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赶路,让心去享受

2019-05-10 10:21王世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陈晓卿舌尖纪录片

王世虎

提起陈晓卿的名字,可能没多少人熟悉,但说到他曾经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和2018年热播的《风味人间》,那绝对是家喻户晓。

早在2002年,陈晓卿就先后三次向中央电视台申报过《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项目,当时台里的答复是:“题材好,但是没钱,等着。”这一等,就是10年。3000多个日子,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漫长的煎熬,但对于慢性子的陈晓卿来说则恰到好处,因为他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做前期准备。那时,只要有闲暇,陈晓卿就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大街小巷地毯式地搜馆子。不知不觉,他的手机里竟储存了5600家饭馆的名字和路线,哪一家的服务员态度好,哪一家的哪样食材多煮几分钟味道会更香,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渐渐地,陈晓卿不仅成了北京有名的吃货,更是把“舌尖功夫”练得炉火纯青。

《舌尖上的中国》开拍后,陈晓卿也笃信慢工出细活的道理:40万公里行程、400个调研地点、150个拍摄地、1000小时高清素材,历时一年的跋山涉水和风餐露宿……他均“慢慢打理”。节目里出现的300多种美食,哪怕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他都要反复考量。

正是源于对“慢”的坚守和专注,陈晓卿把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挖掘到了极致。纪录片开播前没有大肆宣传,但却口碑爆棚,不仅获得了亿万观众的高度赞誉,更创造了中国纪录片的收视奇迹。

朋友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喜欢旅游,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年都会挤出时间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令人费解的是,每次旅行,他既不坐飞机,也不坐高铁,只对普通火车情有独钟。我疑惑地问:“飞机、高铁多舒服,你收入那么高,干吗那么节省,是担心飞机不安全?”朋友淡淡一笑,说:“都不是。于我而言,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慢下来享受过程。飞机太高了,什么都看不到;高铁太快了,窗外的景色一闪而过。我觉得只有乘坐普通火车才有旅行的感觉,窗户就像经典胶片电影的银幕,所有的景致在眼前生动呈现,整个身心都倍感轻松。”

朋友的话,让我心头一怔。仔細一想,还真是这样,每次跟着旅行团都在重复“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流水线模式。一趟旅行下来,除了收获满身的疲惫,就只剩下手机里人挤人的景点照,真的是“花钱买罪受”。

如今,朋友的生意不仅做得如日中天,还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展——那是他在旅行过程中拍摄的珍贵照片,有些还获得了国际摄影比赛的大奖。

周末,我和家人开车去终南山的古观音禅寺观赏银杏树,据说此树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栽种的。在距离终点5公里的时候,路彻底被堵死了。我开始变得异常暴躁。父亲干脆下了车,他伸了一个懒腰,甩甩手,抖抖腿,望望天,接着冲我们喊道:“下来透透气啊,天气这么好,不看可惜了!”天有什么好看的,我正烦心不已,暗暗祈祷前面的车赶紧动起来。见我们无动于衷,父亲干脆打开车门,把我们硬拽了出去。

抬头的一瞬间,我惊呆了: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澄澈无比!远处还有一片花海。我的心瞬间豁然开朗。那天,我和家人躺在充满泥土味的草地上,久久地凝视着天空,突然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是的,既然前进的路暂时被堵住了,何不停下脚步,随遇而安呢?

中国有一句老话:“不怕慢,只怕站。”其实,人生不也如此吗?从我们降临到世界的那一刻就开启了生命之旅。一路摸爬滚打,追名逐利,渐渐变得异常忙碌而焦躁,却忽略了本该用心去感受的事物。所以,当你感觉累了,不妨放慢脚步,慢下来,认真回望过去,才能自我反省、去芜存菁;慢下来,细细品味现在,才能珍惜眼前、拥抱幸福;慢下来,抬头展望未来,才能未雨绸缪、辨明方向。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一本书了?你有多久没有抬头仰望头顶的一朵云了?你有多久没有俯下身去欣赏一朵花了?别急着赶路,让心去感受吧。慢下来,人生才会更加丰盈而精彩!

猜你喜欢
陈晓卿舌尖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天蝎座陈晓卿
陈晓卿的“筐”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