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中春季夏季的节日文化与审美阐释

2019-05-09 00:49曹嘉伟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夏季春季

摘  要:《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和歌集。本稿考察了其中春季夏季的节日文化,《万叶集》中所反映的春季夏季的节日文化,或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或是对幸福爱情的追求,或是对大自然恩赐的感谢,或是节日文化的传承,总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表现了万叶时代日本人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万叶集》;春季;夏季;节日文化;审美阐释

作者简介:曹嘉伟(1996-),男,山西省灵石人,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2

引言: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享有日本之《诗经》的美誉。收录了从仁德朝至淳仁朝约四百五十年间上自天皇王孙下至底层民众的和歌约四百五十余首,分编为二十卷。由著名歌人大伴家持编成于奈良时代(710-794)大约七五九年以后。

本稿以《万叶集》与春季夏季的节日文化相关的和歌为例,通过分类、分析的方法,探讨其中所表现出的节日文化并进行审美阐释。

一、春季的节日与祭祀

1、“望国”:每至岁首,自迎接祭祀祖神之山俯瞰国土,面向国土之灵,唱诵赞美词,以此预祝五谷丰登,日语称为“望国”。例如:《万叶集》第1卷第2首和歌,“大和有群山,群山固不少,天之香具山,登临众山小”[1]舒明天皇登香具山,即是登高望国,是天皇关心农耕民生的每年惯例活动。香具山是大和三山之一,古人以为此山从天而降,有灵气,故而登此山。

一般认为“望国”,本来是与民间的“登山”、“赏花”、“游山”相同的农耕的预祝活动。后来,仪式化,成为国家的仪式。以圣帝仁德天皇的“望国”为主题的传说为首,《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等典籍中记录了很多“望国”的古老形态和传承。由此可见,并非只是俯瞰国土凭借语言的力量赞美大地,还伴随严肃神圣的结婚仪礼。

2、野菜采集:初春到野山上采集新嫩的野菜,煮羹而食。

“春野菟芽子,采来煮食么”(第10卷第1879 首)。“欲从明日起,标野采春来”(第8卷1427首)。

这两首歌描写了奈良朝贵族风流的游玩世界,《万叶集》第1首歌描写的是雄略天皇向一个采集野菜的女子求婚的歌。采集野菜由来已久,是宫廷礼仪的重要一环。《万叶集》第10 卷第3791-3802首歌中描写了九位女子在山岗上采集野菜共同享用的画面。

初春破土而出的野菜令人感到旺盛的生命力,采集野菜食之,用以镇魂或安魂。到了平安朝,正月上子日,向天皇进献野菜之仪已成为惯例,其意向传入民间即是七草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食之百病皆无。采集野菜的习俗与中国南方扬子江下游流域的习俗相同。

3、野游:将三月至四月特定的某一天在山上度过的节日称为野游。看看《万叶集》第10 卷的几首歌。“春日野原上,浅茅长四方”(第10 卷第1880首)。“春日野原上,春霞似暮烟”(第10 卷第1881首)。“同来春野地,促膝欲谈心”(第10 卷第1882首)。“梅花头上插,来此乐同游”(第10 卷第1883首)。

第10卷的歌,展示了天平时期的风雅化的野游,本来,野游与“望国”、采集野菜等一样是一系列民间的春季的预祝丰收的节日。正如四16卷第3808首歌所示的“小集乐”,又是多数男女参与的求婚歌会的机会。

4、朝贺之仪、元日节会(正月元日):元旦天皇在大极殿接受百官之贺称为朝贺之仪,拜贺结束后,天皇赐予臣下之宴称为元日节会。六四六年始见于记录孝德天皇的文献,推古天皇时代传承,后来,文武天皇的701年整理为中国样式。在大极殿的庭上,竖起鸟形、日像、月像的幢和青龙、朱雀、玄武、白虎的幢,群臣身着礼服,再拜位于高坐的天皇,述喜词,奉祥瑞。

在地方的县厅,也有同样的节日,例如《万叶集》卷末大伴家持的歌“新年今更始,降雪在初春,今日重重雪,吉祥事事新。”(第20 卷第4516首)即是在因幡国厅元日宴歌。

元日节会的惯例始于元正天皇七一二年。

5、青马(正月七日):青马节会,因为是正月七日举行,所以也称作“七日节会”。正月初七,天皇驾临丰乐殿(贞观八年即866年后改为紫宸殿),左马寮、右马寮的官人牵出二十一匹白马,天皇御览之后,赐宴群臣。这是来自中国的节日。七在《易经》之中是少阳之数,阴阳思想认为马为阳兽,五行说认为青是代表春天的颜色。所以在初春时看青马,可以袚除全年的邪气。《万叶集》七五八年正月三日大伴家持为七日的侍宴作歌。“今观青马者,长寿永安宁”(第20卷4494首)。

青马指的是菊花青的马,白毛马身上混有青、黑、深褐色的毛,到平安朝写“白马”读作青马的音“aouma”。

6、踏歌(正月十六日):平安时代在宫中举行的少男少女的歌舞會,以脚踏地出声,边打拍子边歌舞,这种新年伊始的表示祝贺的仪式称为踏歌。始见于《日本书纪》持统天皇六九三年,起初由汉人唐人传去的在中国流行的集体舞蹈,日本的踏歌是在中国的习俗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歌垣」(男女相互对歌的民俗)发展起来的。七三四年二月一日在朱雀门240人表演了求婚歌会。

踏歌后来变成“万岁乐”。自圣武天皇成为宫廷惯例的节日,至平安朝正月十四日为男踏歌,十六日为女踏歌,并设宴。

7、初子:年初的第一个子日,取天皇亲自参与农耕,皇后养蚕之意,装饰辛锄和玉帚,设宴。《万叶集》中,七五八年正月三日丙子日,孝谦女帝召侍从、竖子、王臣在皇宫东屋垣下赐玉帚,设宴之时,大伴家持作歌。

“手中持玉帚,彩玉鸣玱玱”(第20卷第4493首)。玉帚是扫养蚕床的工具,当时的玉帚名曰“子日目利帚”,现藏于正仓院。

8、上巳(三月三日):三月初的巳日或者三日所进行的曲水宴源自中国的节日,与农事之始的禊袚相叠加。大伴家持在七五〇年三月三日的宴歌中咏道:“汉人水上游,为乐把船浮,今日吾兄乐,制作百花球。”(第19卷第4153首),各种的“今日”即是三月三日。在中国有上巳节,文人有曲水流觞之活动。实际上享受曲水流觞之宴的是京都的贵族。

曲水宴是中国传去的风俗,本来是祓禊的仪礼。在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之中就有上巳禊饮之诗,模仿中国文人的故事从神龟至天平年间作了很多曲水之诗。在平安京左京三条二坊六坪的宫廷庭院遗迹,发掘出S字形的园池,令人忆起当年曲水宴的情形。

9、赏花:春季三月欣赏樱花称为赏花。

“全国开樱花,樱花香悠悠”(第8卷第1429首),“樱花今日发,迎驾有芳芬”(第8卷第1430首)。

两首歌表现了在宫中举行赏花之宴的情形。赞美天皇统治的国土,都盛开了樱花,通过赞美国土,赞美天皇。

原来,将樱花做成花环插在头上,是祭田神的神职人员的标志。樱花开放,是农活开始的标志,同时也象征着秋天丰收的稻穗。例如:

“龙田上上神,莫把花吹散”(第9卷第1748首)。

是高桥虫马吕送诸卿大夫下难波时的和歌,不忍心看龙田山的樱花被强风暴雨吹散,请求龙田山的山神,不要吹散这些花。在律令中,规定季春(三月)的祭祀是“镇花祭”(神祗令),这是大神神社和狭井神社,为防止春季飞花季节,疫神向四方分散引起疾病而举行的祭祀。

二、夏季的祭祀与节日

1、夏季的节日和祭祀:到了四月,正式开始水田劳作。长屋王家出土了七一五年四月九日的木简上面记录了为耕作山口御田的人申请大米一斛和盐。

五月正值插秧时节,淫雨霏霏,例如:“六月当空照,骄阳裂地钻”(第10 卷第1995首)。

从五月开始一直干旱,因此七四九年六月一日越中守大伴家持写了祈雨歌。

“(前略)仰望天赐水,白云出山岗,行到海神宫,祈求海龙王,速合天边云,赐雨浩无疆”(第18卷第4122首)。“愿云降雨速,意足满心欢”(第18卷第4123首)。“我欲甘霖雨,雨来竟沛然,不须言语祝,一定是丰年”(第18卷第4124首)。

另外,盛夏季节,男女携带酒食聚集到河川温泉唱歌游玩。还有嘲笑瘦弱男子的歌。

“吾语石麻吕,夏天瘦几何,鳗鱼良食物,取食定肥多。”(第16卷第3853首)劝诫食用鳗鱼战胜苦夏。

2、端午(五月五日):端午本来是指五月的最初的午日,很早就固定于五月五日称为端午节。《日本书纪》记录了六一二年五月五日,在菟田野采草药的情形。说明大约在推古朝时作为宫廷节日引进,在天武朝以后定期举行。

在圣武朝时更加兴盛,举行走马、骑射等活动。七四七年元正太上天皇下诏仿古昔五月节戴菖蒲之蘰。端午节是佩戴菖蒲、艾蒿、蔓草,驱除污秽,祈祷健康的集会。

“我屋门前橘,落花早已无,而今实累累,可贯似珍珠”(第8卷1489首)。“菖蒲草贯玉,为日去悠哉”(第8卷第1490首)。

将菖蒲草和橘子的果实做成球状,已是每年的惯例,这是利用芳香植物的力量辟邪的符咒。《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五月五日称为浴兰节,用艾蒿和菖蒲避邪的方法。菖蒲球是根据中国的长命缕改制而成,后来发展成平安朝的花绣球。

3、采药:四月至五月狩猎割取鹿茸,采药。始见于六一一年五月五日的记录,在民间日期不定。例如《万叶集》第16卷第3885首歌曰:“(前略)猎兽制药时,来到偏僻山。(后略)”

“菖蒲为发饰,从此放声啼”(第10卷第1955首)。

此歌之中,人们佩戴的菖蒲发饰是祭神之人的标志,表明这一天为祭神之日。

正是插秧之前的斋戒期间(清身体,避不净)的惯例活动,通过猎捕鹿等毁坏田地的野兽,含有占卜秋收的意义,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采药习俗的影响,固定于五月五日。额田王和大海人皇子的蒲生野的唱和歌表现的是采集草药之后设宴的情形。

“君行紫野去,标野君又行”(第1卷第20 首)。“妹知紫草鲜,安得不艳羡”(第1卷第21 首)。

在奈良时代在禁止杀生政策的影响之下,采药变得形式化了,后来演变成在宫门附近进行的骑射。

三、结语

《万叶集》中所反映的春季夏季的节日,或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或是对幸福爱情的追求,或是对大自然恩赐的感谢,或是节日文化的传承,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表现了万叶时代日本人的审美心理。其中有些节日接受了来自中国的文化,与日本本国的节日相结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节日文化,“正月初七吃七草粥”、“女儿节”、“赏花”、“端午”,一直延續至今,千百年来一直滋养日本人的审美心理。展示了文化的传播、接受、融合、创新、传承的力量。

注释:

[1]本稿和歌译文均选自杨烈译.《万叶集》[M].第1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下同。

参考文献:

[1]宗懔.守屋美都雄译注.荆楚岁时记[M].第1版.日本东京:平凡社,昭和53年(1978).

[2]杨烈译.万叶集[M].第1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研究室著. 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M].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李濯凡 著. 万叶诗情—日本《万叶集》和歌及其歌人[M].第1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

猜你喜欢
夏季春季
早实良种核桃的夏季管理措施研究
Y市B镇春季蔬菜使用农药情况调查
浅谈春季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大规格香樟的夏季移植技术初探
西宁市春季最高温度客观预报分析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天津市2015年夏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农机具夏季保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