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东
摘 要:“以仁为本”的中国传统“大学”教育理念,强调人才培养的“身心如一”“成己达人”“天人合一”,培养目标为“内圣外王”。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对“以仁为本”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立德”即树立崇高的理想人格,“树人”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为新时代中国大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遵循。
关键词:立德树人;以仁为本;人德共生;大学文化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是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的首要条件。教育是文化的载体,大学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主要场域。一方面,要重温传统经典伦理,弘扬传统“大学”优秀教育理念,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也要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转化与发展,以适应变化发展了的新时代。
一、中国传统“大学”“以仁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大学教育兴起于西方,然而对“大学”的思考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明确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大学”“以仁为本”的教育精神。新时代如何深入认识大学的本质,更好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中国传统儒家经典教育理念依然有其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身心如一”是“以仁为本”教育的理念基础
中国古代“仁”乃是全德之称,它既是道德的根源,又是道德的总纲。在儒家看来,“仁”是人的本质,所以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不虑的“良知”和不学的“良能”,亦即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的“四端”。但“四端”仅仅是善的发端,要使这种潜在的人性转化为现实的善,必须经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荀子从人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情感欲望任其发展,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今之人性,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荀子·性恶》)。因此,必须通过“化性起伪”的教育,以一定道德行为规范遏制人的恶性,使之成为合乎社会规范的善。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都在于发挥人的德性,规避人的恶行,使之躬行表现为“善”,进而达到“身心如
一”。
2.“成己达人”是“以仁为本”教育的核心目的
亚里士多德曾把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并认为“理智德性是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1]中国先哲克服了亚氏忽视教化培养伦理德性的缺陷,提出教化的核心价值在于“成己”。孔子最早提出了“为己之学”“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的君子教育目的论。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贤”“大丈夫”,荀子也认为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好法而行”“笃志而体”之士。《大
学》在总结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基础上,把教育目的概括为“明德”“亲民”“至善”。求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止于至善,发展“成己”的人格。这个“己”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关系网络的中心点,仁爱的扩展精神为爱人利他,从关系网络来讲人的社会性、感通性”[2]。所以儒家“仁”有两个基本价值维度,一是“为仁由己”,每个人都应具备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仁也要被扩充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成己达人”,教育的目的在于透过“自我的转换”以完成“世界的
转换”。
3.“天人合一”是“以仁为本”教育的终极价值
天、地、人之道是中国传统认知的总体系,《周易·系辞》云:“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人才即意味着通天、地、人之道,一般技艺之学只研究自然界的法则,只能停留在技能层面。而中国传统教育则全面研究自然与社会,把握“道”的总体规律,视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修养与教化的终极价值。如《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先哲们相信教育可以提升生命的超越向度,即人人皆具有普遍而同质之善良秉性,以及道德之要求即宇宙之必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到了北宋丰富为“民胞物与”,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强调人与人万物均统一于天,所以人与万物应该互相仁爱、和谐相处。冯友兰先生在其新理学体系中提出人生四境界论,认为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之上是天地境界,这种天地境界才是人道德教化的最高境界。
二、当代大学与传统“大学”教育理念的疏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个领域面临着时代大潮的冲击和挑战。在文化教育领域,唯西是信、唯西是崇,重功利而轻操守、重技术而轻文化现象广为泛滥。“象牙塔”大学的语境描绘越来越被“国际化”等宏大叙事的称谓所替代,在追求大学的“建设”过程中,“以文化人”的功能与“以仁为本”的理念正与大学逐渐疏离。
1.大学文化主体性的式微
大学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全球化时代下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凭借政治、经济优势行使“文化霸权”[3]。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教育教学内容很容易屈服于这种霸权欺凌或“全球性”,造成高等教育文化主体性日渐失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表现出从“人格教育”转向“专业技能教育”的倾向,教育方法也从“入乎其内”转向“出乎其外”。“格物致知”的真理追求、“止于至善”的道德修养、“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和人生抱负,这些反映中华传统教育精神的独特文化底蕴也有逐渐褪色的危险。在文化主体方面,唯西是信、唯西是用,对于舶来品几乎不加辨别地模仿吸纳,也导致中华民族信守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严重侵蚀。
2.大学教育主体性的失落
如今,知识的商品化价值普受重视,大学中科學研究和文化传播与大学创立之初的价值目标渐行渐远,这种教育主体性的失落表现为大学性质的自我变异。大学师生心智劳动的成果,常常由大学转化渠道流入资本市场,但是知识的生产者却与所创造的成果日渐疏离,大学被视为“工厂”,教师成为“工人”,教师不再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承担者,而是产品的生产者,生产多少“学术成果”成为衡量教师存在的价值标准。大学生被视为“产品”,批次培养与产量化输出成为大学生学业状态 。在“数量化”“标准化”“商品化”的教育方式下,大学生已成为教育活动中的观察者,而非介入者。作为知识社群的大学正逐渐被其他政治、经济社群所主宰,大学的逻辑都受制于大学之外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现代大学常常成为市场经济扩张的工具,大学教育主体性为之沦丧。
3.大学知识主体性的异化
哲学把“人出于自身需求去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结果这种社会活动反过来却成为一种异己的统治力量,与人的本性相对,扭曲人活动的本质”现象称之“异化”。高等教育在今天也存在异化的现象,教育的异化往往表现为被异化的知识。当市场效应、物质利益这些指标取代大学知识所固有的价值时,学术专权、功名利禄便成为一些人的追求目标,知识就被异化为一种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教育的职能就被扭曲。我们便不难理解大学文凭、科研成果、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学术造假行为。知识成为盈利的手段与工具,大学便呈现出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尔》)。无疑,知识丧失本性时大学就会丧失知识社群的功能,这种知识异化不仅会损毁教育自身,也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羁绊。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呈现出标准化、数量化、商品化的趋势,其现状正如张岂之先生所言的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三重三轻,重科学轻人文、重技术轻素质、重数量轻质量”[4]。要解决上述问题,一定要探寻中国固有历史根基和文化血脉,回归中国传统大学“以仁为本”的价值理念,建构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念。
三、中国传统“大学”教育理念的新时代回归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主题,新时代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树人”包括“立德”和“树人”两个方面,树立德行和培养人才,即大学的使命是培养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无疑,“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对传统“大学”教育理念的升华,是新时代对“以仁为本”教育理念的转化与发展。
1.“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文化性传承
教育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承方式,表征着人类认知的水平,亦受制于不同民族认知风格、文化特质、历史传统的影响。“重教崇德”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人德共生”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君主立德成为圣主明君,士大夫立德可以修身齐家,百姓立德维持家庭社会的和睦。“人德共生”要求人的内心想法与外在行为一致,即传统“大学”“以仁为本”的核心价值“身心如一”。中国大学要体现中国文化,我们必须了解自身的文化类型和形态,确立自身问题的主体意识,加强中国文化的主干地位,在学理和学科上发展和巩固自身的文化学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为“立德树人”,不仅勾勒和描绘出中国教育思想的演进脉络,无疑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深度契合了大学教育由知识技能向通识教育转向的历史趋势。
2.“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体性回归
后工业社会的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现代人的最大悲剧是“人不见了”。他们认为现代人仅仅关注物质生活,一味地追求金钱和个人私利,人被“物化”了,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育的失误。雅思贝尔斯在谈及高等教育理念时说:“教育应该是以人生命成长为目的,经由沟通与理性而激发受教育者主体之觉醒”[5]。雅思贝尔斯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教育观不谋而合,如《论语》第一个字即是“学”,朱熹认为“学而时习之”的“学”字涵义是“学之为言,效也”(《四书章句集注》),教育的目的在于效法先贤,从而“激发”自我的觉悟。这就要求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现代机器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摒弃了对大学生培养的实体化思维与工具化导向,将“立德”与“树人”同步进行,二者是相统一的过程,“树人”是核心,“立德”是根本,这就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这是大学必须要遵守的办学规律。
3.“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知识性重建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既强调知识的经世致用,又重视知识的超越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强调运用知识要达到内圣与外王、学习与致用、认知与践行相互结合与相互统一。即孔子言:“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学礼立身”(《论语·季氏》),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立身,人通过知识武装具备一技之长。然而这种知识技能并非工具主义的,也并非利己主义的,而是要通过知识使用达成一种公共的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首先培养的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这些品质包括智慧、勇敢、廉静以及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公而忘私,它要求人们面对艰难危险而不胆怯退缩,敢于担当义务责任。其次,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克服了道德教育知识化的倾向,即强调道德理论是知识实践的指南。立德教育人们在学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时重视伦理道德,不能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文化建构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并不是基础建设、科研经费等硬件方面的问题,而是如何让高等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理念本位,通过构建“三全育人”模式[6],培养有德性、有才华、有根基、有格局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来。
1.坚定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
纵观历史,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所讲,要培养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已成为中国大学的办学特色,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必然性、真理性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世界与把握世界,认清时代主题与社会发展趋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要坚持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2.加强办学文化的道德教育
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伟大精神是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广大青年传承下去。要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七》)。要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民族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培养大学生学业道德,学习要求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丰富学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学习知识“碎片化”与“快餐化”的恶习,做到求真、悟理、明事;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生活准则,大学应充分调动和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人格,培育学生做到公正无私、宽宏厚道、知恩图报、尽职尽责、遵纪守法、爱護
自然。
3.优化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人才培养体系既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核心,也要建设形成高水平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这是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基础理论与社会实践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通为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培养、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环节要形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同步发展的协同育人效应,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要重视知识背后所深藏的价值底蕴,充分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功能,推动“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依托科学的培养方案、优质课程、一流教材、创新实践,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创造结合起来,夯实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效应。
4.打造高水平教育人才管理体系
在新时代,“双一流”大学管理建设目标是推进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的,高校应该成为使人心静下来的地方,成为消解躁气的文化空间。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改革,要大力破解高校管理难题,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一流人才培养生态。教师管理方面,构建考核、监督、激励、惩处的“四位一体”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育人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努力建设“邀、聘、提、扬、止”教师教学动力机制。学生管理方面,大力鼓励全体教师、政工管理者、科研团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建立学习引导、培养、评价、奖励的动力机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大学教育学业“含金量”。
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文化建设角度反思高等教育理念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建设的内涵发展模式与创新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0.
[2] 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5.
[3] 黄俊傑.大学之理念:传统与现代[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237.
[4] 张岂之.人文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南国学术,2015(1).
[5]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89.
[6] 郑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