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远 吴建军
摘 要: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大,电网系统向落后偏远地区迅速延伸,供电区域不断扩大,设备规模也随之增大。在此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运检组织设置、运检队伍配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历史海量数据分析找出当前电力设备运检队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访谈法及组织结构变革方法,确定组织结构优化思路,最终给出电力设备运检队伍优化配置方案。以解决运检队伍人员超负荷工作,各检修单位之间员工工作负荷失衡、运检效率不高等问题,从而提高电力运检业务的效率。
关键词:运检队伍优化 访谈法 组织结构优化
1 引言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员安排的合理与否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每个公司最重要的财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1-2]。优化运检队伍配置将有助于电力设备运检业务效率上的巨大提升,以此为基础创建合适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实现设备运检业务的创新,对电力公司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运检历史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电力设备运检系统中运检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安排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1)由于电网系统的发展,供电区域的扩大,相应的输变电设备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设备运检人员数量增速缓慢,运检人员人均承担的运维量大幅度增加。(2)各个供电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各供电区域输变电设备规模增长不均衡,导致各检修单位间人均运维检修业务不均衡,员工工作负荷失衡。(3)随着电力设备规模的扩大,在现有的运检结构组织下,各单位的运维检修的效率和质量不高。表现在各单位的运维检修部门设置不合理;某些运维分部的运维范围半径过大;自然环境恶劣人员作业效能不高。(4)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发现目前运检工作效率偏低、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加班严重、工作成就感不高等问题。(5)为支持国家对新能源、智能电网的发展,运检队伍的知识专业化及管理专业化需求迫切。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运用访谈法及组织结构变革方法,确定组织结构优化思路,给出了优化电力设备运检队伍配置的方案,实现对企业运检业务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运检队伍优化运用到的关键理论
2.1 组织结构变革方法
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因是为了让组织更好的适应其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了让组织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做出的反应[3-4]。当今国内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组织所处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是动态的,会随着多方面因素不断改变。组织的生存在当今不断进步的时代,面临着严峻、前所未有的形式,对组织自身应对挑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组织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与发展。
组织变革是一个组织积极地、自发地、主动地对内外部环境做出自我变革、自我修复、甚至自我淘汰的一个过程,使组织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组织变革由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技术、物理环境、人员五个方面的变革组成[3]。本文只针对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三个方面去阐述优化方案。
2.2 访谈法
通过前文分析,目前电力设备运检队伍存在运检效率低下,整体士气不高,工作满意度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提出更加合理的具体解决思路和方案,通过访谈法,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
访谈的对象是各个运检单位的各层人员,上至高层领导,下至一线员工。访谈的主题诸如:“针对电力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运检人员数量增速缓慢、员工负荷失衡、运检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为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运维人员该怎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优化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等。
通过对各类人员的访谈,可以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各自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容易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优化方案。各类人员由于所处的位置、自身的知识结构等情况,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问题,他们给出的建议将更加全面。
3 运检队伍在电力设备的优化配置
3.1 运检队伍组织结构优化
(1)工作职能细分。
为了满足即将建成或投产的大型项目的运维、检修业务需求,运维队伍可将工作职能进一步细分,在上层检修部门新设直流运维检修中心和工厂化检修中心,形成直流与工厂化分离的两种模式,以更有效率的开展专业化设备的运维检修工作。
(2)业务部门调整。
对输变电设备规模扩大导致的人员超负荷工作、运检效率与质量不高等问题,采取增加部门、部门再分化、部门重整合等举措进行调整。比如:将某级检修部门所属的偏远地区的运维分部进行拆分,成立新的运维分部;中层检修部门成立相应的运维检修部门,在地方供电公司成立新的运检分部;撤销或合并产能过剩的运检部门,将其运检人员重新配置到新成立的运检分部等。
(3)管辖范围调整。
针对各个运检单位之间员工工作的失衡、运维检修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可采用调整管辖范围或分权的措施。比如:对上层检修部门减小管理范围、对下层检修部门增加管理范围;上层检修部门将一部分难度较大的检修任务下派到下层检修部门进行运维检修,以此间接的提升下层检修单位的权力职能,实现各级检修部门的分权操作。
(4)运检队伍正规化。
各层检修部门完成工作职能细分化、业务部门调整、管辖范围调整或分权后,各层检修部门的运检队伍在检修业务范围与职责范围均发生了变化。接下来采取提高正规化的措施,對相应的运维检修业务流程和程序进行重新规范和确定,使运维检修业务的工作方法和程序有序化、合理化、清晰化。
3.2 运检队伍管理优化
(1)管理制度优化。
优化健全以安全、人性化为基础的运检人员监管机制,适当下放一定的自由度权限,将扁平化、弹性化的目标融入电力设备运检计划中。尊重运检队伍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运检人员的工作时间,做到将运检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分离。科学的规划各个运检队伍的设备运检范围,考虑气候条件、到达现场的时间等因素,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设备运检半径。大幅度提高人员费用比例,增加间接费用比重,提高用于人员的绩效支出占直接费用的比例,对劳务费不设置比例限制等。
(2)组织业务培训活动和团建活动。
积极响应国家开发新能源产业的号召,对运检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班,组织运检队伍定期学习;开展专业知识交流;进行业务知识的竞赛交流,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发运检队伍的学习兴趣。
针对电力设备运检队伍士气不高,工作满意度差等问题,采取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团队建设活动,弘扬乐观精神和创新文化,在运检队伍间形成团建互助的欢快氛围。从而增加运检队伍的工作满意度,提升运检队伍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感。
4 结语
随着电网系统规模的扩大,供电区域范围的日益增长,电力设备运检队伍的优化配置逐渐成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找出运检队伍存在的问题,从运检组织结构优化和运检队伍管理优化两各方面入手,着重解决各层检修部门人员运维量不均衡,运维检修效率和质量不高,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可为今后制定运检业务效率提升措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付红改,焦红昌.探讨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价[J].管理观察,2012(32):103.
[2] 陈建平.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价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106.
[3] 樊婄姣,白玉苓.赢在变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 霍彬.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弊端与扁平化组织的构建[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