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昶颖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提到同学们学写传记,可以从写小传入手。小传的记述更简约,篇幅也比较短。这就要求我们在给人物写小传的时候尽可能地选取那些能重点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来写。可有些同学不仅突出不了个性,还写得人物“面目全非”,满满都是槽点。
彭泽运
为人物写小传,真实性是它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很多同学为了更好地展现传主的生平和经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会在作品里夸大其词,或拔高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贬低自己不太喜欢的人物。这些虚假,有些是在传主真实经历基础上适当的夸大,但有的则是鲁迅先生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虚假,更有一些是虚构的没有任何根据”的虚假。为了赞扬,把小传的传主写得极其优秀,没有任何缺点,走向拔高的极端;为了批评,把小传的传主写得极其恶劣,走向贬低的极端。这种用力过猛,走向两个极端的写法不可取。
因此,真实又接地气的小传一定是经过作者大量的调查和采访,全面而又深入地了解传主的生平、性格和经历之后才开始动笔的。由于是小传,受制于篇幅,就要选材精当,主题集中,既不给传主套上美丽的光环,又使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独特性,这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选取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传主成为独特的“一个”。
比如有的同学一写父亲就是“高大而伟岸的身体”,其失实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认真调查和了解,且写得过于概括,不够典型。同时,如果同学们的情感倾向过于明显,用一些捏造的事实将父亲塑造成完美的形象时,那么往往会让人产生“假”的感受。我们可以看看,罗曼·罗兰是如何为音乐家贝多芬立传的: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
你看,羅曼·罗兰并没有因为对方是音乐巨匠贝多芬,就刻意美化他,而是真实、客观地向读者展现了贝多芬那“丑陋”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