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强化与常规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9-05-09 11:48吕方晨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胰岛胰岛素血糖

吕方晨

[摘要] 目的 比较早期强化与常规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采取强化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相较于常规治疗,早期强化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缓疾病进程。

[关键词] 早期强化;常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03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加剧,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攀升[1]。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双重的病理机制,即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其中多数患者发病前已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在病情作用下,胰岛β细胞功能不断衰退,继而造成血糖持续性上升,最终进展成糖尿病。有学者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经临床确诊时,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已较正常人群偏低>50%,若患者血糖仍不断上升,胰岛素分泌水平则会更低[2]。目前,部分学者转变了传统口服用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念,并对此类患者采取早期胰岛互治疗,以期恢复已衰弱的胰岛β细胞,并保护残余胰岛β细胞,延缓疾病进程[3]。为了进一步保证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了早期强化与常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相关标准;初诊患者,无降糖药物与胰岛素使用史;无调脂药物使用史。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脏器功能障碍;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酮症酸中毒;沟通障碍、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84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8.6±5.3)岁。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8.5±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对该次研究内容进行审核,并批准研究。该次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合理控制饮食,积极参与有氧运动。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强化治疗方案,选用短期胰岛素泵,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50072)首次应用剂量为:24 h总剂量=体重量(kg)×0.44,根据每日7次血糖指标调节胰岛素用量,共治疗4周。控制目标:餐后24 h血糖低于9 mmol/L与空腹血糖低于3.9~6.1 mmol/L。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即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50349),口服,0.5 g/次,1次/d;拜糖平(通用名阿卡波糖片,国药准字H19990205),口服,50 mg/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其中血糖指标采用血糖检测仪联合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检测;采用化学分光法检测胰岛素,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即HOMA-β=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胰岛素抵抗(HOMA-IR)=(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②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OMA-β、HOMA-I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其进展过程主要是从“正常糖调节”向“糖耐量异常”转变,最终导致糖尿病出现[4]。胰岛细胞功能减退与胰岛素抵抗是影响糖耐量波动的重要原因,且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可进一步出现失代偿,致使糖尿病不断加重。有研究发现,持续性高糖毒性是加重与诱导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5]。葡萄糖是促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强效刺激因子,而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β细胞亦处于高分泌状态中,继而造成β细胞的功能耗尽[6]。同时,β细胞在高血糖的持续作用下,可失去对葡萄糖的敏感性,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最终造成高血糖与β细胞功能降低之间的互相恶性循环[7-8]。因此,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患者的残余胰岛β细胞功能十分必要。

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研究認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具有可逆性,若此时有效缓解胰岛β细胞的负担,有可能恢复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阻断或延缓疾病进程[9-10]。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糖水平、HOMA-IR与HOMA-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见,早期强化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指标,清除高血糖毒性,增强胰岛素的敏感度,继而调节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此外,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强化治疗方案,可以使其两餐间与夜间的血糖平缓下降,且每餐前短效胰岛素能够控制餐后血糖高峰,使自身胰岛得到充分的“休息”,利于血糖指标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

综上,早期强化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缓疾病进程,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怀忠,顾爱丹,张丽丽,等.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8,44(9):1054-1057.

[2]  林新海.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5):69-70.

[3]  徐月波,吴志彬,刘彩玲,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38-40.

[4]  李俊男,于洋,杜红伟.胰岛β细胞退分化在β细胞功能衰竭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8,34(2):371-374.

[5]  张秀琳,苏建彬,庄蕾,等.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淀粉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7,43(24):1800-1804.

[6]  张玲,牛建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7,45(10):1462-1464.

[7]  王晓光,张薇,任珍,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5):768-770.

[8]  秦志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其血糖长期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8):23-24,70.

[9]  许英,杨敏,关奉菊,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2):135-137.

[10]  靳瑾,罗荔,李晓岚,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2):6313-6315,6219.

猜你喜欢
胰岛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