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思考

2019-05-08 03:14张伟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小学生

张伟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为一种潮流。本文重点分析的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手段,通过适当地阐述相关理论,主张将核心素养养成列入教书育人行列,使其充分发挥出育人功能及价值。

关键词: 小学生    核心素养

近些年,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世界性教育潮流,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相应的文件,肯定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养成的地位,主张将具体行动落实于一线教育行列,从而发挥积极的育人价值[1]。目前,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研究内容重点涵盖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等不同方面,因核心素养这一课题的提出时间不长,所以现阶段还是处于分析论证时期,需要通过具体教育实践验证具体成果。

一、小学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对象

小学生群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对象,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应该重视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2]。依照教育心理学研究证实,小学正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重要时期,不管是小学生体魄还是体质都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通过适当指引,他们便会合理地用脑,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打下良好的身体底子,逐步养成健康习惯,为以后健康生活做更充足的准备[3]。这一时期的学生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能主动探索新鲜事物,属于智力及思维能力快速显现的阶段,只有真正将这一阶段加以落实,才能确保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小学生开始接触校园生活,因此能够遇到众多道德问题,人生观及世界观等逐步形成,需要合理引导才能确保正确树立。小学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是造就人才的开端,因面对的教育对象均是适龄儿童,所以需要重视素质教育践行,小学教育作为始基教育,可以为后续发展奠定更为可靠的基础,所以需要从根本上积极落实具体行动,为学生们良好的体质、素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素养现已成为立足社会并实现长远发展的基本素养,属于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需要结合小学基础教育工作同步进行[4]。

二、小学生核心素养中各学科的作用

小学生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因此更应该重视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合理落实基础教育,将多种学科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出来,促使相应教学成果更优质,从而稳步提升核心素养。通过明确多种学科的具体作用,概述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阶段需要适当采取的有效方案。

(一)肩负着共同的任务

多学科使得小学基础教育更充实,尤其人文底蕴素养培养上,多种学科既定的教学目标都与之相关。如小学语文中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生活的认识,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技能与思想,英语教学则是让学生明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比中积极锻炼综合语言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学科知识属于学科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因此可以彰显出一定的情感取向,小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需要积极感悟特有文化情感,由此才能更好地彰显出人文情怀。

(二)拥有独树一帜的特色

不同的学科都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职责,它们独树一帜的特色使得基础教育更具魅力,让学生可以在更加活跃的氛围中积极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比如小学语文重视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主张思维能力得到积极发展,通过适当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在实践中合理运用语文知识。小学科学课重点培养学生们的求知欲并激发其好奇心,使其真正发挥出大胆的想象,抱有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努力参与至具体实践中[5]。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因此在不同学科中,合理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素养,对于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是十分有利的途径。

三、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手段

为了让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稳步养成,应该积极重视各学科的深入教学,通过逐步落实教学行动,促使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定位,通过积极参与学科活动,促使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核心素养属于一个整体,不能随意分割,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积极关注多个学科的定位,各个学科课程目标应该将核心素养视为出发的关键点,通过明确不同的使命,宣扬人文底蕴及学科精神等,由此更好地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目前国家实际执行的小学各个学科课程标准在多种目标及内容上围绕“三维”目标展开,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上分析,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内容,不同年级段则应该积极落实相應的教学指标,由此更好地完成顶层的设计工作。

(一)明确共同的教育职责

不同的学科都是为教学成果服务的,因此它们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职责。在学科教学内容上,需要积极关注的就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地位,由此展开相应的活动,确立更为有效的活动目标。在学科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积极探索出更为合理的学科统整体系,通过适当落实科学化引导,保证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开发出来[6]。对于小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养成就是通过多种学科的有效结合,为既定核心素养目标服务,确保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好地转变为素养的提升。

(二)凸显出学科本身特色

学科就是将认知规律体现出来,不同的学科拥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同时具备各自的内容边界。比如小学语文的学科特色即宣扬母语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有着积极的影响。小学数学则是重点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其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不同学科具有各自的特色,为了更好地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主张多个学科发挥出自身特色,让学生真正锻炼多方面能力,为高阶段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适当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真正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相关目标实现途径,保证在课堂这个环节中重点落实相关行动。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借助相应课堂教学完成,在积极践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努力适当改善课堂教学情况,保证凸显出基本的教学目标。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需要在当前大形势下积极转变观念,建立起富有生命力的“四生”课堂,彰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其主体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提高相应的核心素养[7]。四生课堂的构建使得教师和学生实现双重建构,同时让课堂主体核心素养培养及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双重建构,通过大力推广这样的课堂模式,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相关问题,结合当前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明确应该重点落实的实际行动,为了更好地让小学教育成果得以优化,主张采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方针,由此巩固现阶段教学质量。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应该重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需要积极关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具体情况,适当普及核心素养的养成意义,让多个学科密切配合,通过合理化地践行教学对策,确保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稳步提升,在这个基础上稳步提高相应的核心素养,给未来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卫红.以读促写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64-65.

[2]陈国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55-57.

[3]张敏芬.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9-12.

[4]李红.小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

[5]徐驰.当“创客”精神遇到教育——浅析创客教育引领下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06):92-93.

[6]陈志娥.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5):180-182.

[7]陈斌.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2.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小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