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乔曦
摘要:海南省地区少数民族以黎族居多,大量旋律优美的民歌作品被挖掘出来。然而,相比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黎族的民歌根据时代发展而产生的艺术作品非常少,尤其是在合唱领域。因此本文将从分析混声合唱作品《木棉花开》出发,研究改编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改编;黎族民歌;黎族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071-01
一、作品概述
《木棉花开》原曲采风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又称为《木棉花之恋》,讲述了三月木棉花开满黎家乡的秀美风情,同时也记述着这美丽情景下阿妹阿哥一段淳朴的爱情故事。作品是海南地区少数民族常见的五声羽调式,加入了变宫偏音形成了独特的六声音阶进行模式,这一偏音使作品独具特色,增加了作品凄美婉转的旋律性。
在语言版本上有两种,第一,完全的黎语演唱;第二,黎语直译汉语的版本。后者因为不具备诗歌性,而是直接翻译的黎语含义,因此作为合唱改编语言素材的意义并不大,但对于旋律的写作可以起到情景的提示作用。
二、合唱结构安排
引子(1-19)在写作手法上另起炉灶使用了乐思与动机,同时在调式上使用了临时升降号或称之为无调号的写作手法,以领唱的形式安排7个不同的黎族民歌短乐句,合唱部分则由两个女声部以黎语演唱的长音作为相应的衬托。在進入A段以前引子的最后一个小节即19小节是引子结束长音,但伴奏部分实际已经进入了A段,作为两小节的过门作用,同时确立了d小调的调性。
A段(20-39)作品的速度被明确的规定在70相比引子的速度稍快,两个男声部在21小节进入的a(21-26)乐句需辅以柔美的情绪来表达作者所描绘的意境。a'乐句(27-32)在原本朴实的伴奏型基础上叠加长音,此时的合唱声部由Alto、Tenor、Bass三个声部组成,Alto演唱主旋律,另外两个声部则以和声、辅助旋律的方式进行。b乐句(33-39)是副歌第一次的出现,两个高声部与两个低声部进行了旋律不同的轮唱。35小节出现了降7级离调和弦代替2级和弦的用法,让乐曲在36小节没有明显的结束感,突出了37、38小节的终止感。
B段(40-92)整个B段是典型的对比性写作手法,整个篇幅与A段截然不同的原始乐段使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了由G-C-F的调性转换,三个调性转换使用同一个动机反复进行,加上对比较强的速读和节奏型,营造出一种与之前乐段完全不同的热闹感。
再现乐段(93-130)使用的是变化再现写作手法,最突出的表现在由原本的4/4节拍改写成为6/8的节拍。两段的主歌部分由四个声部不完全反复的轮唱进行。104小节将尾音停留在间奏的和声进行上,使间奏更加具有推动作用引出第二段主歌(107-118)。副歌部分(119-130)则是在铺满音符的伴奏及四个合唱声部的和声进行下将乐曲推向了高潮。
尾声(131-135)是以长音进行音程级进变化最终让d小调的音乐转向了更加明亮的D大调上,以强力度收尾。
三、引子扩展写作手法
根据前文可知,该乐段的构思与合唱作品的主体构思截然不同,由模糊到清晰的引入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伴奏音型模仿式写法。乐段使用了左右手交替的写作手法,以简要的单音为主。在4/4的节拍下,第一拍前半拍使用了大字组低音A,后半拍右手衔接alc2g2的和声,第二拍右手保持和弦外音,和声中间音运行到了d2并保持两拍。第三拍左手用二八节奏单音进行由a~g下行,第四拍右手安排了c2跳跃至d3e3的大二度,整个引子都使用了同一个伴奏音型。营造出了船桨拨开水面的轻盈感,也使人联想到黎族山水的美感,起到了环境铺垫作用。(2)唱段场景化设计。演唱乐段由两个女声部演唱长音,辅以副旋律。主旋律的唱段分由四个明显不同的采风小样组成,同时在安排上设计了四位不同的领唱演唱。营造出黎族姑娘在山间对歌的景象。
四、对比性展开部写法
本作品使用的展开部对比性写作手法是一个写作特点。其中通过模仿鼓类乐器和黎族传统打击乐叮咚的模仿营造出与原曲的抒情柔美完全不同的热烈感。在氛围感营造出来的同时,加入8小节的黎语乐段,并且通过转调、渐快等手法逐渐将乐句推向高潮。声部交替写作法是本乐段最大的动力。主旋律乐句通过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女低音的过程,同时并非简单的旋律接力。在男高音-男低音的转换过程中,主旋律由G转向C大调,两个男声部共同演唱。到了男低音一女低音加入时,全曲回到了F大调,四声部同时演唱主旋律。
五、结语
总体而言,合唱作品《木棉花开》是一首内容丰富的作品,我们不能忽视旋律美的重要性,但也要重视关于中国民族歌曲改编过程中带有民族特色的场景描绘。合唱改编手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同样简单而常见的手法能衍生出比之常见更多的内容和场景。民族合唱也必将冲破传统写作手法的束缚,发展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合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国权编.合唱编配[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2]赵琬璐.浅谈作品《五指山的掠影》的艺术特色与训练处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6).
[3]王晶.民歌风与对位技巧的完美结合[J].音乐时空,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