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琪 刘飞凤 赵浩冉
摘要:本文从新中式家具设计入手,从功能层面与精神层面分析了新中式家具舒适性设计的意义,从而提出新中式家具舒适性设计的途径。
关键词:新中式家具;舒适性;功能;精神
中图分类号:TS66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137-01
新中式家具是在传统明式家具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应用一些新材料、新工艺设计制作出来的适合现代生活、符合当代人审美的的家具。其稳重大方、环保、经典等优势受到城市中产阶级的青睐。新中式家具要满足现代生活,必须具有舒适性。其舒适性体现在消费者对于产品各个方面的体验。
一、新中式家具要从功能上适合现代家居
首先从居住规模上来说,现在人的居住已经跟古代大有不同。古代居住空间比较宽敞,房屋普遍较高,而现代社会,城市居住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积比较小。这就使得传统中式家具的体量不能适合现代家居。其次,古代的家庭成员较多,大都四世同堂。家庭的组织方式加上古代伦理道德的影响,等级森严,在家居用品上也有着明确的区别和规定。这些显然与现代社会民主、平等的精神是相悖的。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说,产品必须满足身体舒适的要求,因此新中式家具在设计上要摒弃一些传统中式家具中不符合现代生活的造型。比如古代讲究正襟危坐,椅子都比较高,一般椅子的下面会有脚踏,而现代生活对于人的坐姿站姿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在经过一整天辛苦的工作,普遍回家后需要的是一个慵懒的坐姿。
二、新中式家具要给消费者带来舒适的精神体验
一件家具除了要满足其使用价值,即具有功能性外,还需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就是一种精神体验。
首先,从精神层面来说,追求中式家具的消费者看重的是中式家具舒展挺秀的线条和质朴简洁的造型以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新中式家具必然是对传统中式家具设计理念和精神内涵的继承与发展。其次,从具体的心理体验层面来说,家具作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需要融入日常的家庭活动,比如温和的材料给人一种被包容的感觉、家具的样式和组织方式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等等。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时候不能仅仅把家具当做物品来设计,而更应该把它当做家庭成员来设计,赋予家具活的灵魂。再次,精巧的做工和材料的搭配给人新意,从而给人以良好的心理感受。精巧的做工往往会给人良好的心理体验,而不同材料的搭配既拓宽了材料的来源,又提供给用户设计的新意,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三、新中式家具舒适性设计的途径
(一)不断拓宽材料的应用和材料的组合方式
传统家具多采用名贵木料,注重木料本身的质地和纹理带给人的美感。随着名贵木料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大批量生产无疑是不太容易实现。选用人造板材又会降低中式家具的品质。笔者认为首先可以将家具设计的轻薄灵秀一些,少一些厚重感。,这样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又便于移动,还可以节省材料;其次,可以寻找一些替代材料,比如一些造价不是很高的普通实木或者一些国标红木外的硬木;再次,材料的组合应用不容忽视。多种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木料,更会在设计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可以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木料进行搭配使用。
(二)拓宽家具的功能性
传统家具的功能往往比较单一,这很显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比如书桌,以前书桌都比较大,用来放笔墨纸砚,还要铺上写字画画用的毡子。现代居住空间小,书桌显然不能那么大了,人们的书写习惯也已经改变,但是书桌却要同时满足人们放置电脑和书写的功能。大部分人还喜欢把自己家人的照片放在书桌边,在辛苦工作之余看看家人的笑脸,给自己以精神的慰藉。如何在较小的空间摆放书桌同时满足这些需求,就是设计师需要做的工作。利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拓宽家具的功能,使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是新中式家具设计的不二法门。
(三)工艺上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往往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传承容易走向守旧,创新容易抛弃传统。有些人主张采用拆装结构,但是笔者认为中式家具之技术美就在于它精妙的榫卯结构。桦卯结构的优势在于家具做出来结实稳固,不易变形。但是拆装结构的家具往往极易变形,而且拆装家具最多只能拆装两次,大大缩短了家具的寿命,轻易地抛弃榫卯结构也会影响传统工艺的保护。所以在工艺上笔者主张采用一些榫卯结构,既满足中产阶级对于经典的钟爱,也增加了家具的使用寿命。当然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在设计实践中可以对老的榫卯结构进行二次创作,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家居的要求。
四、结语
新中式家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外一些设计师已经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仍然面临困境,如何设计出既有中式味道又能满足现代生活人们对家具舒适性的要求,在身体和精神上都给消费者良好的体验,家具设计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文金,唐丽华.当代家具设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崔乐.关中新中式民居室内家具陈设的类型分析[J].大眾文艺(理论),2014(19).
[3]朱小杰.朱小杰家具设计[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