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品析

2019-05-13 01:35李敏
北方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品析刘禹锡首诗

李敏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考题型中较难的一项,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准确或是不全面不深入。如何读懂诗歌是摆在高三诗歌鉴赏复习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以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为例,通过对诗歌关键词的课堂分析案例,展示诗歌解读的路径:题目关键词、诗歌中的虚词、诗歌中的物象及物象的修饰语。

关键词:解读诗歌;关键词品析;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诗歌鉴赏对于高中生来说向来是难事,也是高考的失分重灾区。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失分的关键在于读不懂。而要想读懂诗歌,就离不开对关键词的品析。通过对诗中关键词的品味鉴赏,能化朦胧为具体,将学生模糊的感知变为具体的感受,能知道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从而进一步形象地体会诗歌中所传达的神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答题准确度。下面以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课堂部分分析为例,来探讨解读诗歌的路径。

二、案例分析

2018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选取的张籍《寄和州刘使君》是一篇寄赠诗,诗歌与考题如下: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问题: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2.尾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这首诗紧紧围绕“闲”字展开,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却含蓄蕴藉,委婉地表达对朋友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但是从哪里能看出同情,刘禹锡的境况究竟怎样,学生只有模糊不清的猜测,并不明确和具体。因此,在作答“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道题的时候,学生的得分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对尾联的理解还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设置从关键词品析的角度来赏析诗歌。

师: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刘禹锡的“闲”,请同学们具体说说哪里体现了他的“闲”?

生:从向着春风倒酒,到水心亭看花都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很悠闲

生:从他送客特地要到沙口堰可以看出。

师:很好!那为什么会这么闲呢?

生:因为他没有事情做,得不到赏识。

师:从哪里能看出他得不到赏识呢?

生:“别离已久犹为郡”这一句,“犹”字是“仍然”“还”的意思,说明作者和刘禹锡分别了很久但是刘禹锡还是原来的郡中的官职,没有升迁。由此看出,刘禹锡没有得到赏识。

师:很好,同学们接着说。

生: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我觉得最后一句的“醉中高咏有谁听”中“高咏”是在称赞朋友的作诗能力强,但是“有谁听”的反问则让人想到应该是朋友的诗作无人欣赏,而“醉”字也委婉地暗示诗人因无人赏识,又找不到知音的失落感,只能借酒消愁了。

生:我同意刚才同学的发言,但是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最后一句的“有谁听”这个反问,他的言下之意是,无人听,也没人听得懂,只有我在听,只有我能明白朋友醉中抒发在诗中的情感。

师;哦,那其他同学认可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有人沉思)认可(部分同学)

师:我也认可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那么,现在我们能明白尾联作者抒发的情感吗?一起来总结下:

生:对朋友诗情的称赞,对朋友无人赏识无人理解的同情,对找不到知音的遗憾,对朋友诗歌的赏识和理解。

以上的课堂对话就是通过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进行品味分析,把学生原本朦胧的感受变成了真切的理解。学生自己在阅读的时候不能发现“犹”“特”“更”“高”这些词的妙处,通过课堂上的细致分析,就能明白其中的用意了。

孙绍振先生2007年3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诗歌,恰恰就是这样的文本,看似一望而知,但其实是一无所知。而老师,就要指引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品味鉴赏,读出其中的味道来。

三、解读路径

读懂诗歌,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关键词品析:题目中的关键词、诗歌中的虚词、物象、物象的修饰语。

(一)题目

继续以2018高考题《寄和州刘使君》为例,赏读这首诗的时候,首先可以从关键词“寄”着眼。从这个字上,可以明确本诗是寄赠诗,寄赠对象是和州的刘使君。题目除了可以交代诗歌写作内容,暗示常见情感,还可以交代写作目的和原因,如张九龄《望月怀远》。题中“望”字点明因“月”而生情,“远”则点明抒情对象。“怀”则是抒发对远人的思念之情。仔细揣摩了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整首诗的情感和内容也就把握清楚了。

还有的诗歌题目直接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事件。比如2019届高三扬州一模卷唐代权德舆的《九日北楼宴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

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题目中有时间,有地点,学生结合诗歌中“酒泛茱萸”内容,便能知道题目中的九日是重阳节,北楼交代了写作地点,而宴集则交代了事件。学生若能抓住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来解读诗歌,那么就能很容易理解诗中所传达的情感了。

高考诗歌鉴赏内容有时候选取的是词,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区别好词牌名和题目,切勿将词牌名当做题目。比如,温庭筠的《梦江南》一词,没有弄清楚词牌和题目区别的学生很容易将诗词内容误解为对江南的怀念。

诗歌的题目包罗万象,但是每一首诗或词的题目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题目的关键词,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是非常有益的。

(二)虚词

诗歌中的常用虚词主要包括副词,疑问代词和叹词等。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往往是蕴藉含蓄的,加之诗歌凝练的特点,个别的虚词往往潜藏着深层的情感内涵。比如2017年江苏高考卷陆游《秋兴》: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课下有同学来问我这首诗中的“空”字的意思,我趁机反问了一下他“你觉得呢?”学生说,“应该是‘白白地意思吧,历经百战的铠甲如今只能白白地怀有报国志向,却無力施展。”“你怎么判断出的呢?”我继续问。“因为下文有五更画角只生愁,‘空应该和‘只相对,所以意思应该也是一致的。”“嗯”,我颔首,但是还要进一步启发,“‘空既然和‘只相对,它应该是副词。那作为副词,它还有哪些意思?”“只或者徒然,”“那你为什么不选‘只的意思而选‘白白地,徒然呢?”他想了一会儿说,“‘只不能体现出报效国家未成的失落,而‘白白地、徒然则能体现出作者一心想报国,但是却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与下文的‘愁正好呼应。”经过这样你来我往的提问分析,学生对诗中的情感把握也很清楚了。这首诗中除了“空”字,“且”字同样也是蕴含意蕴的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暂时的隐逸生活也是迫于无奈的行为。

(三)意象及其修饰语

2018年江苏卷《寄和州刘使君》中写道“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透亮的画面,诗人运用“白”“青”等鲜亮的色彩来表现所见之景,给人以诗意的享受。但是,恰是如此美丽的景象,诗人的朋友却无缘来此,不能欣赏,于是诗人才发出了“到此诗情应更远”的感慨,来表达对朋友遭遇的同情。通过对颈联意象及其修饰语与尾联内容的关联分析,诗人的情感就比较容易判断出来了。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诗人精心推敲所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人创作尚且如此用心,学生如果想要深刻理解诗歌,更要拿出创作者那种反复揣摩、仔细推敲的态度。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在对关键词的细细品析中读懂诗歌,感知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将看似“一望而知”的内容变成真正的“一望而知”“一说即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规范的答题训练,那么诗歌鉴赏不仅不会变成失分的重灾区,还会成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注释:

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品析刘禹锡首诗
《上课没人抢》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我想写首诗给你
赏牡丹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刘禹锡与《陋室铭》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