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超 隋欣
摘 要:艺术管理这门学科虽起源于美国,但早在我国古代就已有艺术管理活动的初步形态。北宋时期,在其都城开封已经开始出现以盈利为目的文艺演出团队,并形成了以瓦子勾栏等为代表的市井文艺活动。本文从我国北宋时期市井文艺演出的表演内容、运营管理以及商业宣传这三个角度来浅谈艺术管理在我国古代市井文艺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北宋 瓦子勾栏 艺术管理
艺术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艺术管理实践活动在我国的历史却很悠久。从我国先秦时代起,管理者就有了对于艺术的管理意识。将不同的艺术进行分门别类,制定出相应的部门来对各类艺术进行管理活动。在古代,艺术的组织与管理者最主要是执政者,其次是宗教组织,文人私家管理,民间市场管理。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从统治者的政治工具发展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到唐宋时期出现了市场化的管理活动。这些对于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由此可见我国北宋的强大影响力。北宋时期物质经济发展雄厚,社会风气开放包容,政府对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都为当时的市井文娱活动提供了强劲的物质基础和开放的发展空间。
一、 瓦子勾栏概述
1.瓦子勾栏简介
瓦子,又叫勾栏、勾肆,为表演场所,是北宋东京城中固定的综合表演场所。内部设有戏台(演出台)、戏房(后台)、腰棚(观众席)等场地,由专业的艺人在里面表演节目。瓦子勾栏作为盈利性的表演场所,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由于表演类型多样,表演者技艺精湛而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瓦子勾栏所涉及到的表演项目也十分广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现代的文化活动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中所涉及到的表演项目有:说唱、歌舞、器乐、杂剧、驯兽、相扑、南戏、傀儡戏、百戏、魔术、杂技、奕棋等。丰富多样的表演内容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兴趣需求,人们可以在瓦子中看到自己喜欢的娱乐表演。除了这些休闲娱乐的功能以外瓦子勾栏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其他需求,比如:饮茶品酒、兼卖杂货,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等一系列项目。可见当时瓦子勾栏所涉及到的艺术门类之广,受众面之大在我國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涉及到了关于艺术的管理内容。
2.主要表演内容
瓦子在当时可谓是将“娱乐一体化”发展到了极致,消费者可以在里边观看到社会上流行的一切文化内容。当时勾栏中有一种音乐被称之为清乐,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流行歌曲,因曲调宛转悠扬而深受民众的喜爱。在幵封勾栏中还有一种表演形式叫杂剧,它的表演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北方杂剧,这是一种流行于当时开封的一种类型。其表演形式有歌舞,在表演中还会伴有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当时勾栏中流行的杂剧剧目有《目连救母》、《眼药酸》等。另一种是风靡于南方的杂剧,在当时被人称之为南戏。说话艺术在当时深受民众的喜爱,它的表演不受场地的限制,艺人只需要一个空地就可以表演。艺人们巧妙地将各类故事进行艺术化改编从而形成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作品。根据话本内容的不同,说话可以分为讲史、说经、小说三类。杂技、变戏法、相扑也是当时瓦子勾栏中重要的表演内容。其中杂技的表演包含,上竿、打筋斗、踏高跷、踢弄、驯兽等。驯兽这项表演在当时可谓是炉火纯青,比较著名的表演有通过蜜蜂来招引蝴蝶等等。瓦子勾栏中不仅有文艺表演,还有可观赏性的体育娱乐表演。最出名的当是相扑这一项目。作为具有商业娱乐性的竞技体育表演,在开封的各类瓦子中,都有相扑的存在。为了招揽观众不仅有男士相扑还会有女士相扑,颇具特色。也正是商家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得相扑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从而吸引观众前来观看。
二、瓦子勾栏中艺术管理的体现
1.瓦子勾栏的经营内容
瓦子勾栏作为当时著名的综合娱乐场所,其表演与管理都呈现出专业化。在当时社会,不仅在瓦子勾栏中会有文艺表演,在一些街巷上也会有街头艺人表演。但市民们还是愿意花钱买门票去瓦子勾栏中观看表演,甚至会为了某一位表演者慕名前来观看。这也从侧面展现出瓦子勾栏作为固定性的综合娱乐场所在表演上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专业性。瓦子勾栏中所涉及到的表演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上所有的文艺项目,其中歌舞蹈、杂剧、说话、影戏、变戏法、傀儡戏、杂技、驯兽、相扑等都深受民众的喜爱。瓦子为了招揽观众而培养出了众多的专业艺人,其中丁现仙、李郎中等人都是在当时出名的艺人代表。他们大多从小跟随师傅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来钻研一门技艺。在他们的表演项目中,有的贴近人民生活,取材亲民;有的表演精彩绝伦,叹为观止。这些节目在编排和表演上都呈现出专业的水准,不仅如此在演出的道具和服饰上也别出心裁。精彩的编排加上表演者精湛的表演技艺以及各种道具的配合来渲染演出气氛使得表演引人入胜。因而吸引着大批的观众前来观看。
2.艺人演出的市场化
瓦子勾栏在当时的都城开封相当盛行,作为当时最专业的文艺演出场所,不仅吸引着市民们前去观看,同时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民间艺人和表演团队前来演出,所有的表演者以能在瓦子中表演作为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自崇宁、大观以来,开封瓦子勾栏中出现了很多知名的艺人,他们的待遇会相较于普通艺人很不一样,知名度越高待遇也会相对的提高。如京城的歌星李师师,由于宋徽宗对她的喜爱,使得她在京城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在瓦子勾栏中艺人们的生存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现象,瓦子中对于艺人的要求也很严格。新人的不断涌入对于瓦子中的艺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他们为了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而不断推陈出新,并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艺来稳固自己在瓦子勾栏中的地位。一旦出现伎艺逊色于他人,就可能无法在勾栏中立足,被技艺高超者顶替,最终只能沦落到路歧人一列在街头表演。由此可见,瓦子勾栏中残酷的淘汰制度。艺人和演出团体不仅要技艺高超还要顺应市场的需要。只要演出的上座率高,艺人的知名大就能得到好的待遇,而这些都需要市场来决定。这也充分的反映出北宋瓦子勾栏中发达的文娱表演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