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寡妇的“寡妇村”

2019-05-06 16:49黄建宗
闽南风 2019年3期
关键词:堂兄寡妇乡亲

黄建宗

春和景明,和风暖阳,午后的铜砵村一片安宁祥和。我习惯性地信步到村东头的怀乡亭前。“怀乡亭”三个字出自我的手笔,被镌刻在一块巨大的卧石上,殷红如血。大石后面的榕树郁郁葱葱,遮住了树后的怀乡亭,但遮不住六十九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段历史。我抬头南望,恍惚中,往事如在眼前。那一年我刚好出生在这个村庄,我的一生从此与这个村庄与这段历史有了血浓于水的牵连。

年龄渐长,我从父母和乡邻的口口相传中,了解了那段历史的真相。公元1950年5月10日,从大陆节节败退的国民党残兵败将撤退到了东山岛,准备退往台湾。当晚他们从铜砵村抓走了147名青壮男丁给队伍补员。他们就集中在这座“怀乡亭”前的黄氏祠堂。第二天即被押上军舰,被运到金门、台湾。当天堂嫂沈锦菊赶到海边,偷偷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枚金戒指塞给堂兄黄亚庆,夫妻俩生离做死别,从此音信断绝,生死两茫茫。一夜之间铜砵村的91个女人就这样成了“活寡妇”。

在我童年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经常看到村里的嫂嫂、婶婶们一次次站在村头的这块大石上,翘首南望,凄凄地盼望着自家男人有一天忽然回到她们身边。望着她们凄楚的身影,我的心里埋下了为她们做点什么的愿望。

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文书。有一天堂嫂沈锦菊找到我,未语泪先流,她请我代她给堂兄黄亚庆写封信,我义不容辞地答应了。从此一发不可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为乡亲代写书信给台湾亲人的历史,成了“为寡妇写情书的人”,成了“海峡鸿雁”,后来又成为“台胞回乡代办人”。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著名记者王志采访我时,曾问我这些年总共为乡亲代写过多少封书信,我粗略一算答道:“八百多封”。王志当场讶异地望着我,怔住了,忘了再提问别的问题。

在这八百多封信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给堂兄黄亚庆的第一封信。由于两岸不通音信达几十年,黄亚庆在台湾已另组家庭,为了能让他打消顾虑,早日回乡与堂嫂团聚。我在信中动之以情,描述了他家门口的那棵石榴树。当年这棵树见证了他和堂嫂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过程和恩爱场景。果然,堂兄接到此信不久便回到家乡与结发妻子团聚,之后便回乡定居与发妻共度了近二十年的晚年幸福生活。

还有一封信是村里的宝兰阿婆临终前嘱我写给当年被抓走时年仅17岁的儿子黄建忠的。在这封信中我写了一首诗:“岁月无情几度秋,月圆人缺何时休。……世态风云惊多变,海峡浪平好行舟。”不久后黄建忠便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家乡与亲人团聚,给老母上坟。当他见到我时说是被我的这首诗追回来的,并赠送我一只钢笔,笔筒上刻着“知书达理,代笔功高”。

2000年前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结束了我的代笔生涯,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海峡三通,两岸亲人们随时可以互通音信,可以往来相见了。为了这份不能被忘卻的纪念,时任康美镇文化站站长的我受命筹建了“寡妇村展览馆”。以史为镜可以明是非,把历史定格,只为了警示后人,不要再重蹈覆辙,不再发生“寡妇村”这样的人间悲剧。

暮色苍茫,我转过身来,看见年轻一代的乡亲正成双结对地赶回各自的家园。村里的“寡妇”们已大部分不在人世,一部分得以与家人团聚的带着满足入土为安,一部分带着终生遗憾离开人间。“寡妇村”里再没寡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愿这旷世悲情不会在人世间重演。

备注: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文中的“我”就是黄镇国先生。

猜你喜欢
堂兄寡妇乡亲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古代的寡妇
良心的指引
路遇乡亲
老来心事
点赞
向日葵的理想
堂兄故事
幺叔
拖煤的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