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5-09 08:45:54梁笑梅胡春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8期
关键词:肌张力性生活盆底

梁笑梅 胡春青

盆底康复治疗是恢复产后尿失禁与性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方式, 但目前关于盆底康复治疗的使用时机仍然值得探讨[1,2]。国内一般在产后早期即进行康复训练, 但此时因产妇身体疲惫、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原因, 可能会对训练结果带来影响, 而产后8~10 周虽然产妇疲惫问题得到解决, 准备也较为充分, 但仍然可能因为工作原因等问题导致训练受到影响, 因此本文探讨产后不同时机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5 月~2018 年5 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44 例,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随机将患者分成6.0~8.0周组及8.1~10.0周组, 各72例。6.0~8.0周组,年龄23~37 岁, 平均年龄(28.6±2.9)岁;孕周38~41 周, 平均孕周(39.2±0.7)周;病程1~3 个月, 平均病程(1.6±0.7)个月。8.1~10.0 组, 年龄22~35 岁, 平均年龄(28.0±2.6)岁;孕周38~41 周, 平均孕周(39.4±0.6)周;病程1~3 个月, 平均病程(1.4±0.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书, 自愿配合实验者;②年龄≥22 岁者;③初产妇;④产后盆底肌力≤3 级者;⑤产后尿失禁者;⑥合并子宫脱垂者;⑦合并阴道前壁、后壁有膨出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无法配合治疗者;③合并严重肾、心、肺、脑等脏器疾病者;④肿瘤疾病者;⑤泌尿系统疾病炎症者;⑥外阴道出血者;⑦产后持续恶露者。

1.3 方法

1.3.1 6.0~8.0周组 在产后6.0~8.0 周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选择低频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上海富频实业有限公司, 耀洋康达KT-90B 型), 将电极置入阴道内, 通过选择适合的频率脉冲进行电流刺激, 对盆底肌群进行强化, 对支配神经进行刺激, 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 适当调节各项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仪(武汉凯典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推车式肌电生物反馈仪)则是将探头装置置入阴道内后, 对盆底肌肉的收缩信号进行检测, 以了解肌肉收缩力, 对特定的肌肉群进行识别, 指导产妇学习控制盆底肌肉的扩张及收缩, 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治疗30 min/次, 2 次/周, 持续治疗2 个月。

1.3.2 8.1~10.0周组 在产后8.1~10.0 周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同6.0~8.0 周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夜尿次数 选择合适阴道张力器, 将其置入患者阴道内约5 cm 处, 根据压力表了解压力指数, 对阴道肌张力进行评估,数值越低, 代表肌张力越差。

1.4.2 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尿失禁、直肠脱垂、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等。

1.4.3 比较两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 采取性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性生活质量评估, 包括性唤起、性欲、性满意度、性高潮等方面, 满分10 分, 分数越低, 代表性生活质量越差[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夜尿次数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夜尿次数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6.0~8.0 周组及8.1~10.0 周组患者的阴道肌电压和 阴 道 肌 张 力 分 别 为(24.95±4.56)、(24.86±4.61)μV 和(138.95±15.65)、(137.62±15.70)cm H2O, 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夜尿次数分别为(0.70±0.15)、(0.72±0.14)次, 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6.0~8.0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4%, 8.1~10.0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夜尿次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夜尿次数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阴道肌电压(μV) 阴道肌张力(cm H2O) 夜尿次数(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6.0~8.0周组 72 3.65±1.11 24.95±4.56a 90.29±5.88 138.95±15.65a 2.42±1.08 0.70±0.15a 8.1~10.0周组 72 3.69±1.08 24.86±4.61a 90.76±5.91 137.62±15.70a 2.49±1.07 0.72±0.14a t6.0~8.0周组治疗前后 38.511 24.697 13.385 P6.0~8.0周组治疗前后 <0.05 <0.05 <0.05 t8.1~10.0周组治疗前后 37.939 23.702 13.918 P8.1~10.0周组治疗前后 <0.05 <0.05 <0.05 t6.0~8.0周组与8.1~10.0周组 0.219 0.118 0.478 0.509 0.391 0.827 P6.0~8.0周组与8.1~10.0周组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2.3 两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 6.0~8.0 周组性生活质量评分为(9.37±0.20)分, 8.1~10.0 周组性生活质量评分为(9.43±0.18)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 P>0.05)。

3 讨论

妊娠和分娩可能诱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在妊娠期, 子宫重量、体积的增加致盆底组织受损, 激素的显著变化也会显著增加支持组织的压力, 使韧带发生松弛, 软化骨盆关节, 另外, 分娩引起的肌肉过度牵拉也可能导致肌纤维断裂的发生, 对阴部神经造成损伤, 分娩过程对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和完整性破坏可能导致尿失禁发生, 并且影响夫妻性生活, 对家庭和睦不利, 因此产后进行相关盆底康复治疗十分重要[4,5]。

产后盆底康复是指利用多样性的手段, 恢复盆底功能,保证其结构、功能的完整性, 目前产后盆底康复的手段较多,主要包括电刺激、肌肉训练等[6]。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阴部神经纤维, 诱发肌肉收缩, 提高肌肉兴奋度, 以恢复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 并且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肌肉萎缩[7]。而肌肉训练是指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康复训练, 以调整盆底肌活动。盆底康复治疗无疑对尿失禁和性生活质量具有有利影响, 但在不同时机开展, 可能对最终结果有不同的影响[8]。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是最为主要也是国内最为流行的康复训练时机, 产后早期开展的盆底功能训练可以在产妇产假结束前完成, 并且也可更早的解除一系列因盆底损伤带来的症状, 使产妇更快恢复, 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且早期训练肌肉萎缩程度尚不严重, 也更有利于受损的神经系统恢复。但弊端也十分明显, 产后早期产妇处于疲惫状态, 并且对康复训练的准备也有所不足, 容易因此而影响训练效果。而在产后2~3 个月开展训练可保证产妇在精力充足并且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接受训练, 并且外阴充血有所好转, 训练效果更佳, 但多数产妇在此时间已经恢复工作, 分娩导致的盆底功能受损会给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并且部分女性也无暇在繁忙工作余暇继续参与未完成的康复训练, 因此可能会对训练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 在产后不同时机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均是有利的, 并且各有利弊, 效果相近, 可根据产妇需求斟酌选用。

猜你喜欢
肌张力性生活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你的性生活是否安全
美满性生活的秘诀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请您诊断
放射学实践(2015年2期)2015-02-14 05:38:58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