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洋
采访对象: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著有《德育美学观》《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引论》《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等。
专家观点:
要改变重智轻德的局面,父母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价值观,给孩子提供适合德育的家庭环境。
德育,才是教育的统帅和灵魂
重智轻德的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古代发展到现代,与智育相关的领域如科学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从个人生活角度看,孩子在智力上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的确关系到他未来生活水平。大家都想用知识改变命运,不仅要考上大学,而且要考上名校,登上人生巅峰,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现在的麻烦是,重智轻德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而且很多社会问题又是单靠智力开发解决不了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国家的纷争、文化的冲突,等等。加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社会悲剧如战争杀戮的效率反而比冷兵器时代提高了很多、给人们造成更大的痛苦。
重智轻德对儿童个体最大的危害,则是生活意义的消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过“超越性病态”的概念,意思是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如果长期不关切精神需求,就会产生无意义感、无聊感、枯燥感、空虚感等感觉。比如北上广深的吸毒者,大多是来钱很快的“有钱人”。他们生活富足,但是没有或者无法满足精神需求、找不到生活意义,加上及时行乐的价值观、为了找感官刺激而吸毒,一吸就再也戒不了(当代毒品的致瘾率已空前提高)。前不久,有一项关于青少年人生理想的问卷调查,很多孩子的回答是做网红。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重智轻德,即使培养出名校人才,这些人也很难获得幸福。因为在片面追求高考分数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成长为一个实利主义的冷血动物,非常自我甚或自私,心里只有自己而完全没有他人、社会、国家、世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和同事、伴侣,甚至父母的关系都会处不好、感受不到幸福。但是,大多数父母一直到孩子出现很大的问题,比如心理障碍、道德问题甚至违法犯罪时才意识到,比起健全的人格,考上名校其实没那么重要!
所以父母一定要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教育?有人教,有人学,好像就是教育。但是,大人教孩子做小偷是教育吗?教孩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教育吗?肯定不是。教育的宗旨是教孩子做一个好人。“好”字一去,教育也就不在了。不管是用講课的形式,还是用家庭生活交往的形式去实现,教育的核心一定是德,德育才是教育的灵魂和统帅。
德育,到底是什么
德育,当然就是一种育德的活动。德育的目标,从高的来说,是儒家讲的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和社会有更大的担当,对人格有更高的要求。从低的来说,是让孩子遵守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准则,比如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等等。行为规范的外化是行为,但内核是道德,是价值观。比如,双手捧茶给客人是行为规范,表达的价值则是尊重。
父母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比起教孩子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要追求公平和正义,积极地看待世界等。许多工作,比如模特、空姐、导购,都受过职业的礼仪训练,知道要微笑待人。但事实上,有些时候职业性微笑的效果很差,因为很多人觉得是皮笑肉不笑,假。相反,小孩的笑是最有感染力的,因为他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他自己感受到也给他人带来了世界的光明和温暖。所以,只有孩子内心认同行为规范所包含的价值观,他的应对才会得体、发乎自然。有时候,道德教育跟礼仪教育都要讲一个原则,那就是“礼由心生”!
德育当然还可以分为私德教育和公德教育。传统的中国人注重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规范,比如,如何对待家人、族人和朋友,这属于私德范畴。这是因为古代是农业社会,公共生活不发达,人们主要承担家庭、家族责任,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村庄、乡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当代社会的个人生活已经完全不能从公共生活中剥离。我们常常要与陌生人、与遥远的世界打交道,发生直接的关联,所以需要有公共意识,承担公共责任,遵守公共道德,做一个好的“国家公民”“世界公民”。提到世界公民,似乎感觉很遥远,其实不然。比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全球的空气是循环的,华北的污染空气,可能会飘到邻国甚至太平洋彼岸去。”这样孩子就会有全球意识和世界公民道德修养的自觉。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对象意识
在进行家庭德育时,父母不要总想着“我”,“我认为孩子就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要看到孩子这个具体“对象”,考虑他的个性特点、年龄阶段、心理和道德发展水平,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他周围的世界,体会他的感受,思考他的实际生活是怎样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怎么完成父母期待的、比较合乎规范的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特别不赞成给低龄儿童轻易贴上道德的标签。比如,很多父母认为我的孩子喜欢“乱拿别人的玩具”,但是很少去想这个玩具为什么对我的孩子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孩子拿别人的玩具,可能根本不是成人世界里的“偷”。孩子喜欢漂亮、好玩的东西,很健康、很正常。他的年龄太小,还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情况。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个相同的玩具,或者引导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借来”玩具玩儿一会儿,这样孩子都会比较容易接受。相反,如果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就会把这种行为看得很严重,认为孩子是偷东西,或者未经允许乱拿别人东西不道德、不礼貌,就会非常生气,斥责甚至打孩子……
有些父母经常会教孩子和小朋友分享,当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食物或者玩具跟别的小朋友分享时,就会被贴上“自私”“霸道”的道德标签。其实,父母不用急着强制孩子学习分享。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孩子跟世界相处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婴幼儿有一个阶段,孩子不认生,谁抱他他都笑;你要什么,他都给你。这不是他“无私”,是因为他还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过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了,就开始区别自己和别人,要确认自己的主权,我的东西别人就不能用、不能碰了。又过一个阶段,他想与别人亲近交往了,想要表示友好,又可以和小朋友分享了。就好像是一个波浪的曲线,处于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小孩有不同的交往方式。所以,不能简单认定一个小孩自私或是不自私。所以我不主张随便张贴道德标签。
但是,我主张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如果我们喜欢好吃的东西,小朋友是不是也喜欢吃?他吃在嘴里面,可能感觉跟你现在是一样的……”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跟他沟通。当然,这么引导之后,孩子还是可能不愿意分享,我的建议是父母不要强制,要暂时允许孩子不分享,另外找教育的机遇。德育不像数学,只要掌握公式就马上能做题了。父母进行德育,虽然应当立场坚定,但是也要允许孩子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不能太着急。真正进入公正道德阶段,能够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基于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进行判断、采取妥当行动,都需要有很长的成长历程。
不同年龄段的小孩,他的道德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小学一年级,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但到了青春期,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的话,他都不听了,和大人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所以,父母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改变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
有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对我说:“檀老师,孩子不和我说话,我不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么,很着急啊!”我就说:“我教你一招,你看看你的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再看看对方是怎样的一个小孩。通过他,你就能大概了解一些自己孩子的心理状态。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春期的同伴群体的作用特别大。另外,如果有的事情你和孩子无法沟通,也可以通过他的好朋友私下找孩子做做工作,这种迂回战术比较有用。”良好的亲子互动之所以需要更多隐性、间接的形式,是因为父母要有对孩子尊重和平等的意识。
有些父母已经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缺乏对象意识,采取的方式很僵化,让孩子根本无法理解。比如,《二十四孝》是有一定德育价值的,但有些故事不适宜在孩子太小的时候讲给他听,到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等孩子有一定判断力时再讨论更合适。父母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古代人曾经这样理解过“孝”,爱父母是对的,但有些爱的方式可能是不对的。有的父母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就讲《二十四孝》,把孩子吓坏了,因为其中有的故事真的很残忍,比如埋儿奉母。
其实在古代,也有一些德育方式是值得借鉴的。比如,明代的王守仁主张要对孩子进行“考德”,每天清晨老师要询问孩子,他的言行举止等是否符合孝悌忠信与礼仪规范。在家庭中,父母也一样可以“考德”,孩子放学回家,可以态度平和地问他:“你今天跟老師处得怎么样啊?跟同学玩得好吗?坐公交有没有注意安全呀?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有没有尽力帮忙?”用灵活生动的生活形式经常提醒孩子,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
现在很多德育的失误,就是因为父母教育孩子时缺乏对象意识,总是从自我出发,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
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中,父母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所谓“好”,就是能够促进孩子道德水平的自主发展、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身为父母一定要经常反思“我有没有给孩子做道德方面的生活榜样”,“我给孩子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等等。
曾经有心理学家断言,孩子的人格在5岁以前就基本形成了。这个结论的科学性还有待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早期的家庭生活、教养方式对孩子的道德和人格成长非常重要。
有一个社会现象,非常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拆迁户,一下拥有很多套房子,父母都不工作,天天在家打麻将。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觉得人生就是吃饭、睡觉、打麻将。他没有正常人的“味觉”,吃不出人生的酸甜苦辣,尝不到打拼奋斗的成就感,当然也感受不到学习探索的应有乐趣。幸福的“味觉”已然被家庭环境破坏了,这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有时候家庭的物质环境就是一种德育,比如房间布局。二十多年前,一个朋友的孩子到我家做客,回家后对他父母说:“你们应该像檀叔叔家里那样,到处都放上书。”作为一个人文科学的研究者,我的家里当然到处都是书。相对来说,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我们不用教孩子,他就能自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家庭的精神环境更是德育。古代德育特别强调家风,现在习总书记也强调家风。家风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家庭道德氛围,如果家风不正,养出来的孩子品行大多有问题。要想传承好家风,父母要从自身做起,身教非常重要。怎么教孩子孝?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的亲身生活示范。不幸的是,现在很多人都是反其道而行之,自己不孝顺父母或者配偶的父母,反而要求孩子孝顺做父母的自己,这是非常荒谬的逻辑。同时,孝顺是不能伪装的,因为你的勉强和虚伪,孩子能够看得出来,他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你也没办法装一辈子。
总之,德育活动要融入生活之中,让生活来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对孩子说:“你专心学习就好,家里的事情不用管!”孩子体验不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就很难生出孝敬之心。当父母把自己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隔离开来,只是进行抽象的教育时,即使父母再爱孩子,孩子也没有感受爱的渠道。
父母自身的价值观一定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巨大的影响。实际生活中有太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所谓“好工作”,许多父母的标准就两条:一是工资高,二是工作轻松—本质是少劳多得,成为“人上人”。这种价值观一是不道德,少劳多得意味着可能要占别人的便宜;二是不理性,因为如果人人都少劳多得,“多”的那部分又从哪里来呢?按照这种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只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要想改变重智轻德的局面,父母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要努力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家庭德育的“好”环境。父母都应该有这样的价值观、教育观:每个人都应该自食其力、不占别人的便宜,并且为社会做出贡献;无论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赚多赚少,都可以拥有尊严、幸福的生活。如此,我们的孩子就会更富有人性、更有梦想,感到人生更有意义,幸福感也会更高,而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