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变革思想

2019-05-13 02:08陈来
社会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周易

陈来

〔摘要〕 中华文明中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的变革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支持了中华文明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周易》中包含了丰富的变革思维,它主张世界本质上是不断变化的,人必须通晓世界的变化,才能认识世界;人不仅要认识这个变化的世界,还要推动变化的过程,成就这个世界的变化。人必须与世界的变化相配合,形成自觉的变化观,才能更深地理解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人的历史实践,既有损益的渐变,也有剧变式的革命,而人类大部分的活动,是通过改革实现制度和自我的不断更新,以促进人类生活的繁盛发展。天地是永恒变化的,而圣人的使命就是仿效天地的变化,掌握变化的法则,做出合理的决策。所以“变通”是人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永远要把握的枢纽。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说,改革永远在路上。《周易》的变易哲学不仅在历史上曾经是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华民族实践智慧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唯变所适;观察变化;通其变化;成其变化;损益乃革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9)02-0014-06

长久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而农业文明是保守的、安于现状、抗拒变革的。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保守的,是反对变革的,这一主张甚至在45年前的“文革”后期成为一种政治运动的观念基础。这些观点在今天也仍然被一些人所秉持着。

《周易》号称群经之首,在六经中最富有普遍理论的意义,也是中华文明最为古老的经典体系。易学是研究《易经》的学问,是汉代以后中国经学绵延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儒学的重要部分。“易”的基本意义就是变易,《易经》的基本思想就是整个世界处于永恒的变易之中,而人必须顺应这个永久变易的世界,建立起变易的世界观。所以,展示《易经》中的变易思想,我们就很容易看清上面所说的两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华文明中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的变革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支持了中华文明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

《周易》的变易思想,在理论上的表述集中体现在《易传》,尤其是《系辞传》。《易传》的表述语言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解说卜筮原理的意义,另一方面则具有对宇宙普遍原理叙述的意义。由于本文不讨论卜筮的问题,所以《易传》本文中关联卜筮的一面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我们只关注《易传》作为哲学文本的意义。

一、唯变所适

我们先来看《系辞传》的首章叙述: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系辞传上》第一章)①

《易传》特别重视宇宙中各种对立面要素的分化和互相作用,如动静、刚柔、天地、乾坤,认为它们作为宇宙世界的基本要素,其相互作用决定并丰富了宇宙的运动和变化。对立面的分化造成了丰富的世界万象,造成了变化的可能,而对立面的相摩相荡促进了变化的深刻展开。这就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而“变化”两字就是这段叙述中的关键词。

来看《系辞传》的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系辞传上》第二章)

圣人不仅深刻观察了宇宙世界的万象及其关联作用,而且主动地设计出易卦的体系,用以“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为基本特征的易卦体系,来推演世界的变化吉凶,以求得人要达到的结果。换言之,古代哲人积极地运用人为的变化体系模型即《周易》卦象体系,模拟世界的变化,以谋求理解、把握世界的变化及其结果。这种积极应变的思维,与文明的产业基础(农业)没有必然关系,体现的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不断成熟发展,谋求掌握世界变化的方向趋势,趋利避害,求得最好的结果。这种不回避变化,不预期世界静止不变,反而积极主动去了解变化的心态,决不是一种保守的心态。

《系辞传》下面又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传上》第四章)

在《易传》看来,《周易》的作者要彻底了解天地的幽明、世人的死生、宇宙的始终、鬼神的情状,要囊括事物的万变,促成事物的发展,这种心态也决不是保守的心态,而是积极把握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宏大胸怀。所谓“神无方而易无体”,这里的易不仅仅指易卦自身,而是指宇宙变化的全体;无方无体,是指世界的变化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无限动态的。

这就提出了关于“易道”的问题。所谓易道就是指《易》之道,也是指整个天地之道,强调变易是宇宙的普遍原理和法则: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传下》八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系辞传下》第十章)

道始终在流转变迁,从不把自己固定于一个固定处所,一切事物相互变易。变动不居是说不断地变化,不可为典要是说没有一定之规。变化才是整个世界唯一的原理。天道即易道的总体,分而言之,可以三才之道来说明,即天道、地道、人道;狭义的天道讲阴与阳,地道则讲柔与刚,人道专讲仁与义。但易道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变化之道,所以说“道有变动”。

二、观察变化

《说卦传》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观变”的观念: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第一章)

变化是世界的原理,也是世界的普遍现象,但是这不等于说人们就能自然地了解变化的普遍性和意义。因此《易传》要求人们要“观变”,即善于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对立统一,进而了解整个世界与变化的关系,达到穷理尽性的境界。

《易传》中既讲“观”,也讲“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传》)

观和察的对象就是时变,因为在易传作者看来,变不能脱离时,时总是和变相结合的,时变就是处于一定时空之中的变化,把变化置于一定时空环境中来观察,才能获得对变化的具体了解。

《说卦传》又提出: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说卦传》第六章)

“妙”就是促使事物发生多样的变化。雷是鼓动万物的,风是吹拂万物的,水是润泽万物的,神就是促使事物变化的。所以,事物的变化有其“能变化”的原因,《易传》认为这个原因就是“神”,神的功能就是妙运万物,以成就变化。但这个神不是古代宗教的神灵,而是易传对宇宙变化的内在动力因的一种说法。因此,人们在观变于阴阳、察乎时变的同时,还要深刻理解事物变化的根源,才能根本上提高对于变化的理解。

恒卦的《彖辞》说: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彖传》)

恒是稳定之意,但恒不是不变,不是与变化根本对立的,恒是在阴阳四时的推移变化、交相感应中得以形成的。恒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变化中寻求平衡和稳定。二者不是互相排斥的。这都表现了《易传》的辩证思维。

乾卦《彖辞》以宏大的视野揭示了天道变化流行的全景: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彖传》)

乾道就是天道。阴阳刚柔相互作用,互相推移,大化流行,无所不在,而天道的本质就是变化,天道的作用也是变化。正是天道的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而万物也要在因应天道变化的过程中去成就自己的品性、发扬自己的生命。“天地变化,草木蕃。”(《坤·彖传》)天地的变化是造成万物生长繁盛的根本原因,有变化才有生成。

三、通其变化

《系辞传》提出了“通变”的重要观念: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传上》第五章)

宇宙的变化是在一阴一阳的变化反复中展开的,要认识这些无方无体的变化并不容易。《易傳》的作者认为,宇宙的变化,特别是反映在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人世间,就是“日新”和“生生”。从这里就可以把握变化的真谛。“日新”是说变化不断产生新的要素,新的东西;“生生”是说生命的展开不是重复,也永不停息,而是生命力的蓬勃发展。这种变化不已、生生不息的世界观,不仅决不是停止、不变的世界观,而且是一种充满乐观、包容的宇宙观。特别是,这里提出了,人面对世界的变化,要谋求“通变”,也就是通晓事物的变化,把握世界的变化,以指导我们的实践。通变可以成就事业,所以说“通变之谓事”。说明周易要求掌握世界的变化,不仅是为了认识变化,而且是运用这些认识去成就事业。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即不仅要认知世界的变化,而且要推动事物的变化,以符合人类实践的目的。通变的思想是《周易》重要的指导思想。

《系辞传》又说: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系辞传上》第六章)

“通变”又叫“变通”,通变的工具是易卦体系,而这一体系是以模拟天地四时的变化为基础的。通过这种相似相配于天地之变化流行,以揭示出宇宙的变化机制,促进人类应对变化的发展。

《系辞传》还说: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系辞传上》第十章)

人们对《周易》的运用有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方式,所谓“以动者尚其变”,是指用《周易》去指导我们的行动。最重要的是重视事物的变化,使我们的行动适应环境的变化。这里再次提出“通其变”,就是通晓和深刻理解变化及其意义,甚至认为通其变者才可以掌握天下之至变。几是变化的苗头,从事物变化的初期,就能掌握其微妙的苗头,研究这些微妙的苗头,关注事物变化的方向,随机应变,这样才能成就天下的事务。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这里说的变而通之,是指《周易》的作用之一,就是“变而通之以尽利”,运用对于世界变化的通透理解去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就可以充分得到需要的利益,避开各种可能的害处。所以通变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智慧的理解,而且强调事和利,指向对实际事务的指导。不可否认,“变而通之以尽利”包含了对现有事物进行改革,理顺事物的合理关系,以发挥出最充分的效能,以求得最大的利益。这样的思想,可以说就是改革的思想。

最后来看变通和时的关系: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系辞传下》第一章)

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变化总是趋向合宜的时机。自然世界的“变”是自然的过程,不是人所造成的。人的有心参与,则是“动”。变通属于人的主观努力,这种努力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懂得这个规律,又能主动适应变化的规律,采取正确的应变行动,就能促使事物朝着有利方向发展。而其中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掌握改革的时机,这就是“变通者,趣时者也”。

四、成其变化

《系辞传》很重视“成其变化”的观念: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系辞传上》第八章)

所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这个动也是指变动;而“观其会通”,亦包含有通变的意义在其中。更重要的是,《易传》提出“成其变化”的观念,这就是说,人利用《周易》的体系,不仅为了模拟和了解世界,更在于成就世界的变化,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换言之,既要通其变化,又要成其变化。这样才能建立功业。

《易传》在另一个地方也说: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传上》第九章)

这是说《周易》的卦象数理体系,就是为了成就变化,以配合宇宙的规律。这里的行鬼神,并没有宗教的意义,而是指宇宙运行的奥妙。

《系辞传》还指出: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系辞传上》第九章)

所谓“神”就是推动变化发生的根源,也就是变化的发动者、主导者,其实就是变化的根据和原因。神之所为,也就是“变化之道”,探索神之所为,与求知变化之道,是同一个意思。“知变化之道”是《周易》的主题和宗旨。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易的作用就是开通人们的心思,去理解世界的变化,消除心中的疑惑。一开一合就是“变”,往来不断就是“通”,对立面的交互替代就是变,进程的反复连接就是通,“变”与矛盾对立及其转化有关,“通”则联系着不断的流行过程。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KG(0.11mm〗所以,四时既是变化的,又是流行不断的,四时的变化流行最明显地体现了变通的意义。天地是永恒变化的,而圣人的使命就是仿效天地的变化,掌握变化的法则,做出合理的决策。所以“变通”是人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永远要把握的枢纽。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说,改革永远在路上。〖KG)〗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系辞传》这里又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这就是“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按这个思想,“变”意味着裁,即中断、改变,而“通”意味着行,即连续、贯通的过程。变通就是二者的统一。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系辭传上》十二章在重复了《系辞传上》八章的语句的同时,增加了对“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的再次强调。这个思想在人世的应用,意味着改革应该是中断与连续的统一,措之于天下之民的事业,必须要兼顾非连续性与连续性二者的统一,才能真正取得合理的、符合民众要求的效果。那种休克式改革,正是忽视连续性、渐进性,只偏向裁断的非连续性的改革思维。

五、损益乃革

最后,让我们来看《易传》对变革思想的阐发。先来看有关损益的思想,“损益”就是古代对社会渐进变革的表达。

《杂卦传》说:

损、益,盛衰之始也。

说明损益的概念不仅应用于变化的自然界,更多的是用于人类的历史变化的概念。

《论语》中记载孔子和弟子子张的对话: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②

“因”是传承,但传承中有损有益,这是传承中的变化、改变。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但每一代对前一代都会有所改变,有所调整,有所增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损益表达了人的主观努力,而不是自然界本身的变化。

损益也就是变化,所以: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

这里的变,带有进步的改变之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有些改变确实具有进步的意义。四十年来的中国改革就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易传》特别强调损益与“时”的关系: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彖传》)

或损或益,要依据时势的变化,顺应时势的变化而进行。这个时势,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言,就是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世界發展变化的大潮流;跟上世界发展的大潮流,追赶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合理化,而不是固守自己的主观意志,这就是“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这就是改革的思维。

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随·彖传》)

所以,随顺时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谓随顺时宜,就是指随着时宜而不断变化,不断调整,天下万物,无不如此。随顺时宜,和与时俱进,意思是相同的。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传》)

这里的时都是指时机,人的行动必须注意时机,时机该行动就要行动,时机该停止就要停止。这是对改革的实践而言,因为有的时候,改革时机的选择,比改革的决心还重要。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彖传》)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与“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的意思是一致的,这里强调,与时消息,不仅是自然的变化如此,人的活动事业也是如此,有消有息,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起伏变化消长,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如此。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传下》二章)

照《系辞传》的看法,人类文明社会有史以来,就是在变通中不断发展的,从黄帝到尧舜,都是为了人民的方便,进行了变化、改革,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器物上,都加以变通。“神而化之”,实际上是指创造性的变化。从这里,《易传》做出了哲学的论断:所谓易道,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变化,变化才能使发展通达无碍,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人们在实践中,也必须在事物发展的节点上主动地推进变革。

相比于“损益”代表的渐进改变,“革”代表剧烈的改变。

或躍在渊,乾道乃革。(《乾·文言》)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杂卦传》)

革代表变革的原理,去除一切旧的东西;鼎代表趋新的原则,迎取一切新的东西。革也是天道的内涵之一。革卦的《彖传》说: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彖传》)

从天地来说,四时的迭相取代,就体现了革的意义,在时间的过程中,后者对前者的取代,就是革。没有这种革,就没有四时。从人事来说,商汤代夏,武王伐殷,都体现了革的意义,故易传称之为“革命”。《易传》的作者认为,变革的意义,和变革的时机,都需要特别重视,这对于革命,更是关键。可见《易传》的变革思想,既关注渐进性改革,也肯定根本性变革,乃至革命,这也是《周易》思想内涵的必然结论。

由以上所述可见,《周易》中包含了丰富的变革思维,它主张世界本质上是不断变化的,人必须通晓世界的变化,才能认识世界;人不仅要认识这个变化的世界,还要推动变化的过程,成就这个世界的变化。人必须与世界的变化相配合,形成自觉的变化观,才能更深地理解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人的历史实践,既有损益的渐变,也有剧变式的革命,而人类大部分的活动,是通过改革实现制度和自我的不断更新,以促进人类生活的繁盛发展。《周易》的变易哲学不仅在历史上曾经是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华民族实践智慧的重要内容。

(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写于2018年国庆)

① 《周易》,《四书五经》上,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

② 《论语》,《四书五经》上,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

猜你喜欢
周易
返本归元:《周易》研究的四个维度与未来方向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清代风水师沈竹礽视域下的《周易》古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著作
《周易》经、传中“时”之思想探赜
从归妹卦看古今社会的“大龄剩女”的婚恋观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
易学新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