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荣
摘 要: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文素养高、应用能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和实践能力,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人文类学科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业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 地方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由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近三十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尤其是近十年来,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高等学校的重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例如张永安(2004)论述了机械类专业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对机械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1];袁瑞英(2007)提出了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本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李南(2016)提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提升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等。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更容易引起学者和专家的重视,忽视一些传统的、人文性质的文科专业[3]。2010年5月,教育部明确指出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体学生都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对实践性不强的文科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已有研究成果较多关注实践性较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样的人文学科,由于实践性较弱,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探索相对薄弱。那么,类似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样的人文学科究竟需不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怎样对这一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呢?这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过于强调应用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失去专业特质。但是,面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以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和社会直接接轨,难以在社会中体现社会效益,更不能直接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服务,这一专业的发展前景会直接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难,更别说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严峻的客观形势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提出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对社会的转型期,如何从以往走向现代,存在一些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在转型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寻找与当今社会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以往的人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与人文底蕴,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一般的实用性技能。这一专业在社会上没有特定的职业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体现在培养学生掌握“技术”或“技能”上,而是要彰显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作用于人才的精神层面,这一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考虑本专业的人文性,充分理解本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内涵特性,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与人文性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将这种文化素养内化为一种创新精神、创新品格与人文情怀。在此基础上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应用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真正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面临新的挑战,为解决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主动寻找适应当今社会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时代需求。这就需要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需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不是培养个体创业者,也不是单纯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培训,而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培养开拓创新、能吃苦、有事业心和健康独立人格的学生。我们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顶层设计、重构专业教育的框架体系、从课程建设入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唯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方能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路,我们从社会需求和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点出发,强化人文学科的传统优势,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专多能”(即“专业扎实,能力多样”)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上,并將这一理念巧妙地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课程当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并且设计科学的创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在学习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能力、指导社会实践、形成较为扎实的职业技能,积极探索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加快拓展专业方向,加大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本身的专业方向外,还可以拓展“秘书学”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和“新闻学”方向,增加“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等方向性课程。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功,又能学到相应的职业技能,从而使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应用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体系的融合
过去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首先选择“教师岗位”。这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显得非常“单一化”,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
首先,拓展相关专业的方向课程。要想打破这种“单一化”的格局,就需要培养本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拓展相关专业的方向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优秀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要落实在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与设置上,应该以“优化课程结构,拓展专业方向”为支撑,以“强化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指导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的,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其次,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方案的具体落实,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很难体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一般性的理工科专业,专业性越突出越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毕业生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4]。因此,课堂教学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文学类课程可以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语言学课程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的语言现象,培养学生对社会语言现象的分析能力;文学课程可以从时代或地方文学现象入手学习,培养学生理论指导文学创作的能力等。除此以外,我们还应加大应用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比如“演讲与沟通”“普通话口语交际”“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学”“人际传播学”“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行政管理”等,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将这些课程分布在专业方向选修课中,形成一定的培養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关键。由于汉语言的专业特质,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双创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一部分课程的课堂实践训练、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如何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要顺利进行,保证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设计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除了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外,还要注重开辟第二课堂实践训练,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教师应结合本专业的课堂学习,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引导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如校园主持人大赛、微电影大赛、诗词朗诵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中华成语听写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还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能力培养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夯实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关键。我们可以不断扩大学校实习建设基地,除了建立与中小学校的实习合作外,还可以努力拓展与新闻传媒单位、文化单位、行政单位及中小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积极借用、整合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更好的机会。此外,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教师和实习单位老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实习方案,注意引导和训练相结合,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实习实训结束后,不断进行总结,改进实训方案,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训练机制,以适应毕业生实习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我们要结合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5]。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可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判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类似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文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如何能够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改革与创新的模式之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将专业学习、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从注重知识传输向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转变,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思维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目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无论对于本专业的发展还是对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这种结合模式不是将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职业技能培训,而是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融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中。这种融合模式反过来会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反过来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报道:“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被用人单位视为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6]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与高校的教育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关的。以湖北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知识转化能力较低,就业后较难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付出较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完成角色的转换;其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还需要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再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欠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如人际沟通能力不够,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
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经济社会变化的不适应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使学生不断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是本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出路。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质上体现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渗透和融合,有助于增强学科竞争能力,促进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融合模式的研究,可以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创造教育的意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和价值理念,加强社会实践训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永安.机械类专业教育创新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4-02-19.
[2]袁瑞英.探索创新教育在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应用趋势及途径[J].中国水运,2007(10):244-245.
[3]李南.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6):87-89.
[4]章芳,何世龙.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局及原因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19.
[5]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6]曾湘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如何作为[N].中国教育报,2008-01-07.
基金项目:2016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