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二因素混合方差设计,以假字字形为实验材料,考察降低空间负荷对听写困难儿童汉字记忆的促进效应。空间消解水平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降低字形记忆过程中的空间信息加工,对正常儿童字形记忆没有影响,但会显著提高听困儿童的字形记忆成绩,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
关键词:听写困难;空间负荷;空间消解
听写困难主要是指在没有阅读障碍病史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儿童的特定拼写技能显著受损,包括口頭与笔头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受损,主要表现为听写成绩落后于同龄域同智力水平儿童的现象[1];国内一致认可的定义是:在没有阅读困难病史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儿童听写成绩落后于同龄(或同智力水平)儿童的现象[2]。与英语儿童相比,听写任务对于汉语儿童来说更加困难[3],初步调查表明,汉语听写困难在儿童学龄期的发生率达到5%[4]。
语音加工缺陷观点认为听写困难者在处理语音信息上存在障碍 [5]。研究发现语音编码无法促进听写困难儿童的字形记忆成绩,却对正常儿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6]。有研究认为语音线索在听写过程中确实能起到弥补作用,但这种作用没有正常儿童那么明显[7]。在字形-空间的捆绑编码时,听写困难儿童存在明显的字形难度效应,难度较低时,听写困难儿童的捆绑加工水平较为正常,但一旦提高字形加工难度,就表现出字形-空间捆绑缺陷[8]。先前对双部件汉字的研究多从部件和整体性入手,如彭聃龄等在研究中发现,不同频率的部件对汉字的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9]。但很少有人从合体字包含的空间信息入手,因此本研究对空间信息和整体性进行细致辨别和分析,考察降低空间负荷对听写困难儿童汉字记忆成绩的促进效应。
一、实验研究
(一)被试筛选
使用杨双等[10-12]编制的小学听写和认读测验作为筛选工具,在苏州市某小学,根据语文听写成绩在四、五、六年级中选出听写成绩优秀和落后儿童各30名,共计60名被试。被试智力水平皆为正常,且无情感障碍或其他器质性损伤。
根据人教版小学教材生字表,编写听写测验和认读测验(将认读成绩作为阅读水平的指标)。各年级测验材料相同。先进行听写测验,隔2天之后进行认读测验。将认读正确的字数除以测验总字数,作为认读正确率。根据听写障碍定义,选出认读正确率高于平均正确率的学生。记录认读正确而听写错误的字数,将这些字数除以认读正确字数,作为读写差异率。将认读正确率高于平均数并且读写差异率高于平均一个标准差的学生作为听写困难组被试。
(二)实验设计
根据合体字条件和空间消解条件,编写40组假字材料,每组包括一个人造合体字。合体字两个部件为熟悉汉字,有语音线索。汉字条件下呈现的材料为正常的合体字材料,汉字消解条件下,呈现的材料为两个分开的合体字部件,且分别呈现。
实验程序使用Eprime 2.0编写。在屏幕中间呈现注视点“+”信号300ms,提醒被试开始。汉字条件材料是双部件合体字(独立或不独立成字),呈现3000ms,连续呈现两个,消失后空屏,要求被试简单口头心算,在稿纸上写出刚才的汉字。空间消解条件:将两个部件拆分开,依次呈现,各呈现1500ms,连续呈现四个部件后空屏,要求被试心算并写出刚看到的部件。两种条件下构成部件相同。见附图。
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因变量为正确率一个指标。将每个被试的正确率数据按照实验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平均。删除平均正确率低于0.5被试数据,最终统计结果包含47名被试(困难组23名、正常组24名)的数据。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空间消解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F (1,45) =3.55,P>0.05。组别的主效应显著,正常组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困难组,F(1,45)=8.42,P<0.05。空间消解水平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F(1,45)=7.05,P<0.05。对空间消解水平和组别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汉字条件下,困难组和正常组字形记忆成绩有显著差异,P<0.05,空间消解条件下,困难组和正常组字形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在不同消解条件下的正确率没有差异,P>0.05,困难组在汉字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空间消解条件,P<0.05。
三、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降低空间负荷对听写困难儿童汉字记忆的促进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总体成绩上,困难组被试的字形记忆水平落后于正常儿童。空间消解水平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在汉字条件下,困难组和正常组字形记忆成绩有显著差异,而在空间消解条件下,困难组和正常组字形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表明降低字形记忆过程中的空间信息加工,对正常儿童字形记忆没有影响,但会显著的提高听困儿童的字形记忆成绩,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综上,空间信息编码对听写困难儿童的成绩存在影响,具体来说,降低空间的负荷对听写困难儿童的汉字记忆有一定的促进效应。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Tenth Revision.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2.
[2] Hu,R.J..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Encyclopedia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2003,25(2),4-8.
[3] Leong CK.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aspects of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Hong Kong Journal of Paediatrics,1999,4:151-159.
[4] 杨双,宁宁,刘翔平.听写困难儿童在笔画加工中的整体干扰效应[J].心理学报,2009a(2).
[5] Melby-Lerv?G M,Lyster S A H,Hulme C.Phonological skills and their role in learning to read:A meta-analytic review.[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2,138(2):322-352.
[6] 杨双,宁宁,刘栋梁.图形和语音编码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形音联结记忆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0b(1).
[7] 杨双,宁宁,刘翔平,等.声旁线索对听写困难儿童认读和听写的不同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8b(12).
[8] 宁宁,杨双,袁卓,et al.部件字形加工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空间捆绑编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1).
[9] 彭聃龄.汉语认知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 杨双,宁宁,刘翔平,等.声旁线索对听写困难儿童认读和听写的不同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
[11] 杨双,宁宁,刘翔平,等.听写困难儿童的整体字形加工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4).
[12] 杨双,宁宁,赵衍翠,等.听写困难儿童在部件加工中的整字字形干扰特点[J].心理科学,2010(4).
作者简介:靖敏(1988- ),女,安徽滁州人,苏州大学2016级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咨询与临床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