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玄的禅心,教化的菩提

2019-05-11 01:15卓汉雄
师道 2019年4期
关键词:平凡人禅师力量

卓汉雄

“林际清风倏突去,弦歌半生未了音。”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仓促离世,令众生扼腕,世人悲戚。我想,不管岁月是多么短暂,如果盛放的时刻是美的,尽管凋落时无声,也能让美和爱弥满整个天地。在这深冬岁暮时节,先生走了,一片骊歌声中,我想起其母送他的一句话:“天寒露重,望君保重。”就以此言,作别先生吧。

和清玄先生是有缘的。在深圳和珠海的“名思教研”文化大师讲座中,我有幸两次得见林老师,聆听他的教诲,并索得亲笔签名且跟他同框合照。在讲座中,清玄先生用清明的声音、柔软的禅心播撒佛家的爱、教育的爱、人世的大爱。他的演讲跨越了文学与教育的樊篱,唤醒了我的菩提心,打开了我的智慧眼,也促我在教育的纵横阡陌上,努力达至明心见性的境界。

清玄先生在《无风絮自飞》中言:“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依循这自然的发展,才是生命成长正常的态度。”我想,孩子的学习亦是如此,“顺木之天,以至其性。”任何事都不能勉强,只要进入了生命的时序,事物就必然会呈现相应的结果。

今年又送走了一届优秀的毕业生。学生大多如愿地进入了自己心仪的中学,唯有我的至爱之徒不遂人愿,只能在普通学校就读。她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呀!在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具有如此语言天赋的人,实属罕见。可惜数学成绩的不济,终令她无缘名校。

旁人都为她的境遇深感惋惜,唯独我不感到遗憾。

上天想要创造多彩的世界,所以,有了四季的流转,有了明亮的白昼和漆黑的夜晚,有了基因不同的物种,有了娇艳的七彩花朵,还有那绚丽的彩虹。正如罗素所说:参差百态,幸福之源。

在大自然中的百花园里,姹紫嫣红的鲜花,总是以自然安排的时间依序绽开,她们不争,也不急,不慌不忙,从容不迫。腊梅斗雪的时候,桃花静静地看;桃枝漫霞的时候,白兰花正含苞欲放;白兰花翩然坠地的季节,正是荷花盛妆出场的日子。是啊,急啥?花开总有时呀!

百花开放有期,同样,万物各有属性。我们不能期待一朵含羞草,拥有乔木的壮实高大,我们亦不能要求苍劲的古松,婀娜多姿胜却水旁的垂柳。人也是这世间一物,我们尊重学生的差异,才是化育众生的态度呀!“强扭的瓜不甜”,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南瓜长成好的南瓜,让豆角结出肥硕的肉豆。

禅师有言:“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教育也如此,万事天成,没有遗憾;依序成长,因才成才。

“这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尚未被唤醒的种子。”说这句话时,清玄老师还讲了一个禅宗的故事。

有一位禅师,外出修行,天晚方归。回到自己的住所,看见一个小偷正在行窃。但无物可取,他正要出门时,看见那位禅师把外衣脱下,捧在手上。禅师说:“我知道你一无所获,但我也只有外衣一件,你就拿去吧。”小偷拿起外衣仓惶跑走。看着那小偷渐渐消逝在黑夜中,禅师不禁大声对小偷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你一轮明月。”天明时,禅师从禅定中醒来,见自己的外衣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他非常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总觉得这个故事跟陶行知用三块糖来教育孩子,让犯错的孩子幡然悔改的故事很有内质的契合,异曲同工也好,和而不同也罢,显示的都是教化的最高境界。他们两人都是以宽恕为本,以慈悲为怀,用美好的心,在别人的心中弹奏歌弦,融解他们的怨恨、愤懑、贪欲、邪念及蛮横。初看觉得是品格的力量,深思起来,应是唤醒了他人的内心了吧?

如果没有禅师的那句大叫:“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你一轮明月。”那外衣和那小偷的心会回来吗?想来那小偷在那夜定是辗转反侧,难于入眠。那句话一定在他心头余音袅袅,探触、洁净、柔化了他幽微的内心,让他心中蒙尘的莲花次第开放。

如果没有陶校长的三次“这块糖是我奖给你的”,那个孩子还会痛哭流涕吗?美好的带出美好,良善的牵引良善,当孩子内心确定自己是一个好人时,当然会因为自己的坏行为而内疚痛哭了。

所以总觉得话有余韵是最曼妙、最动人心的。它如山雨落林,雨停而滴水脆响;如风吹疏竹,风过而竹叶婆娑;如雁渡寒潭,雁远而回音萦绕。有余韵的语言,至柔、至美、至有力。刚则易折,凡是强行的、强横的、强悍的教化力量都只能止于时、止于形、止于虚表。只有柔软但绵长的语言,才有底蕴和力量化作丝丝细雨,温润心田的干涸,让人的心灵得到长久的滋润与感动。

唤醒内心的语言,它让人明白,大海并不在别处,就在人心。

有余韵的话语,它教人觉悟,高山也并不在别处,就在脚下。

抵达心灵的话,最有力量,也最能感化人心。

还记得清玄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小偷,作案手法细腻巧妙,盗窃上千起,竟无一破绽,叫人无比惊叹。林清玄便在文中写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数年之后的一天,林清玄去一个声誉极佳的羊肉店吃饭。吃完之后,店主没有收清玄先生的钱,他对先生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经过细述,清玄先生才知道,多年前一句不觉意的赞赏,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其实清玄先生对小偷的无意赏识,源自他内心的广大慈悲。众所周知,清玄先生是虔诚的佛教徒,万事以慈悲为怀也许是他多年的修行所得。但为人师表的老师,也应该有“教育以慈悲为怀”的宗教情怀,愿意用心中的爱和善去点化顽冥的石头,去燃点他人的心灯,去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人而从不想回馈,愿意去包容不被人包容的人,欣赏不被人欣赏的人。

但我们经常误解“慈悲”,把“慈悲”等同于“怜悯”,这其实是一种思想的错向。“怜悯”认为自己高人一筹,他人低人一等,自己有资格、有能力拯救他人。但慈悲不是,“慈悲”觉得自己有力量,他人也有力量,自己只不过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唤醒他人的力量而已。因為,当人发觉自己有力量时,他必定自信自立、自强不息。

而有的老师对此并无体悟,帮助学业不佳的学生时,总用自己的力量去弥补孩子的漏洞,孩子的成绩暂时提高了,但他觉得这是老师的恩赐,抑或是施舍,感觉不到自我成长的欣慰。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慧根、潜伏的灵慧,只要我们鼓励其斗志,授予其方法,激发其潜能,他必定还我们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所以,以慈悲为怀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发现自己的教育。同时,以慈悲为怀的教育,也是教学相长、师生共济的教育,老师在教化学生时也唤醒了自己的慈悲心,得到了灵魂的成长和净化。

这种慈悲,是清玄先生所说的“觉悟的爱”。我们要学习这种“觉悟的爱”,努力做到儒家释义下的“教育应以慈悲为怀”。

清玄先生还说:平凡者,就是平顺、安常、知足,平凡人的一生就是平安知足的一生。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平凡人。

平凡最易得,平凡也最难得。易得的平凡是平庸的兄弟,难得的平凡是伟大的毗邻。我想: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愿意把学生教导成平凡人中的不平凡人,不平凡人中的平凡人。

“凡事不能强出头。”自我才能的展示,生命价值的彰显,应该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慢慢流溢出来的。只有你从外到内、从形到心、从言到行都赋予了自己的特质,不矫情、不做作、不强争,你的平凡便是一种深深的智慧了。

俯视渺渺人生,仰望千秋之上,伟人毕竟是少数的。虽然一个社会格局需要不凡之人的开创,但是要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保持文化的尊严高格,构建一个清明和谐的乾坤,不是更需要平凡人的默默奉献和牺牲吗?

还得告诉孩子,愿做平凡人才有做伟人的资格,高高在上的人永远做不了伟人。

说说林清玄写的一个故事吧:美国总统林肯在上台作就职演讲时,有议员想羞辱这个鞋匠的儿子,他傲慢地说:“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意料不到的是,林肯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出身卑微,然后神色坦然地说:“在座的任何人,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他的真诚、他的气度,他的自信,征服了所有不服。他以平凡人自居,而展示的是不平凡的胸怀。

也谈谈清玄先生本人的故事。林老师是个不平凡的人,二十岁著书,日写一千字,一年出多部专著,写作逾四十年,仍勤耕不辍。他常在四海作讲座,最多一年竟达三百场。但他又是极平凡的人。我去索要签名,排队两小时,清玄先生签名也足两小时。待到签我书时,要求合影,清玄先生停笔凝望镜头,以示尊重。后来我发现他对每一个人都如此。盛名之下仍能保持最平等的态度对待众生,所以,我知道,他的心是最平凡的,没有杂质的,烛照灵魂而通体透亮的。

那么,我们除了教育学生要积极、要奋进、要有雄心,要做光耀千古、百世流芳的英雄之外,是否,也要教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做一个安守本心的平凡人呢?

如何在成为有作为的人时仍能保持一颗平凡心呢?我想,我們的教育得补上这一命题。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清玄先生不但在文学上给世人构筑了一个充满禅意和灵思的善好花园,教人们在他的文字里寻得美和爱的故乡,他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芒,也映照和润泽了我们的教育。只要我们循着他的文字之径,就一定找到教育的温暖和真谛,明白教育也是育化众生的一部分。最真最高的教育之境,是回归人之本性的教育。

无须悲恸,无须泪目,只要我们维持着人心的一瓣馨香,怀揣着心灵的无量慈悲,让每个孩子都能保持对阳光和鲜花的永恒仰望,那么,我们就必定能和清玄先生的灵魂交汇于天地的高阔之处。

猜你喜欢
平凡人禅师力量
有爱有光 勇敢前行
平凡人演唱会
聂一菁 被平凡人的故事所感动
平凡人
麦唛力量 (一)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孤独的力量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