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教育做了高层部署,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要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才开始探索和制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构建“核心素养”,为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迎接未来挑战,并解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
一、语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被划分为三个基本内涵,即自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而在这三者之中,文化性又是最容易缺失,最易为人忽视。文化是个体完善的根,是人类发展的魂。没有文化的自主性是危险的,没有文化的社会性是肤浅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语文教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应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心“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外来不良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使得他们在此冲击下出现拜金主义、盲目攀比、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等现象。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年龄段,加之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及文化知识的薄弱,难免受这些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如何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应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以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认知规律,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进行筛选,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在长远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优秀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等,广泛揭示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真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详细记录前人的智慧,同时还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了这份文化的传承性和现实性。时至今日,许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依然影响着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构成了中华儿女异于其他文化的精神归宿。
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明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什么样的核心素养,不仅关乎自身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形成带有中华民族烙印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使之更好地成长,同时也更能有效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成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实践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这些国家的核心素养指标无不体现他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因此,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也应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作用于学生核心素养?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传统文化中内容的选取、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关系的处理等问题。
首先,广义的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文化思想、传统艺术、民俗与禁忌、传统医术等。狭义的传统文化则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经过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积淀形成的瑰宝,主要表现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道家、佛家思想为主流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理想人格、个人修身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传承至今依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突出中國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要泥古不化,脱离时代特征,抛弃国际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爆炸,新生事物不断产生,许多新的素养也应运而生。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融入世界、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核心素养有机结合的路径
1.突出家国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是建立在“孝亲爱国”的基础上的。从先秦时期起,以奉养父母、祭祀先祖为核心内容的孝道文化就已经成为维系我国国家和家庭的重要道德原则。孔子提出“孝悌其为人之本”,孝成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从此以后历代统治者不断强调孝道,认为孝是“德之本”,倡导以孝治天下,把孝提到了“百行之首”的地位。从此,“孝”“忠”“节”一起构成了传统道德的三大行为规范。
到了当今社会,传统孝道中的部分内容虽然已经被证明存在偏颇,但剔除其中糟粕,孝亲仍是维系社会和家庭的重要内容。衍生开去,通过孝道还可以关爱父母为出发点,激发关爱他人、社会、自然的家国情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论语》的教学中,结合孝道的话语,表达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课堂上的讨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孝”,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的细节,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向长辈表达孝心。
另一个例子是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虽年老多病,却夜不能寐,尚思为国守卫边疆;虽备受打击排挤独居乡村,看着家国飘摇,却毫无沉沦悲苦,想要为国建功立业之情,其豪迈磅礴之气跃然纸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帮助学生树立起在任何境遇、任何时候都矢志报国、忠贞不渝的坚强意志。再结合当今时事予以对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家国情怀。
2.注重人格修养
健全的人格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它要求学生具备积极的心理素质,持之以恒、乐观的态度,自我控制、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