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芳
摘 要: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化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的一个特征,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远程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考试测试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一般包括出题、组卷、印卷、批卷、手动上分等过程,而对于培训任务饱满的培训机构来说,这些繁琐的工作会将培训师牢牢的束缚住,使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最终造成培训效率低下。所以考试方式的变革刻不容缓,而通过创建应用计算机考试系统,不仅能简化传统考试流程,实现高效培训,又能实现无纸化考试降低成本,是改变考试方式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考试方式;培训实效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7-0027-02
1 创建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提出背景
培训机构的培训师往往与学员人数比例相差悬殊,所以每名培训师的培训工作量饱满。优秀的培训机构不光注重培训量,更应注重培训效果,而培训效果如何,最直接的评估方式就是考试。它是检查学员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主要手段;是检查培训师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而传统的试卷考试方法弊端很多,例如:
(1)将教师束缚在出题、组卷、印卷、批卷、手动上分这些繁琐的工作中,降低培训效率。(2)人工组卷知识点比例难掌控,一般只能出AB卷,考试过程抄袭现象时有发生。(3)印卷工作量大,浪费纸张,对信息设备的损耗较大,增加培训成本。(4)批卷时可能受到人力、物力及人情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培训成绩存在不真实的情况。(5)大量的试卷和答题卡作为培训存档资料,整理、保存工作量大,保存的年限少、易受损。
正因为传统考试有如上弊端,最终造成培训完毕出分晚下证慢,培训合格的人员不能马上上岗,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延误了生产,减少了企业效益。而传统考试活动存在的问题越多,改进的空间就越大。
2 创建与应用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实施
2.1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构建与特点介绍
为了缓解高强度培训任务压力,避免传统考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效率,公司与某软件公司携手,设计开发了计算机考试系统。该系统在硬件构成上实现了在构建局域网的前提下,通过一台主机控制多台考试机实时对考试过程的监管。在软件设计上主要是以SQL Server 2000关系数据库作为系统主机的后台数据管理支撑,在此基础上在系统主机前台建立了用来启动SQL服务器的主控模块——考场控制模块,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建立了实现各功能的主要模块:理论题库模块、考试管理模块、评分管理模块、考场管理模块。各功能模块通过后台SQL数据库相关联,在前台在考场控制模块启动SQL服务之后才可使用,并通过一些操作按钮完成模块间数据的导入导出链接[1]。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应用相对于传统考试方式,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便捷性和可控性两方面,具体如下:
(1)考试系统的应用减少了印卷、批卷、上分考试流程,提高了培训时效。(2)系统可控性强,尤其在题库管理的组卷环节优势最为明显,一是系统自动组卷,方便、快捷;二是试卷类别可细化到每个考试科目下每个大专业的每个岗位;三是每个岗位试卷知识点抽题比例可以按照授课内容及考生岗位需求设定,试卷构成更加科学合理。(3)考试系统增设题序打乱功能,可以实现一人一卷,有效避免邻桌抄袭现象。(4)考试过程学员仅需要用鼠标就可以完成整个考试,避免了因答题卡填涂不规范引起的阅卷机器误判,也节约了填涂答题卡占用的考试时间,平均交卷时长明显缩短。(5)考试系统自动阅卷,当时便可出成绩,既减少了人工阅卷的劳动强度,也避免了考后舞弊情况的发生。(6)考试信息自动在系统中存档,便于随时查阅,关键信息可以导出保存或记录保存。(7)考试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尤其应用到学员较多的大型培训班,节约了复印卷子和答题卡所浪费的大量纸张,也减少了信息设备的损耗,实现了降本增效。(8)考试系统还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自動生成的数据图表可以客观、清晰、全面的反映出培训薄弱环节,为培训工作的改进明确了方向。
2.2 运行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方便快捷的考试流程
运行计算机考试系统后,整个考试流程全部在计算机中完成,系统各模块间数据文件衔接流畅,方便快捷[2]。基于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考试流程图1所示。
2.3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权限管理
为了保证题库资源、考试信息的安全性,计算机考试系统主机由系统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系统管理人员一方面将系统主机设置密码,避免他人误操作,保证主机系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给每个功能模块登录入口设置帐号、密码,并且每个功能模块配合Ukey盘使用,只有Ukey盘插入主机USB插口,对应功能模块输入正确的帐号、密码才可使用。
2.4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维护、应急、备份管理
计算机考试系统涉及一台主机、一台备用主机和多台考试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量较大。在硬件不损坏的前提下,既要保证系统自身稳定运行,还得兼顾公司及上级单位的要求,务必达到网络安全标准。因此公司建立基层队级、分公司级、公司级,三级维护管理小组。一旦系统运行出现问题,遵循即坏及修的原则,确保考试设备完好率,保证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为了有效应对软硬件故障等突发情况,公司安装运行双套考试系统,即在另外一台计算机安装与考试主机同样的考试系统,数据库实时备份,双套考试系统数据库完全同步,一旦发生常用主机故障,备用主机立即发挥其作用。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每次考试结束后系统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将数据库导出备份,即便是系统故障,数据暂时性丢失,在系统修复后将备份的资料重新导入,也可以轻松找回丢失数据。
2.5 利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做好统计分析管理工作,为确立培训改进方向奠定基础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考試系统自带的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通过自动生成的图表可以查看培训班级考试分数情况,了解大多数学员的成绩分布区间段,掌握班级整体学习效果;通过查看不及格考生每个知识点的得分情况,知道不及格考生的薄弱知识点,下一培训班可重点讲解,以便改进提高培训效果。
2.6 细化培训考试层次,增强培训针对性
公司在为员工安排培训课程时,坚持层次性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相应于培训课程在考试环节每个层次的员工考试内容也与员工的岗位要求相关。一般将培训员工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大类。每个大类又细分为与岗位相关的众多小类别。针对管理人员,重点培养他们的管理意识和战略发展意识,从而提升他们所作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针对技术人员,重点培训他们的职业技术,帮助他们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对于操作人员,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形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工作理念。所以在组卷环节根据不同岗位要求不同每个知识点的配比要做适当调整。
2.7 规范计算机考试系统运行流程,完善计算机管理制度,夯实计算机考试管理各项基础
为确保计算机考试工作顺利开展,公司规范了《计算机考试系统运行流程》,并制定了《计算机管理制度》。《计算机考试系统运行流程》用来明确计算机考试系统运行各个环节每名培训师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时效,保证计算机考试的正常运行。《计算机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提出对培训师和考生在计算机管理、使用、维护维修方面的要求,该制度的制定将为持续抓好计算机系统考试工作奠定基础。
3 结语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创建与应用,体现了培训工作与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与时俱进。它会在培训目标指标的完成、培训效果、节约成本等诸多方面体现出良好的效果,培训实效大大提升。计算机考试系统的便捷性,以及它所避免的人为因素对培训造成的影响,这种效果很难用数字量化,但是它就像“催化剂”能够大力度的推进培训工作快速发展,作用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 青宪,叶雪梅,陈钟,刘红.无纸化考试系统自动组卷策略分析及改进[J].计算机应用,2008,28(S2):100-102.
[2] 王磊.对Mysql数据库的访问方法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