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2019-05-08 03:27单妍洪茜左璜
中小学德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媒介价值观

单妍 洪茜 左璜

摘    要 基于本体论视角,全媒体时代要求实现“全员媒体”,即人人都有媒介话语权。在这样的机遇下,师生作为学校德育的主体之一,应该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基于认识论视角,全媒体时代倡导“全程媒体”,整合、关联、跨界的思维方式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基于价值论视角,全媒体时代催生“全效媒体”,它形成了自由平等、开放多元、共创共享的价值观,中小学生的价值观与伦理秩序遭受巨大的冲击,学校德育工作理应转变德育方式,充分发挥帮助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基于知识论的视角,全媒体时代形成“全息媒体”,它启发学校德育努力更新内容体系,与时俱进。

关 键 词 全员媒体;全程媒体;全效媒体;全息媒体;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4-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由于传播的广泛、自由、开放、多元、共享,全媒体几乎无孔不入地渗入了每个自然人的生活中,这为学校德育的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为教育主体之间的深度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全媒体时代下,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拓宽德育平台、转变德育思维、扩充德育内容,是当代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思考和回应的问题。

一、全员媒体视域下的学校德育主体变革

所谓全员媒体,是指媒体传播不再只是传播行业人员的专利,而应是拥有手机或电脑的每一个人的媒介行为。在全员媒体视域下,学校德育主体发生了变革,教育者和受教育都成为了媒体主体,他们既是随处可见的信息接受者,也是随时随地“举起手机就拍”的信息发布者。全员媒体,意味着媒体主体的多元化与互动性大大增强。[1]然而,媒体主体的多元、德育主体的变革对学校德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将逐渐削弱教育者特有的权利和影响,因为“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在电脑网络空间中都毫无价值”[2],这就使教育者的权威大打折扣。同时,道德教育空间的扩大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管理上的可控性。媒体主体的多元以及发布信息的随意性增强,许多教师、家长和孩子都能通过媒体去迅速传播未经考证和推敲甚至不道德的信息。这无疑为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尽管媒体主体的全员性加大了德育管理的难度,但同时也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必须努力从以“管”为主的德育工作形态转化为以“促”为主的德育工作形态。与其花大力气去管学生,不如下功夫帮助师生提升媒介素养,让大家真正成为媒体的主人。所谓媒介素养,综合已有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媒介知识。主要包括对媒介属性、特征、形态等的认识、媒介运用的知识以及对媒介教学价值的认知。第二,媒介能力。包括正确识别与批判媒体信息的能力、使用媒介的能力、创造与传播能力。第三,媒介意识。即有获取新信息并有效利用信息的意识,包括媒介的主体意识、媒介信息的质疑反思意识、媒介信息使用与转发的原创意识、媒介责任意识等。三者相辅相成,媒介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媒介意识,而媒介意识又能促师生正确使用媒介。

全员媒体的时代要有效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将新旧媒体技术与班主任工作、学生工作进行整合,建构师生媒介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平台和场域,在实践中帮助师生提升媒介素养。例如,开发适合本校师生使用的德育评价平台,及时进行媒体发布,让每个师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自觉使用与维护媒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组织与媒介素养相关的系统的学习课程,帮助师生了解和掌握媒介知识、提升媒介应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帮助师生确立作为媒介主体的意识。媒介主体意识的唤醒有待于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努力。

二、全程媒体视域下的学校德育思维转变

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媒介的变化带来人们思想结构或认知能力的变化。[3]口语媒介时期,人类通过建立自己的语言系统树立了从混沌到清晰的世界观;文字媒介时期,人类借助文字突破口语媒介的时空限制,使精神产物得以传承并开始理性思考;印刷媒介时期,推崇客观和理性思维,同时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思维受到鼓励。[4]到了全媒体时代,人类的思维方式必然随之发生转变。这内在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思维方式作出改变,以迎接相关挑战。习总书记在提出“全媒体”概念时,特别阐释了全程媒体的内涵,这意味着媒体信息生产过程的全程化。现实生活中,“直播态报道”等技术就使得信息采集者、编辑者以及受众三者之间及时传递信息成为一种可能和现实。事实上,全程媒体所反映的就是一种以全媒体技术为认识论基础、凸显了整体性、关系性、跨界性特点的思维方式。

全媒体思维首先是一种整体性思维。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媒体融合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5]可以说,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需要融合,然而它并不是简单相加的思维,也不仅是将纸质媒介内容搬上电子媒介的“转场”思维,而是需要对制度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实现深层次转型、创新以及资源统整的整体性思维。全媒体思维其次是一种关系性思维。全媒体思维的核心逻辑就是“互联互通”,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过去相对割裂的、局部的、分散的社会资源能通过“互联互通”而重新被激活,形成新的格局,创建新的价值、新的力量和新的社会结构,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规则和运作方式的深刻改变。[6]同时,全媒体思维还是一种跨界思维。新旧媒体的融合,要求传统的因过度分工而形成的界限又重新勾連起来,每个媒体人都需要具备跨界思维和综合能力。

在新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学校德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事实上,随着以认知导向的德育工作模式逐渐转向“知行合一”的德育工作模式,依然固守线性的价值传输与道德力传播,固守在校园德育视域的思维,显然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全媒体视域的思维要求学校德育工作不应逃避或回避这些挑战,而应更主动地去应对和创新。首先,德育工作的范畴,通过新旧媒体技术的融合,完全可以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进行整合,实现德育空间的立体化,突破传统德育工作中“校内一套、校外一套”的典型问题。其次,基于关联思维,学校德育工作应努力将学生所学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网络虚拟世界生活、现实世界生活进行关联,形成在线与面对面相融的德育活动,提升德育实效。第三,基于跨界思维,突破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广泛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来丰富学校德育的活动。如:搭建育人平台,吸引家长以及毕业生的优质资源,对孩子在理想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理财素养、全球素养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可通过现代媒体进行传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全效媒体视域下的学校德育价值追求

任何技术社会形态都有其核心价值理念,这是一个社会形态的“灵魂”。[7]全媒体时代下,媒体的平台化趋势明显,各种各样的应用,汇聚在同一媒体平台上。显然,这样的平台功能空前强大,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正在成为社会的数据总汇和运营枢纽。此所谓“全效”,是指媒体功效的全面化,它意味着一种融“内容、传输、服务”都“无限”的生活样态,内涵着自由平等、开放多元、共创共享的核心价值理念。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全媒体时代,“在技术符号层面,形式上的民主、自由、平等充满了魅力”[8]。然而,其思维体系缺乏卓越的叙述手法,因此既无法提供道德支柱,也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控制,以管制技术产生的“信息洪水”。[9]同时,“数字鸿沟、数字化犯罪、社会排斥、技术控制型极权主义、网络文化 ‘三俗 ( 庸俗、低俗、媚俗) 泛滥等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10]可以说,全媒体价值理念在传递价值观方面可能会出现叠加效应,中小学生因其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有的学生甚至接触多元价值观后,怀疑、批判教师在课堂所传递的各种积极价值观与世界观,这就削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力。网络文化的开放与自由导致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倾斜,形成功利的人生态度,例如:“马云爸爸”“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以及盲目崇尚西方的价值观,例如:追捧西方节日、篡改经典古诗等等。

面对这一挑战,学校德育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首先,学校可以“量身定制”主流媒体平台,有选择性地宣传主流价值观。全媒体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应该走上受学生欢迎的“磁场平台”,让更多学生从接触认识到认同接受。整合各种可视化的资源,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于主流价值观进行生动的解说,配以生活中的案例,开启互动交流的模式。第二,共建共享高质量的数字化德育资源,充分利用有效的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积极价值观的引导。如:教师可以筛选优质的电视节目作教学资源,例如“中国诗词大会”等。第三,创新德育方法。传统的德育方法以教师讲授德育知识或道理为主,这种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却难以促成学生的德育行为化成。因此,学校德育有必要结合全效媒体特点,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卷入到德育教学中,从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四、全息媒体视域下的学校德育内容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媒体的阐释中指出,全息媒体是指全媒体通过整合各种传播媒介形式,不断实现人们对信息感知的全面覆盖。这种全息媒体可以使德育内容进行立体化呈现,使人们全面实现信息感知。但这种即时的、立体的、不可计数的信息知识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中小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给德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立体式信息刺激着中小学生的感官,满足感官上的需要,但媒体信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充斥着暴力、凶杀、色情信息,尤其是使学生迷失自我,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络强迫症”和“网络孤僻症”,导致道德冷漠,责任缺失,精神倦怠,人格分裂,严重腐蚀和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与此同时,道德教育内容如同一个“塔”,第一层是“历史积淀的社会道德要求”,中间层是“现实新增的社会道德要求”,最高层是“先达的社会道德要求”。[11]传统的德育教材内容主要是在保存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符合“历史积淀的社会道德要求”,这种教材的编制有一定的积极效用,但是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单一枯燥,满足不了社会对于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要求,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使得德育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

面对这样的挑战,未来我国中小学校的德育内容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就要粉碎封闭性的课程内容结构与知识系统,变静态的封闭体系为动态的开放体系,从网络文化环境中获取不竭的内容资源与发展动力。[12]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加强全媒体视域下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新媒体因其自主性与隐匿性,交往主体可以不透漏个人信息,使得道德行为的相对随意性增大 。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的规则约束着中小学生的言行,而全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具有话语权,加之监管盲区的客观现实,中小学生容易在平台上放纵自己的言论。因此,学校德育应加入网络道德规范内容,包括网络信息生产者的道德规范、网络信息服务者的道德规范和网络信息使用者的道德规范等。第二,加强全媒体视域下的网络安全防范教育。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小学生不单单通过新媒体资源平台来学习知识,还会开展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而良莠不齐的平台上充斥着各种陷阱,如:个人信息的盗骗、隐私泄露、钱财的诈骗、不良网站和广告充斥等。中小学生的好奇性强,很容易陷身其中。因此,学校德育需要加入与网络安全防范相关的教育内容。要让学生学会阻止不良信息的弹送,对于需要输入个人信息以及需要支付钱财的网络要求要保持警惕意识,对个人隐私要有保护意识,抵制不良广告的诱惑等等。第三,加强全媒体时代的法律法规教育。为了维护全媒体时代的虚拟生活环境,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网络法律与法规。这些网络法律与法规具有明确的指示性,使网络使用者有法可依。因此,学校德育应主动将法律法规教育纳入德育内容,精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法律法规案例,用趣味生动的方式進行讲解,最终使法律法规教育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教育目的。

展望未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呼唤着学校德育工作中全员主体意识的觉醒,德育工作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变,德育价值形态彰显出开放与包容。在此过程中,传统德育价值观与新兴德育价值观将不断走向融合创生,并最终通过内容与方式的更新、变革来努力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崔士鑫.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J].传媒,2019(03):30-33.

[2]刘吉,金吾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69.

[3]尼尔·波茨曼. 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0.

[4]韩银平.媒介技术与思想变革——媒介视域下人类思维嬗变的轨迹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4):76.

[5]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崔士鑫: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EB/OL]. (2017-02-19) [2019-03-25].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219/c64387-29091078.html.

[6]喻国明,姚飞.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发展[J].前线,2014(10):54-56+58.

[7]孙伟平,赵宝军.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建构[J].哲学研究,2016(09):120-126+129.

[8]蒋建国.网络媒体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16(04):98-105.

[9][美]波兹曼.技术的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M].蔡金栋,梁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74.

[10]孙伟平,赵宝军.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建构[J].哲学研究,2016(09):120-126+129.

[11]张茂聪.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02):80-88.

[12]冯永刚.网络文化对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冲击及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2):40-42.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媒介价值观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我的价值观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