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薇
摘要:我国声乐艺术事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声乐学习过分强调技术能力,单纯或主要以技术为标准来判定演唱的优劣,给声乐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对声乐非技术问题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歌唱姿态、歌唱情绪、对声音条件的正确认识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歌唱姿态;歌唱情绪;声音条件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076-01
一、前言
近年来各式各样声乐比赛的兴起,我国声乐人才辈出,给声乐艺术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在这良好局面的下面也隐藏着一些问题,产生了单纯或主要以技术为标准来判定演唱的优劣的现象。因此,加深对声乐学习中非技术问题的理解,并对其进行总结和研究是很必要的。
二、要重视歌唱的姿态
声乐艺术是视听艺术,所以除了有美好的声音,演唱者也需要有优美的姿态。歌唱的姿势包括姿势与神态两部分,姿势指歌唱者的身体形象;神态指歌唱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歌唱姿态是歌唱的物质准备,与正确的歌唱发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正确的歌唱姿态,就是身体自然直立,双手自然下垂,双脚稍分开站稳;保持臀部上体状态,腰部挺立,小腹收缩,以便形成气息的对抗;舒展后背,挺胸,扩大胸廓;下领微收,脖子挺直但不僵,以便于后咽壁的挺立;脖子、后背、腰在一条直线上,使气息畅通。任何时候都要处在“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状态之中。
从歌唱神态来讲,就是需要歌唱者用眼神和面部表情,将情感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做到心态轻松自信,精神饱满;目光热情集中,既要表现出对观众的尊重,又要随歌曲内容、表达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动作要根据歌曲情感的需要恰到好处,不可做作。优美的姿态既能美化声音形象,又可以给演唱者的演唱锦上添花。在声乐学习中,不但要学习发声技巧,还要养成良好的歌唱姿态,向着形神合一的境界努力。
三、要重视歌唱情绪的调控
美籍华人音乐家赵梅伯先生在论述音色时曾这样写道:“在喜悦、希望、快乐、爱情的情况下,音色是光明的;在悲痛、失望、忧伤的情况下,音色是暗淡的。”赵先生的这段话里表达了歌唱的情绪感觉与歌唱音乐感觉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优美动人的歌声不仅反映出歌唱者生理条件的优势,更反映出他良好的歌唱情绪。积极、主动的歌唱情绪是唱好歌的前提。
情绪感觉对歌唱姿势、呼吸以及相应的发声、咬字、共鸣器官起着制约、调动的作用。积极的情绪能调动生理结构发出优美的、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歌唱;当歌唱者心理状态不稳定,紧张、缺乏自信、或是短暂的分心都会导致演唱效果大打折扣。好的情绪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往往内在感情丰富,却不善于表达和抒发,常表现为害羞、退缩、缺少勇气;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虽表现出灵活多变、思维敏捷,善于抒发和表现感情,但容易出现情绪不够稳定,盲目冲动的状况。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歌唱者的情绪控制能力,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性格优势,既能在歌唱中投入全部的热情,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力求演唱按照要求进行,防止失误的发生。
四、要正视自己的声音条件
声乐学习看不见摸不着,表面看来是一种感觉教学,实际上它是一门科学。每一个人就是一件樂器,人人都是独特的。因此,要了解歌唱者的生理状况,从而更好地去挖掘它、培养它和发展它,最终做到因材施教,客观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活动。
然而,在学习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歌者对自己的声音条件并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而是凭自己的爱好演唱或是觉得自已是某一个声部,就强制自己如此去唱;还常常以声音的“亮”、“高”作为评价标准,一味地往亮里唱,往高里唱,以至于毁坏嗓子,更有甚者把具有很好的低音条件看作声音条件差,不具备演唱条件,从而丧失学唱的信心。因此,准确判断声音条件,明确声部划分尤为重要,应该在学习加以重视。
对于初学者,可以借助听觉以及肌体感觉的变化来认识自己的声音,明确唱得舒服就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不要人云亦云,赶潮流,只唱符合自己水平的作品,不贪大,不求多,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声乐学习。如果已经习惯以某种声音来演唱,这个时候不要强行做出改变,可以借助嗓音检查,了解自身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特点,慢慢改变自己的认识,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甚至艰苦的过程,要有耐心。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声乐艺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听觉上的享受,更多的还有视觉上、艺术上的享受。这就要求所有的歌唱者在注重声乐技术以外,更要注意一些声音训练相辅相成的非技术问题,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歌声更动听。
参考文献
[1]乔新国.论歌唱姿态[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2]杜伟祥.论歌唱中的情绪[J].黄河之声,2008(11).
[2]郭淑珍.声部确定及其训练的科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