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消费视域下网络文学对接受主体审美心理的影响

2019-05-13 01:35惠黎平
北方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审美心理网络文学

惠黎平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借助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网络文学的创作及阅读更多地向其受众群体的审美诉求和情感体验倾斜,网络文学使接受主体的审美转向个性化及多样化。同时,网络文学的通俗性和娱乐消遣性也使得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向现实中的商品化、快消化及游戏化转变,网络文学在满足时代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在深深改变着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体验。

关键词:网络文学;情感消费;审美心理

自上世纪网络文学进入大众视野以来,我国的网络文学以一种崭新的文学姿态和强烈的爆发力,吸引了国民的注意力,迅速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借助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网络文学的创作及阅读更多地向其受众群体的审美诉求和情感体验倾斜,作者与读者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情感价值的双向疏通。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影响和改变了文学受众的阅读方式和审美心理,也对与其相关的一系列产业链,如文学出版、影视剧改编、娱乐艺术、社会文化等行业的更新换代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网络文学流行作品的出版、改编、影视呈现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审美及行为。网络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情感消费品,正在深切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审美方式。

一、网络文学使接受主体的审美转向个性化及多样化

新世纪以来,因其便捷的网络书写平台及贴近大众心理的个性化情感抒写和表达,中国网络文学得到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获得娱乐感的精神体验。由网络文学衍生的一系列新的社会新型阅读方式,如有声读物、文学作品的图文转换、影视改编等,深刻地改变着文学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经历了三次代际更迭:从70后到80后,再到当下的“九千岁”(90后和00后)[1]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主要参与者,与裹挟全球信息革命的时代一起发展前行。每一时代人有每一时代人的价值观念、认知模式和审美诉求。他们亲身经历我国改革开放浪潮带来的种种思想和技术风暴,相较于老一辈人,他们更开放、更自由、更注重自我、更喜欢拥抱新奇。网络文学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他们可以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去寻找自我、体验自我、标识自我,把个体化的一个个自我思想的浪花融入到网络文学的海洋里。相较于将文艺作为职业化手段的传统作家而言,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不再过多地关注内容的深刻性、题材的重大性以及意义的启发性,而更多地关注自我、宣泄自我、表达自我。“个人主义的蔓延滋生个体成员占有生产资料和革新社会文化的潜在欲望,集体社会的垄断权力正在被逐渐消解。”[2]对很多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而言,写作源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认知,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自我抒写和自我解析,是面向自身的个性化书写,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带有文学艺术和文学社会思想的文学自觉行为。“宁财神”说:作品就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就是不断地生活,不断地写”[3]与之同时,网络文学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满足了接受主体个性化需求的审美心理。这也使读者能够做出遵从自己个性的选择,从而显现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不同年龄阶段的接受主体不仅仅是阅读的主体,也是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植入不同文化观念的网络文学作品在影响着读者的同时,接受主体也通过网络媒介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及时评判与反馈,作者与不同接受主体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文化价值碰撞。多元的文化结构就在网络联系起来的多种媒介下进行更为深入地重组与构建,从而推动接受主体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更新与换代,呈现出多样化的审美样貌。

二、网络文学使接受主体的审美转向商品化及快消化

相较于传统文学而言,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其文学的通俗性和娱乐消遣性更加凸显,在适应了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欣赏趣味的同时,也使得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审美转向商品化和快消化。

在多元化、媒介化、消费化、碎片化的网络文化风格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交互作用,经典美学所推崇的理性思辨和意义生成转向世俗化的感官愉悦、快感体验的审美理念,作為客观现实重要表征的“社会厚重感”变得日益淡薄。[4]信息大爆炸时代,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的日新月异加速了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时的焦虑和不确定感,为了更好地追赶时代的步伐,求新求快就成了人们的共识,在工作、学习外的闲暇时间里,借助碎片化阅读来填补时间和信息空白的“快餐式消费”成为接受主体的审美诉求主流。正如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所言:“当今世界已经从由时间定义走向由空间定义,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感觉已经崩溃了,新时间体验只集中在现时上,除了现时以外,什么也没有。”[5]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以快餐商品形式向受众进行情感输出,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情感消费需求,如对新奇有趣信息的追寻、现实生活压力的释放、个性解放的自娱自乐等。

相较于传统文学阅读欣赏时所承担的思想启示和社会责任,网络文学借助技术化的手段,把传统文学的精英式阅读拉回了民间的世俗化、个性化阅读,读者不再受限于自身的知识储备、文学修养和审美圈层的重重限制,文学受众可以放开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和社会思想包袱,按照自身的情感和心理诉求去寻找那些契合自身生命体验的文字作品,进行轻松、自由的阅读,进而释放高压生活下的生活和情感压力。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在网络文学作品商品化和快消化的输出过程中获得了高压生活下的阅读快感。然而,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在短时爆发力上占据优势的同时,在持续力上有所不足。无论网络文学的线上作品、线下畅销书还是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作品等,基本都在资本和相关媒介渠道的集中加持下在短期内井喷式的呈现,在引发受众的视觉和心理疲劳后便犹如大浪退潮一般快速淡出人们的视野,

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核心品牌IP较少,具有文化内驱力的经典作品较少,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仍以短时的快消化商品形式出现,如何增强网络文学的后发力,仍是我国网络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亟需攻克的难题。

三、网络文学使接受主体的审美转向虚拟化及游戏化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偏向于年轻化,以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80后”“90后”和“00”后居多。與前一辈人相比,他们身处改革开放的新气象之中,未经过多的物质生活磨难,却又被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裹挟其中。在当下物欲横流且充满诱惑的社会里,他们一方面去努力地积极追求,一方面又顶着现实巨大的压力自我怀疑,很难使现实与理想调和一致。而网络文学正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营造出种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理想空间,文学受众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生活的沉重枷锁,在虚拟的理想世界中去暂时的自我逃避和自我消解。在现实生活中迷茫挣扎的人们,把自己内心的困扰和无奈在网络文学模拟出的世界里短暂释放,去寻找跨越时空、跨越群体、跨越心理枷锁的理想和新奇生活。网络文学使得接受主体的审美转向虚拟化,在虚拟化的空间里去寻找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或无法实现的情感归属。

借助于网络文学及其所衍生的一系列文化事项,如网文小说、网文改编影视剧和游戏等,网络文学称为技术与艺术的审美化统一的新的文学样式。进入21世纪之后,有学者指出,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文学,已逐渐衍生和分离出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及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6]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网络文学文本中瑰丽奇绝的世界通过直接作用于受众群体感官的影像和音响信息,不仅带来视听感知觉上的愉悦享受,也使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在身临其境的虚拟化情感错觉中得到情感与审美上的愉悦与满足。

当今社会,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往往受到时代、地域、国家、民族、社会、学校、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生活中沉重的压力和种种不如意使得人们在紧张枯燥的现实中很难找到情绪宣泄的出口,网络提供了一种自由宣泄的场所,网络文学的用词特色、影像符号世界的反讽和戏拟效果都是情绪宣泄的一种说明。如开创网络文学创作纪元的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面经典的“后人类”自我调侃:“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就是一种很典型的游戏人生式的智巧游戏。这种调侃与打趣,是对社会束缚与挤压的暂时解脱,也是受众游戏性心态的审美心理补偿。

网络文学很好地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倾向,借助于网络平台,把现实和理想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是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的一个表现形式。网络文学在满足时代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在深深改变着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体验。与网络化成长和现实的消费社会生存共同造就了网络文学接受主体审美心理个性化、商品化、游戏化等特征,参与改写并重构了当下的一些文学观念,这是网络文学带来的新思考和新命题。

参考文献:

[1]邵燕君,肖映萱,吉云飞.媒介融合  世代更迭:中国网络文学 2016—2017 年度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6):119.

[2]徐轶瑛,沈菁,李明潞.网络剧文化的后现代特征及成因[J].现代传播,2018(5):138.

[3]宁财神.酸段子.序[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

[4]陈维超.情感消费视域下网络文学 IP 热现象研究[J].中国编辑,2019.1,总第109期.

[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07.

[6]白烨.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走进新世纪的考场[J].文艺争鸣,2010(6).

猜你喜欢
审美心理网络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的诞生
解读设计中的儿童审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