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词就是“意象”,上世纪初的西方意象主义提出了“意象”一词。教学古诗词,只有准确把握和理解清楚了诗词的“意”与“象”,方能教好古诗词。
一、生成动感画面
意象在古诗中的运用通常是连续的,“意象”往往是由多种意象共同构成的,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意象,意象是古诗情感得以表现的主要手段。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应围绕古诗中的意象并引导学生加以明确,同时结合作者想要表达的各种情感串联诗中的意象,从而直观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不妨来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首诗是由唐朝诗人张若虚所写,诗中每一句都将各种景色变现的淋漓尽致,也都包含了各种意象。寓情于景,将意象与景色相融合,從而展现出了如画卷一样的诗词,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以及明月的赞美生动变现了出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声明:鲜明的形象、突出的景色特征都是写景诗的重点,同时还需要注重人在意象中的位置。而学生想要真正了解诗人的情感,读出诗的意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意象进行准确的把握。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文字的感受,更多时候更像是浏览一幅幅跃过脑海的动态画面。尤其针对小学生的教学,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中智力发展不全、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就《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而言,其将春、江、花、月、夜作为了主要的背景,并将主体围绕月亮建立。情和景同时融于“月”中,在整首诗中“月”成为了上下联系的纽带,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月亮的升落也影响着诗情的起伏曲折。月亮从升起到高悬再到西斜到落下都展现在诗中。同时,月光下江水、沙滩、夜空、草地、树木、花草、风霜、细沙、小船、楼阁、镜台、砧石、飞行的鸿雁、潜水又跃起的鱼龙以及满怀思念的夫人、在外漂泊的游子等景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形象,将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充分的展现在了诗词中。诗词所展现出的画卷,虽然以水墨勾勒而成,但却充斥了各种色彩,虚实结合、黑白相辅等手段的结合,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将春江花月夜下清幽的意境和美感,通过画面充分体现了出来。
二、品味象外之意
言意两层性在一些优秀故事中较为常见。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因“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形成,这也就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而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指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被“意”所超越而形成的“象外之意,意外之意”。“意”假于“象”也见于“象”,表象是古诗表达意境的手段,表意则是古诗的目的所在。李东阳的《蘼堂诗话》中就表述了“诗贵意”的观点。“象”是指鲜明生动的形象,而“意”则在于没有穷尽,“象”中要存有“意”且多多益善。
月在古诗中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明月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时空的变换不会影响月亮的光辉,人类生命显得如此渺小、短暂。在古人的诗词中,月亮也成为了永恒的见证以及亘古不变的象征,同时又蕴含了其它各种含义。通过品味“月”,可以读出许多言外之意。“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诗人们对“月”这个熟悉的意象,总是将深意埋藏在“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月之景象了,而且是各种复杂情感的抒发和沉淀。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象”是古诗词表述的手段,旨在变现鲜明生动的形象,而“意”则是给诗词赋予不尽的意境,或者说情感,只有“意”和“象”相结合,诗词才能直观地展现出动态的画面,而学生通过找寻诗词中的意象,并对这些意象进行串联,才能更为直观感受诗的意境和情感。
王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