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sources Archives

2019-05-07 08:35HyunjooLee,范抒宁,DongyulKim
世界建筑导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量华润小径

项目时间:2014年-2018年

项目地点:深圳小径湾

项目规模:8,980平方米

建设单位:华润集团

设计单位: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悉地国际(深圳)

建筑主创:陆轶辰

室内、景观主创:陆轶辰、 蔡沁文

设计团队:Hyunjoo Lee、 范抒宁、 Dongyul Kim、朱雯、

李诗琪、 Alban Denic、Yoko Fujita、王笑石、

Jean Baptiste Simon、 胡辰、施苡竹

建筑施工图:悉地国际(深圳)

室内施工图:杰恩设计(深圳)

结构顾问:Yoshinori Nito 工程与设计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宁之境灯光设计

Project time: 2014-2018

Project location: Shenzhen Trail Bay

Project size: 8,980 m2

Client: China Resources Group

Designer: New York Link-Arc Architects + CCDI (Shenzhen)

Chief architect: Lu Yichen

Interior and Landscape: Lu Yichen and Cai Qinwen

Design team: Hyunjoo Lee, Fan Yining, Dongyul Kim, Zhu Wen, Li Shiqi,

Alban Denic, Yoko Fujita, Wang Xiaoshi, Jean Baptiste Simon,

Hu Chen, Shi Yizhu

Construction drawings: CCDI(Shenzhen)

Interior construction drawings: J&A (shenzhen)

Structure consultant: Yoshinori Nito Engineering and Design

Lighting consultant: Beijing Ning & Light

近日,英国“蓝图设计大奖”(Blueprint Awards)公布了2018年度建筑获奖名单。华润集团档案馆获得了“最佳公共建筑类奖”(Best Public-Use Project with Private Funding)的优秀奖。自2014年起开始设计的华润集团档案馆,历时将近4年,于2018年7月26日,正式开馆。

参照

项目选址在惠州小径湾的山体上,东侧是华润小径湾的住宅区,南侧与福斯特的华润大学比邻而居,隔着大学,可以见海。档案馆的最基本功能其实就是“档案库存”与“企业展

示”。我们将7,590平米的档案库房与办公用房藏在山体中,而露在山体之上的两层,则用作企业展览(共1,390平米)。最初的方案,对山体上的展览空间有更多的表达;现有的方案,是做了减法的。

设计一开始,档案馆就有两个参照物:一个是基地所座落的山体,并不高,所以露在山上的建筑尺度也要收敛,通过对山体的切削和平整,让山体与建筑“长”在一起;另一个参照物就是华润大学,档案馆既要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要和规模更大的华润大学和谐共处。建筑的高度被刻意地控制在比平整后的山体略高,但比华润大学略低的高度。

依山

植入山体中的档案馆其实拥有两个“主立面”:在西侧是山顶连接华润大学的低调入口,观者在山顶所见到的体量,只是建筑露在山上的二层展厅;山顶的主入口被有意识地切割为一个相较独立的建筑体量,入口藏于体量下方,含而不露,唯有一条弧面转角引出的阴影,暗示其内部空间的重要性;内部的公共空间也被设计成了规整合宜的方形比例。

在山体东侧,依山而建的建筑主体则以层层退台的形式把档案库房隐入山体,一系列的折向坡道将山脚下的访客引向山顶;6层的档案库房采用了防潮的双层墙体,内部应用了先进的恒温恒湿和防光防磁设备,可供企业未来50年的档案存储管理需求。在东北角,建筑形体以一个充满力量的角度被切开,在扩展视觉张力的同时,也使得室内空间更多地对外打开。对应山势,档案馆的路线组织,从西侧入口,进入门厅,由低而高地遍游三个展厅是一种路线;由东侧山脚沿曲折山道慢慢拾级而上,从7层平台进入展厅,是另一种流线;从山脚从管理入口,通过电梯进入管理层,再去顶部的展厅又是一种。参观者往往只知道从山上的西侧进入,其实也是一种遗憾。

起承

档案馆其实是背山面海,但建筑师却觉得档案馆的特性对于“看海”这件事要有自己的态度。进入档案馆,向左,穿过首层门厅,尽端的展厅向着东北侧打开,斜向的屋面把视线控制在那里,空间很静,看的是山,完全感觉不到咫尺之外小径湾的车马喧嚣;只有步出室外,在平台上南望,才能释放看海的行为。与一般的海景建筑动不动就去“看海”不同,档案馆先听海、闻海,再望海,观览的情绪也是在一系列欲扬先抑的动线之后才被“释放”--有限的海景这样便更显得珍贵。

一条线性、精巧的“天光通廊”将首层空间与将二层的永久展厅、三层天台联系在了一起;天光通廊面向门厅的墙体被切开两个开洞,一个占角,一个占边;上部的天光照射在内侧的釉面砖上,通过开洞折射进门厅空间,成为这个沉稳的室内基调中唯一跳脱的亮色;在与空间里不同层次的灰产生色相与纯度的对比的同时,也暗示着通向二层的重要流线。通过它,直上三层天台,回头一望,空间的经验就在意识中被建立起来。

用砖

项目一开始就决定了用砖。一方面砖是一种朴素的自然材料,较为符合档案馆的气质;另一方面也与基地南侧的华润大学有关。福斯特所设计的后者采用了烧制的红色陶砖,加长的半砖(580 x 42 x 60 mm,烧制后稍有弯拱);以此为参照,我们考虑用更朴素的灰砖,相对更标准的尺寸(253.5 x 50 x 90 mm),整砖干挂砌筑。

砖的标准尺寸,因为符合建构之道,所以每块砖都拥有一个完美的比例 --在这个体系里做设计,其实就是让砖自己“说话”。一个界面有多长,话有没有说足了,断在哪里,砖都会告诉你合不合适—是一种有灵性的材料。康与砖的问答,其实说的就是砖源自其建构特性导致的形式语言—像是个自带体系的好演员,起承转合、自然如意,一个人就是一台戏。

砖喜欢阳角和钝角,所以一个大砖房子可以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砖盒子组成。室内空间所出现阳角或者“正形”,其实是一种把内部空间“外翻”的行为,模糊了内与外的概念;或者也可以说是在一个“大砖块”里挖走许多小盒子,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空腔,强烈的自然光沿着各自的通道在建筑中穿行徜徉,给建筑内部带来生机,并不断提示着室外的自然存在。

内山

档案馆建筑是在山体里挖出的空,而档案馆自己内部的空间是第二个层级的空。如果说,山是自然造物的产物,需要脚步去丈量才能体验;那么外表节制的档案馆内部就是一座向内打开的丰富山体,要理解它的内部逻辑,只用用身体在其中穿越才能实现。

档案馆的内部空间是“挖”出来的,挖出的空间有一个好处,没有所谓的立面。当眼睛不再专注于所谓设计的时候,空间性与材料的物性就呈现了出来。华润档案馆在推进过程中慢慢推敲出了一系列属于这个房子的手法,比如各种清晰的“断开”,体量和流线之间相互错开;二层廊桥进入另一个空间后,一侧后退、一侧迎合,都是一种在材料的限制性条件下让空间流动起来的行为。当室内空间出现阳角或者“正形”,其实是一种把内部空间“外翻”的行为;砖从室外走到室内,慢慢转为更匀质的灰色石材,脱开,淡出。

重量

形容一个建筑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词,比如轻、重、快、慢、动、不动……本科的一个学生,把石膏灌注的一个模型喷成了铝材的颜色,模型突然就看起来很重。传统的砖与砖之间的砌筑方式,暗示了一种基本的受力关系,可以表达“重”;砖幕墙更符合现代建筑的大尺度要求,在一定的高度背后需要背后加筋来受力,避免下部受压后的变形,并不是体现了真正的砖的特性,但也因为如此,建筑看起来略轻。

档案馆面积不大,里里外外也就8,980平米,我们却希望它是一个有重量的房子。砖体现重量的关键在于体量,而体量往往表现在转角角部的处理。通常一个灵动的房子,各个界面与场地的关系都是很灵动的--往往在一个立面上看起来很“重”,另一个立面又会很“轻”,起承转合之间,靠的就是转角角部处理。所谓的“转角”,在空间上至少需要三个面,如果二层占上了一个角,一层就退下去,让角“跑”出来,反之亦然;在砖的体系中,每个独立的立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各个立面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图、底”、“底、图”地反复推敲。

工艺

档案馆的基本材料很简单:灰砖、石材、玻璃、黑钢、和木头。外墙灰砖,朴素而敏感。我们可以在每块砖上读出它烧制成型的微妙过程;它从土地转化而来,与山体之间带着天然的血缘--我们在其他材料上找不到这个亲密联系。在设计的过程中,砌筑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墙”的概念变得更为丰富,空间得以相互渗透。外立面上,除了平砖幕墙,两种其他的砖墙肌理也出现在外立面上。突出砖的立面部分展现出更强烈的光影效果和立体感;镂空砖幕墙使阳光投入室内,保持建筑的平整的外观的同时,也让室内拥有向外的视野。砖的好友是钢和玻璃,不仅谈的来,还知道分寸。当钢、玻璃与砖齐平的时候,这些材料一般会跑到砖的前面去,这时候砖的力量就容易被消解;当钢与玻璃后退的时候,砖露出了转角和边,体现出了厚度,就突然有了重量。砖在立面上往往词穷,到了转角处就表情丰富、意犹未尽;钢也可以用来收砖,但容易显得轻浮。

天光楼梯一侧的釉面砖采用了在火山岩上布置釉面,在景德镇烧结而成,流淌在火山岩孔洞中的釉面每块都有不同的肌理,而烧制的过程引入的手工痕迹,也更好地记录了阳光在建筑外墙上的流动。这一切都让建筑更好地与土地,与历史,与工艺对话。

写在最后

身处小径湾,面对观光海域和易得的海景,依然记得初次拜访小径湾时,山顶的辽阔天际线与湿地上翩跹的候鸟。这栋融入山体的建筑希望可以重新唤起人们对海天之间、对静谧地平线的思考和敬意。建筑,犹如一座内向的山峦,需要用脚步丈量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山内之山,也是档案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对于永恒命题的一个注解。

猜你喜欢
体量华润小径
开辟一条小径
Tea'stone华润万象天地店
明年目标1.5个亿?!这家体量过亿的动保企业正在谋划什么?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年度增长37%,体量达1.2亿! 这家资深动保专业户是如何“玩转”市场的?
小径
桂小径油画作品
华润中信入股:社会办医转向“航母”
桂小径周建宏油画作品
打造体量感的裤装2016春夏女裤流行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