露大数据背后“技术黑箱”.证券日报
[3]张安法.大数据时代要有大数据思维.中国军网
[4]倪光南.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求是
[5]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频频发生.人民日报
作者简介:
王晓宇: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2019届20班学生,作者上小学时就在省级报纸上发表文章,初中时曾在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上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