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陈贵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比较常见,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受阻有关[1]。踏车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下肢活动能力,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循环性FES是把功能性电刺激与智能循环运动系统有机结合的一种训练方式,具有改善患者下肢异常步态,提高其步行能力的作用[2]。本文将探讨踏车训练结合循环性FES在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中的作用,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3],且经CT/MRI确诊的患者;(2)存在一侧肢体功能障碍,且病程不超过半年者;(3)Holden步行能力分级不小于1级者;(4)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可服从指导者;(5)无关节疾病或应用电刺激/康复治疗相关禁忌证者;(6)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参照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62.14±8.85)岁,平均病程(31.92±16.15)d;脑梗死13例,脑出血6例。研究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61.98±8.92)岁,平均病程(31.89±16.21)d;脑梗死14例,脑出血7例。两组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良肢位摆放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训练、转移训练、平衡训练、上肢及手的作业活动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训练,2h/d,6d/周。在上述基础上,参照组给予下肢踏车训练:采用智能训练系统(来自德国MOTOmed公司)的踏车训练模式,根据患者下肢具体的运动能力来设定运动阻力和形式(注意避免患者出现痉挛或者过度疲劳),于患者主动训练前行5min预热,20min/次,2次/d,6d/周。研究组于踏车训练的同时进行循环性FES:患者取坐位,下肢固定于踏板后,将电极片分别置于患侧下肢的股内侧肌、股直肌、腓肠肌和胫骨前肌,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节电流频率及强度,脉冲时间300~450ms,输出频率20~60Hz,确保患者无不适感的前提下引起相应的肌肉收缩,诱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运动,其中智能循环运动和FES同时进行,前者是抗阻力运动,根据患者具体下肢运动能力来调节阻力模式,30min/次,2次/d,6d/周。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综合痉挛量表(CSS)、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情况,其中FAC分为0~5级,2级及以下为接触性辅助步行,2级以上可相对独立性行走(级别越高,步行能力越强);CSS总分16分,分数越高则痉挛越严重;FMA总分34分,分数越高则下肢主动和分离运动能力越好;MBI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2.1 两组治疗前、后FAC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FAC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CSS、FMA和M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SS、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SS评分有所降低,FMA和MBI评分有所提高,且研究组的CSS评分低于参照组,FMA和MBI评分高于参照组(均P<0.05)。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前、后FAC分级情况比较(n)
表2两组治疗前、后CSS、FMA和MBI评分比较分)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为偏瘫,主要与下肢运动功能受阻有关,患者康复的首要目标是恢复步行能力。踏车训练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康复医学科,已有研究表明其对于各种骨关节或神经损伤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存在患者行为不协调、缺乏本体感觉反馈传入等问题[4]。有研究发现[5],踏车训练结合循环性FES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患者随意运动控制,有效恢复患者脑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
本文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S评分有所降低,FMA和MBI评分有所提高,且研究组的CSS评分低于参照组,FMA和MBI评分高于参照组(均P<0.05)。可见踏车训练结合循环性FES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智能训练系统具有主动、被动及助力三种运动形式,可以有效挖掘患肢的残余肌力。其中踏车训练模式根据患者下肢具体的运动能力来设定运动阻力和形式,定期展开相应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和下肢运动能力;循环性FES训练系统可在患者进行踏车训练的过程中智能化地反馈相应的动作模式,进而刺激相应的肌肉收缩,智能循环系统可以控制运动强度,类似动力学上的步态训练,可以很好地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下肢痉挛、减少肌肉萎缩,患者在有序、反复地挤压—放松的训练过程,诱导被刺激的神经肌肉群产生协调主动收缩,进而可以恢复肌肉的正常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6]。翁德宁[7]研究结果也表明,主动踏车训练中应用FES可以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移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踏车训练结合循环性FES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