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慕冰
注重党内关怀帮扶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对党内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既强调严加管理约束,又重视激励关怀。前不久,中办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党内激励关怀工作。从新时代客观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要求,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做好做实激励关怀工作,使全党同志称心、顺心、舒心、暖心,对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励全党同志同心同德、一往无前、战风斗雨、披荆斩棘,夺取改革发展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大的意义。
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自觉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工作,首先要深入学习党的文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激励关怀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通过学习,夯实对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认识根基。要认识到,加强党内激励关怀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应有之义。我们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的本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政党内部必然是互相猜疑、互相戒备甚至互相拆台、互相攻讦的关系。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等决定的。这些决定了我们党在同志之间从一开始就如同毛泽东所说,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关系。因此,党组织及其领导成员尊重、爱护、帮助自己的同志,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要认识到,加强党内激励关怀是提升党员对党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的实现路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纲就提出党的成员必须是“忠实的党员”。党员对党忠诚,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党员对党的纲领主张及行为实践的思想认同,但与组织对他的关心爱护也不无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观认为忠诚也是双向的义务关系。一个党员对党忠心耿耿,如果组织对他不信任、不关心,甚至让他蒙受委屈,这对党员本人来说,固然不应计较,但从组织上来讲,客观上会使他的忠诚蒙上阴影。党的组织关心爱护自己的成员,使他感到组织就是自身安全的港湾、温馨的家园,这会大大提升他们对党的忠诚度。要认识到,加强党内激励关怀是推进党的事业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科学命题。创造历史伟业,既要靠正确的方针政策,又要靠广大党员走在前、做表率,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团结、组织、凝聚起来。做好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帮助工作,把他们的能动性激发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就能把广大群众带动起来,形成磅礴力量。要认识到,加强党内激励关怀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内激励关怀工作。毛泽东在1938年就提出了“必须善于爱护干部”的思想,甚至指出我们党对落后的人们也不能轻视,需要“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1945年,党的七大党章专设“奖励处分”一章,强调对出色完成党的任务,取得群众真诚拥护的党员“得给予奖励”。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党的建设史来看,什么时候按照中央的正确方针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工作做得好,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不仅不关心爱护党员,甚至还采取“左”的做法,动辄对党员加以压制、打击,党的事业就会走弯路、受挫折。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发扬。
建立法规制度,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规范化
党内法规制度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根本遵循。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厘清激励关怀的边界和效度,使激励关怀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运行在法制的规范轨道上,才能有效激励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激励关怀的建章立制工作。2013年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2018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对在干部队伍中建立激励关怀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有新姿态新担当新作为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这是规范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是新时代加强党内激励关怀的重要遵循。《办法》的出台,坚持精神激励、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相结合,赋予党组织全方位多渠道关爱帮扶党员的职责功能,让党组织关怀帮扶党员有政策、有资源、有手段,使党内激励关怀的规范化、系列化、制度化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办法》出台后,关键在于执行。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研究《办法》具体条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分解职责任务,形成制度性文件,使党内激励关怀“脱虚向实”、有形有质、便于操作,切实将中央的好政策好措施逐条逐项落实到位,让广大党员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健全运行机制,提高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精准度
做好新时代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像其他任何工作一样都要注重政策的精准性,哪些人该激励关怀,如何激励关怀,對不同层面的党员如何采取差异化的办法,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科学精准、务实管用,确保党内激励关怀点对点、能管用、有实效。要在深入研究各地激励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总依据、总遵循,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科学设计党内激励关怀的制度和程序,通过明确激励关怀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条件要求、流程办法等,对党员的行为动机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形成党内激励关怀的良性循环。综合党内传统的、受到广大党员欢迎和认可的方法,以及各地各单位探索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精准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工作主要应做到“五有”:“平时有人管”,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保障党员政治权利,督促党员履行义务,提高党员的“四自”能力;“惑时有人解”,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帮助党员解开思想困惑,纾解心理压力;“难时有人帮”,健全帮扶解困制度,对因疾病、灾害事故等陷入困境的党员及时提供援助,帮助党员树立信心渡过难关;“届时有人访”,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结合“七一”、春节、本人生日等时间节点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优秀党员典型,努力取得“慰问一个人、温暖一家人、感动一群人”的社会效果;“老时有人惦”,加大对离退休党员的关爱力度,根据老党员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支持老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余热,保证老年党员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的保障力
党内激励关怀工作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如果号令不一、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既影响工作成效,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充分整合党内外各类资源和力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协作,多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成立党内激励关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和基层支部书记“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同时加强监督指导,把党内激励关怀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以考核“指挥棒”作用倒逼责任落实。党委组织部门要主动担起牵头职责,及时给党委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定期研究解决党内激励关怀的相关问题,积极协助下级党组织解决好开展活动所需资金、场所等困难。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对符合帮扶条件的基层党组织、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家庭,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和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支持和鼓励基层党组织探索创新、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和宣传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把党内激励关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营造起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