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对“灰”说

2019-05-10 08:31:54刘远凤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火石火星工具

末 初/文 刘远凤/图

早就告诉你别离我太近,烧成灰了吧!

汉字的秘密

火(甲骨文)

“火”,是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字形就像地上燃烧的三股火焰,因此本义是物体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和火有关的汉字,大多用火来做偏旁,如“烧、灯、灶”。火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作偏旁时,被写成“灬”,如“煮、煎、烈”。

“灰”,是会意字。《说文解字》上有:“灰,死火余烬也。从火,从又。又,手也。火既灭,可以执持。”意思是物体的火焰熄灭后残留的、可以用手抓持的粉状物就是灰。灰的字形是由“火”和“又”会意而形成的。“又”是“手”的意思,后来经过几次演变,简写成了现在的“”。因此,灰的本义是草木等固体完全燃烧后形成的粉尘状物质。

灰有许多的引申义,可以指尘土,由灰的形状引申而来,如“灰尘”;可以指一种介于黑白之间的颜色—“灰色”,由灰的颜色引申而来;可以指情感,炽热的物体化为冷灰,引申为情感上的沮丧、消沉,如“灰心丧气”。

趣味链接

古人如何取火?

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火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如今,人们普遍使用火柴、打火机,生火很容易。要是做饭,使用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等加热厨具更是简单方便。那么在古代,人们是怎样生火的呢?

古代的取火工具被称为“燧(sui)”,有木燧、金燧、石燧之分。

木燧,就是木制的取火工具。传说远古时,一位圣人看到小鸟用嘴啄木头,因摩擦产生火星,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

金燧,也叫阳燧,是聚光取火的工具。人们利用金属制成的凹面镜或尖底杯,将太阳光聚集于一个焦点,使焦点上的温度快速升髙,从而把放在焦点处的易燃物引燃。

石燧,就是以石敲火的工具,这种石头俗称火石。古人常用铁片与火石相击产生火星,点燃下面放着的火绒来引火。

后来,古人根据石燧的原理,制作出一种更方便、可以随身携带的取火器物—火镰( )。一套火镰一般由火石、火绒、火钢组成。其中火绒一般由艾蒿、棉花等物制成,极其易燃,用于引火。火钢是火镰的主件,通常是将一块钢打造成弯弯的镰刀形状,用于击打火石。讲究的人还会在上面雕刻麒麟喷火、龙吞火球等精致的纹饰。

使用火镰取火时,一手拿火石在上,紧靠下面的火绒,另一手持火钢猛击火石,直到产生的点点火星倾射到火绒上,引燃火绒。

猜你喜欢
火石火星工具
玩转火星
海外文摘(2021年7期)2021-08-31 21:33:44
白火石汆汤
——“石烹”界的活化石
陕西画报(2020年7期)2020-12-22 03:27:28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大爱
火星!火星!
“巧用”工具
读者(2017年18期)2017-08-29 21:22:03
野生谷
论火石红
收藏界(2012年11期)2012-04-29 00:44:03
抛砖引玉
探索历史(2009年10期)2009-10-20 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