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可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儿童患阑尾炎的发病高峰约为5岁,且儿童中男童的发病率略高于女童[1]。若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阑尾极易化脓穿孔并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早期仍建议手术治疗,清除脓液并处理原发灶;但对于病史较长,脓肿形成超过两周的病例炎症重,脓肿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目前多不主张手术治疗。
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病程超过2周的78例小儿阑尾周围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78例患儿中有47名男童,31名女童,年龄最小的患儿只有2岁,年龄最大的患儿为13岁,平均年龄(7.62±3.51)岁。所有患儿从发病到来我院就诊的时间为(2~17)天,平均(7.83±2.37)。78例患儿中,15名患儿单纯行药物保守治疗,占总人数19.23%,其中有11名男童,4名女童;63名患儿行经皮B超穿刺排脓治疗,占总人数80.77%。 所有患儿在办理入院后治疗前均完善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数值在 11.54~45.52×109/L,平均数值为15.65×109/L,其中有63名患儿白细胞数值超过12.0×109/L,占总人数80.77%。检查后所有患儿的CRP含量位于10.0~200.0mg/L之间,平均含量为96.2mg/L,全部高于正常值。对两组患者行B超检查后发现有73名患儿右下腹有明显包块,占总人数93.59%。包块体积最大达到96mm×69mm×82mm,包块体积最小者为17mm×4mm×3mm。
观察患儿术后症状平均好转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首次血常规数值,好转标准为患儿体温下降且腹痛症状消失,体内白细胞与CRP正常时间。经皮B超穿刺治疗组患儿在局部麻醉下采用经皮B超引导下定位脓腔穿刺排脓术,术中排出的脓液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根据所得结果对患儿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2]。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组患者根据以往临床治疗经验,使用三代头孢与奥硝唑进行基础治疗,同时根据患儿具体症状进行药物治疗[3]。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腹痛程度、血常规、CRP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对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后,无复发病例,无死亡病例。B超穿刺治疗组患儿平均好转时间和术后首次复查(治疗3天)血常规、CRP数值都优于保守治疗组,组间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儿平均好转时间、首次复查血常规数值比较
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若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阑尾极易化脓穿孔并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早期仍建议手术治疗,清除脓液并处理原发灶;但对于病史较长,脓肿形成超过两周的病例炎症重,脓肿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目前多不主张手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病情,采取循证医学的诊治方法进行对症治疗,符合患儿实际治疗需求。当患儿体征较为局限或者患儿症状较轻脓腔较小时单纯性的药物保守治疗也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当患儿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尽早行经皮B超定位穿刺排脓,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创伤小,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