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春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相同的课题,由不同的教师来展示。课后再由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评价与反思,以求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不时地在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课题由不同的教师来执教,所产生的课堂效应竞会相差如些之大呢?究其原因,我发现还是部分教师的教材观比较陈旧,仍停留在过去那种传统的“一张嘴巴,一支粉笔”教教材的老套上,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不能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到底该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呢?下面我就自己二十多年来从教的亲身体验以及长期听课反思的体会,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读懂教材,会用教材
读懂教材可以说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和源泉。只有读懂了教材,才能会用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有可能把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甚至到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达到有效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众所周知,再好的教材,通常也只能根据一般的情况为教与学提供一个思路和一种设计方案,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更不应说每个学生了。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必须要读懂教材,具有解读教材和解读学生的智慧。
一般来说,读懂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读懂教材 的编写思路;二是读懂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三是读懂教材的前后联系;四是读懂教材的“弦外之音”。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活学活用。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以及认识了圆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容器里倒入沙土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得出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再安排了一道例题,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它的体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意在通过这个例子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相关的实际问题。教材的编写思路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通过有序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推理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会用公式计算出圆锥的体积,并能学以致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推理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强化。
教材的“弦外之音”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品,如能做到恰如其分,那自然锦上添花,但千万不要牵强附会。至于本课的“弦外之音”我个人认为应该体现在“实验”的环节上,书本只设置了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实验内容。那么言下之意在不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或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结果又会怎样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读懂教材的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智慧。
二、吃透教材,用活教材
用活教材,是指教师在真正读懂教材,尊重教材原型和范例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对教材进行恰当地补充、拓展和延伸,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材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注重点亮教材细节。比如:在教“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半径1.5米,高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有多重?”一题时,我就抓住了“每立方米小麦重700千克”这一个细节,点亮学生的思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极容易混淆,尤其是对“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理解更是如此。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平时还应该多注意捕捉教学的细节。在解答这道题之前,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的第一步该求什么吗?你是怎样知道的?题中的哪几个重点词暗示了我们呢?”如此一问,就连一般的学生也都知道了。学课文要抓中心思想,做数学同样也要让学生会找关键词,会抓突破口。日积月累,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在这毫不起眼的一点一滴中得到了提升,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盈,能使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
其次,要注意补充教材。听过或看过窦桂梅老师上课的老师,一定会感同深受。她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课中就补充了三个内容:粉笔字、身体语言以及相关的一段音乐。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立马就赢得了学生的印象分,赢得了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得体的身体语言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再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在放松心情,欣赏艺术之余,对课文的印象自然加深。
在上“圆锥体积”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大小不同的几个圆锥,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谁大谁小。然后我再提问学生:“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呢?”一般学生都会说“因为它的底面积大一些,高也比其它的高一些。紧扣这一生长点我又及时地点拨学生:前面我们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推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那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根据你们的观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会与谁有关呢?这样的补充不仅给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同时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在实验环节中,我还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了在不等底等高的情况下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这一环节。通过这样的正反对比,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自然提高,效果明显。
三、超越教材,活用教材
超越教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更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可谓是有效性使用教材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你我作为教师的最终追求。要超越教材,教师除了对教材要有别具匠心的见解外,还必须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敢于挑战权威,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能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如其分地处理。
在“圆锥体积”一课中,教材所提供的是用沙子来做实验,但沙子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一来沙子有粗细;二来沙子只要稍微摇一摇,多少就不一样。通过教师亲自体验,我们发现用水来做实验准确性更高。于是我们没有盲从教材,而是尊重事实,改用水来作实验。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完全正确合理的。同时因为我校正处城乡结合处,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也比较慢,所以我们备课组商议对课后的练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改编,主要设计了三道题。
(一)根据下面的已知条件求圆锥的体积(属于会用公式)
1.底面积0.3平方分米,高0.15分米。
2.底面半径5厘米,高15厘米。
3.底面直径8厘米,高10厘米。
4.底面周长6.28厘米,高20厘米。
(二)判断题(属于用活公式)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3倍( )
2.圆柱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
3.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2倍( )
4.一个圆柱形的铅球可熔铸成3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 )
(三)解决问题(属于活用公式)
张师傅要把一根高3分米,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形木料加工成一个圆锥,请问怎样削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面对新课程理念下鲜活多变的课堂,个性张扬的学生,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只教教材的传统教法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那种“学” 围绕“教”转的课堂教学也亦被新课程改革打破了。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教材观,应该视教材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线索,同时要注重把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教学才能融入到对教材的加工和改造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更为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真正地实现从“教材”向“学材”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