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5月11日文章,原题:在中国仅有全民医保还不够本周早些时候(5月8日),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一款专门针对60岁以上(60岁至70岁——编者注)人群的新产品。作为其“相互宝”平台的一部分,该产品使每月只需支付少量费用的参与者在被确诊患癌时获得最高10万元的治疗互助金。
这只是来自中国科技企业的最新创新,有关企业正在民众对医疗成本不断上升的担忧中寻觅商机。高科技公司,甚至比传统的保险公司更能引领这一潮流。
在蚂蚁金服5月8日宣布推出其专门针对癌症的“老年版相互宝”前,“相互宝”已吸引5700万用户,其中大多是难以承担得起传统商业医保费用的低收入群体。“相互宝”并非唯一此类产品:至少还有另外其他两种也分别宣称拥有5000多万用户的“互助”医保项目,其中之一是受到腾讯和美团点评支持的“水滴筹”。
截至去年年底,18%的中国人口——约2.5亿人达到退休年龄。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老年人群体且仍在增长。与此同时,医保资金日益紧张。
这正使普通民众在医疗方面承受更大压力。2015年,中国患者在该国医疗总支出中自掏腰包的比重约为35%,而美英两国的该比例分别为11%(美国的商业医保支出占近40%——编者注)和15%。
但目前来看,中国科技企业的上述“互助”项目仍无法取代商业医保。此类计划的覆盖范围不仅远低于传统医保,且推出时间较短和相对缺乏监管也使其前景并不明确,暂时还不能确定这种模式能否在长期践行其责任。其实,中国政府正在明智地禁止将此类计划描述为“保险”。即便如此,它们在近期的异军突起也在提醒有关部门:应对中国隐约逼近的医保危机的最佳选项,是向那些已改变中国经济其他领域的创新力量开放市场。▲(作者亚当·明特,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