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对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

2019-05-09 00:52王睿腾
长安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邓小平

王睿腾

摘要: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开创了改革開放的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领导艺术。本文试图用变革型领导理论分析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从领导魅力、德行垂范、愿景激励以及个人化关怀四个维度出发,系统、深入地分析邓小平领导艺术,以期在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邓小平:变革型领导理论:领导艺术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109-04

一、变革型领导理论概述

(一)变革型领导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变革型领导这一概念主要是由丹顿首先提出来的,研究中把交易型、魅力型和激励型领导划为一类。而将变革型领导这一概念具体化是从政治社会学家伯恩斯的经典著作《领袖论》开始的。在他的著作中,将变革型领导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

20世纪80年代以后,巴斯基于伯恩斯的观点,将“变革型领导理论”在组织情景中发展起来。他于1985年在《领导与超越期望的绩效》一书中首次构建了变革型领导理论体系。正式提出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他将领导与下属的角色联系在一起,试图创造一种能提高双方动力和品德水平的过程,促使下属以组织利益为重。

综上所述,变革型领导强调员工和组织的双重变革,不仅员工个人需要转变工作方式,而且组织根据外部环境适时进行变革。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下属与领导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互动,领导能够对下属进行愿景激励,下属要富有创造性的完成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二)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结构研究

1.国外关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研究

关于变革型领导的结构研究,主要有三维度学说和四维度学说两种。早期巴斯等认为变革型领导主要包括魅力一感召领导、智能激发和个性化关怀三个维度。之后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变革型领导理论模型也由最初的三维度完善为四维度模型,即:领导魅力、感召力、智力激发和个陛化关怀,得到广泛认可。

2.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变革型领导作为一种社会影响过程,它的内涵和结构可能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结合我国的特殊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对变革型领导也进行了研究。吴静吉、林合懋以巴斯的MLQ为参考,编制了亲近融合、愿景与吸引力、承诺与正义、激励共成愿景、尊重信任、知识启发和个别关怀等7个维度的量表。

综上所述,部分研究也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变革型领导也表现出这样的结构。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所以在中国的独特背景下,变革型领导结构是否完全适用也是需要考虑的。

(三)对变革型领导理论的评价

目前关于变革型领导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首先,当前对变革型领导的研究大多是结构和维度的研究,而对变革型领导变革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而这与领导绩效相关,是变革型领导变革的关键。其次,源起于西方的变革型领导理论的四个维度是否也完全适用于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深入探索影响变革型领导效果的情景因素是变革型领导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后,变革型领导将领导力更多地视为人的个性品质而非一种科学的可以加以学习的指导性行为。如果领导力是人的个性品质,要训练使之发生改变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二、用变革型领导理论对邓小平领导艺术进行分析

领导艺术指的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体现的实践智慧。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贴近领导活动实际、贴近生活现实的有意义的指导思想。

(一)邓小平领导魅力非凡

领导魅力指的是领导者给追随者树立榜样,追随者认同领导者,并愿意效仿领导者,领导者给追随者提供目标愿景,给追随者一种使命感。

邓小平具有环境敏感性。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邓小平作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在这个历史关头表现出了杰出的领导才华。邓小平认为世界旧的格局在改变,但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后他又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外交战略方针,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邓小平鲜明的领导特色。他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这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照搬模式,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改革开放中的每项政策、每个新举措,都有“试验”作为基础。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领导魅力。

邓小平勇于创新,具有开放性思维。邓小平一贯强调解放思想,以变应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姓“资”姓“社”争论,极大地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继续推进。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为确立改革开放目标模式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邓小平运用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模式,打开了人们的思路,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充满了生机活力。

(二)邓小平德才兼备

变革型领导力是一个基础性的“道德提升过程”。强调领导对下属的模范作用,将领导力是什么和怎样发挥领导力的问题提升到了道德的高度。邓小平谦逊内省,不居功,不诿过,强调集体智慧,鼓励下属树立集体利益高于自身利益的观念。并从自身做起,坚决废除领导责任终身制,胆大心细,利用信条和情绪感染力来凝聚下属,增强了团队精神。

邓小平谦虚内省,不骄不躁。谦虚意味着善于接纳群众的智慧。1978年以后在农村逐渐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是由农民在生产中发明并运用的,并未得到政府的认可。邓小平力排众议,勇于接纳,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谦虚意味着亲和力。面对80年代末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作为一位功绩卓著的杰出领袖,邓小平一直作出苛刻的自我评估,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具有强大的人格感召力。

邓小平有宽广的政治胸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这项改革实行起来很有难度,“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的形成,同封建主义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同我们党一直没有妥善的退休解职办法也有关系。”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设立顾问委员会作为过渡形式逐步解决高级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大力倡导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并以自身做起。正是在他的大力倡导和不懈努力下,我们党顺利实现了由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渡,结束了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建立了高级干部正常退休的制度。

邓小平有极强的意志力。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出现较大波折,党和人民群众内部出现意见混乱时,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明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胆子大一点,坚决地试,大胆地闯。在国际问题上,1982年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谈判时,邓小平曾对撒切尔夫人明确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其坚定意志迫使撒切尔夫人不断让步。

(三)邓小平战略规划严谨

变革型领导理论主张领导者应该为追随者提出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愿景,并倡导追随者为实现愿景而实施变革。而且考虑到团队里所有成员的利益以及对团队环境的适应。邓小平在深刻了解中國基本国情的情况下,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激发了人民群众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并且坚持以绩效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提高了干部执政水平。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对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形成的理论成果,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愿望。党的十三大将邓小平的战略构想具体表述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在用人方面坚持以绩效为标准。邓小平在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以绩效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邓小平提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他指出:“挑选领导干部,不管是老中青,都要看他是不是肯干,是不是能带头吃大苦耐大劳。这是第一条。”“人民是看实际的”。“真正干出几个实绩,来取信于民”。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注重他们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工作中的成效和实际贡献,以此来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提高领导决策能力和运用领导方法和艺术的能力。

(四)邓小平一心为民

变革型领导理论要求以追随者的需求为中心,仔细聆听追随者的个体需求,领导者在帮助其个体自我实现时扮演着教练和建议者的角色,帮助追随者实现其自身的需求和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规划,都体现了邓小平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核心的战略目标。

邓小平有人民利益取向性。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南方谈话”一系列观点中,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影响深刻长远,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这一论断进行逻辑分析可以看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最后都指向了人民的生活水准,突出体现了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取向的理论品格。

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邓小平提出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大局”思想,指出,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他进一步归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锯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归属应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即人民最终都达到共同的富裕生活。

三、邓小平卓越的领导绩效

(一)经济方面:改革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邓小平被人们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推动了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一次思想解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又引发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邓小平为中国的长期发展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逐步形成了指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力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和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长期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政治方面: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历史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特点,科学地提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构想。他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使之不因领导人及其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79年3月邓小平作出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深刻论断。邓小平还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出了党的领导集体特别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要有一个人作为核心的思想,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中领袖人物核心作用的理论作了重大发展。

(三)军事方面:提倡科技强军,加速国防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敏锐把握世界军事竞争的发展趋势,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尤其是国防高科技,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差很长的一截。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这就指明了现代化水平不高是我军的薄弱环节。邓小平还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这些论述为我军加强质量建设和提高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

(四)外交方面:提出“一國两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外交方面,为实现祖国统一,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邓小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强调,在外交工作中要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凡是涉及到我国国家利益的,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绝对不能动摇,要敢于同敌对势力作斗争,不卑不吭。在策略问题上,要随机应变,注重灵活性。

四、分析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现实价值

(一)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领导科学领域的发展

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领导艺术,江泽民曾在《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领导科学》一文中指出“现代领导工作要做到决策科学化,不研究掌握科学的规律是不行的。因此,每一个领导千部都应该认真学习领导科学。”“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借鉴古今中外一些好的领导实例,深入地研究领导科学,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可以根据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领导就是服务”、“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理论,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二)有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素质

邓小平将绩效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并规定领导干部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较高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针对当时干部构成严重不合理的情况,创造性的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指导方针,并对如何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邓小平本身也具有十分卓越的领导素质,比如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坚忍不拔的执着追求等等。他的领导艺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艺术,是领导干部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光辉模范。

(三)有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尽管一生几起几落,但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牵挂在心上。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的人民。”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工作好坏的依据。可以说,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实际上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做最大的贡献。在新时期,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的学习邓小平领导艺术,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邓小平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图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传:1904~1974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幽默邓小平
邓小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