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美子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多数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已达标,得到基本满足,而本应与其相匹配的精神文化水平却有落后,并与其形成一定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在多个场合传递文化观和文化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强有力号召。“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充分满足并积极更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事业。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开展贴近基层的文化活动始终发挥着独特作用,一直在用文化精品塑造企业人文家园,用文艺繁荣增强文化自信。
企业是一个小型社会,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一个组织的发展,包括业绩的发展、价值观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三点,都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对员工价值的管理与塑造。也正因为此,文化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立足于行业特色,才能适应新时代下企业的发展需要,从而产生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影响力的企业思想、企业声音、企业故事和企业艺术。
企业文化面对的是企业所有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职工对企业文化的接触时间长且范围广,它的性质决定了其作为一种平易近人的文化内容,为职工带去愉悦、轻松的氛围。
现普遍认为,文化在企业建设中发挥着精神调节作用、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其范围宽泛,包含了现下社会中的大多数艺术门类,它是打造基层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文化工作者把践行企业使命、愿景、价值理念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到企业的品牌建设、产品生产和推广、职工培育及文化活动中,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能够在一定环境下,形成企业约束力,约束不利于企业经济、文化和对外发展因素的出现,这是营造企业和谐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广泛开展高水准企业文化宣传及内涵丰富的先进文化活动有益于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魄力,凝聚向心力,把职工的思想境界引向更高层次,全面提升道德素质。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广大职工深受文化熏陶,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良好的精神状态、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现代化建设、提高企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那如何培育这样的职工呢?可以通过开展高端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导入企业使命、愿景、价值理念等,同时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融合,潜移默化影响职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工作者不仅要内修其身、博学厚德,提升业务能力,更要在探索中找准方法,用力至久,以得成效。
首先,企业文化建设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职工服务作为本职工作,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让职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者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自觉内化出高品位、有格调、重担当的气质。在组织文化活动时,要提前作好策划,团结文艺骨干、提高团队工作标准,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协调、排除风险,以提升活动质量,保证活动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最后,企业文化建设者要深入学习,创新思维,以全局意识立足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积极作为。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认知和喜好较为复杂,职工们各有所爱,想要满足大众对文化的多种需求、策划高质量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建设者必须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丰富个人知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并使其深入人心。
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对企业文化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企业文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很多企业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努力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投入资金,在办公楼和厂区大力建设企业形象馆、党员活动室、图书馆、文化长廊、职工休息室等公共文化设施,让它成为提升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文化软实力。但即便有了领导层的大力支持作为后盾,一些企业的文化活动开展仍不顺利。这么多的有效资源围绕身边,职工偏偏不买账,这是何故?我们可以从人们接触较多的电影市场中寻找原因。
自2015年国内上映的几部国产动画电影在市场里的热度极高。这些动画制作成本不高,且不存在明星效应一说,但票房在同期电影中却高居榜首,今年7月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密钥延期1 个月,进入内地票房总榜前五名。从网友对这些国漫的点评中,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他们受欢迎的原因——故事够颠覆、场面够燃也够酷炫、剧情超励志……要言之,找准受众、顺应主流、迎合时代。
一切活动源于对职工生活的需要,一切活动衷于对职工生活的服务。企业文化本质上是扎根企业,从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发展而来,它并不能拘泥于现有的环境和方式,因而结合各年龄段职工的审美趣味,开展企业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如青年激情洋溢,组织释放活力的体育活动、音乐节、技能大赛最适合不过,科学知识普及活动也能让青年职工了解行业科技发展最新态势,提升创新能力;中青年阅历丰富,有较高的品味及审美能力,举办传递身边正能量的楷模故事会、高雅的书画摄影展、改编自企业人物的艺术剧可以提升企业文化供给层次;女性职工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压力较大,可以为她们打造文化生活圈,开设关于家庭、育儿、健身、时尚、烹饪等话题的情感交流会,组织才艺互帮互助活动,等等。
此外,传统节日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全民参与度非常高,可结合行业特色和实际,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营造全民庆祝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回顾企业节假日里发生的感人故事,让职工在广泛参与中丰富文化体验、感悟文化精髓。
在满足职工需求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要引导职工营造学习的氛围,这个过程一定是与书紧密结合的。书籍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职工的文化格局是用书籍一本一本堆砌而成的,当出现知识危机时,读书能够延伸个人眼界;有道德危机时,读书可以培育人生智慧。
推动全民阅读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落实起到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党员活动室、文化长廊和文化墙,宣传全民阅读及其益处;在各厂矿设管理员帮助职工选书阅读,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读书活动;选用流行的读书方式,全面考虑不同受众群的需求,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如组织当地高校和社区开展图书漂流、好书荐读、朗诵大赛、读书随手拍、你读我猜等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在图书馆、休息室组织专题讲座、读书沙龙、亲子共读;为退休职工举办健康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等。
企业文化工作者要以高站位、多领域、宽视野持续做好全民阅读事业,创新载体,让职工发自内心地热爱读书,并带动职工家庭,营造和乐氛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展了对外业务。对此,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工作还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为职工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中由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者应推陈出新,策划并推出更多有活力、接地气的文化活动和文艺产品,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提升职工的文化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团圆、和谐、欢乐的企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