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3月8日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以及3月11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记者会上,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就媒体关心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体制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话题,与记者进行了交流。本刊对王志刚部长的讲话进行了梳理,以飨广大读者。
《人民日报》记者:按照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现在距离目标实现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请问,按照创新型国家标准,目前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提前达标?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冲刺攻坚?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整个中国“三步走”战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要成为现代化强国。科技创新也有“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重要支撑和引领力量,也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
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也是个重大的任务。什么叫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可能要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在今年科技部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我们对创新型国家进行了一个描述,即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要走在世界前列。具体地讲,应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看这个事情。从定量来讲,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排名,2018年我国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排在第17位,到2020年原定目标大概在15位左右。另外,我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2018年达到了58.5%。还有一些定量指标,比如研发投入、论文数、专利数、高新区等方面的指标,2018年都有不俗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些定性指标。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看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不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发展的动力是不是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劳动主体是不是更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精湛的技能,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不是更多地用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来衡量,是不是有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合作是不是成为国与国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全民科学素质是不是有较大的提高。这些都是定性指标。
当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还是有短板的。比如说,第一,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0到1的原创性技术和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我们现在还有不足。第二,我们的创新生态、科研生态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科技部来讲,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更多地、紧紧地依靠广大科技人员,更好地去倾听和服务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等一切愿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他们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对象。政府的工作是要更好地在法律、政策、环境以及科技资源配置方面,能够真正解决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创新活动中的所需。特别是法律政策方面,科技部要和相关部门一起通过一定程序制订相关政策,构建生态环境。这是我们政府必须做好、而且不能缺位的一项工作。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信任与监督并重。当然,我们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激励为基础,同时要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操守,使得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有一个崇尚科学、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并且能够一心向学的状态,这样,剩下的事情,就是科学家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创造环境,更多的是提供支撑、提供环境、提供保障,为他们排忧解难。
《科技日报》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请问部长,接下来我们国家准备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扎实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确实如此,科技活动本质上就是人的活动,是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习惯并且掌握知识技能的人的活动。因为有科学理想方面的追求,有科学报国的使命感,所以兢兢业业、心无旁骛、潜心从事研发活动。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这些从事科技活动的人,也就是我们的科技人员。科技部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紧紧依靠这些科技人员,服务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服务大学、院所、企业等科研机构,为他们积极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环境,这是我们做好工作最基本的理念。
过去一年里,我们积极服务科技人员,努力让广大科技人员有更多的获得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报国的使命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方面,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科技人员以知识价值参与收入分配。深入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力度,让科研人员拿到他所作贡献应有的报酬。
二是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方面,前一段社会上反映“帽子”多、“牌子”多、“检查”多等问题,还有就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问题比较突出。2018年,我们开展了减轻科技人员负担七项行动,就是要在政策制度上能够使我们的科研人员不为这些表格、报销、“帽子”“牌子”等所困扰,能够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地搞科研,真正用科研来回报社会,真正把时间用在科研活动上。
三是在加大科研人员激励方面,我们做了一些调查研究,让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数学家和企业家一起座谈,及时了解他们新的诉求,使我们的改革更有方向、更有针对性。我们改进了评价奖励,突出了质量、绩效、贡献导向,激励科技人员投身科研活动,通过科研实现人的价值,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能够有尊严地、体面地生活。
四是在改进学风作风、倡导科学精神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科研人员本身也是人,2018年发生了一些事情,像论文造假等现象引发社会关注。科技部的态度非常明确,哪些属于科研活动中应该禁止的,必须遵守的,政策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
总的来讲,我们就是要在工作层面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好,把新发展理念和科技工作结合好,把科技强国与国家强盛联系起来,把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做好工作。
下一步,我们的改革、资源配置、评价工作等都要围绕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开展,要尊重科学规律、弘扬科学精神,要聚焦党和国家的事业,要面向提高综合国力的目标。我们要紧紧依靠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紧紧依靠这支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科技工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点点提升科技人员的获得感,一个个解决科技发展难题,使我们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能够得到提高,最后走向科技强国,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华社记者:有代表委员认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落实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请问,科技部在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考虑?未来如何打造国家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科技要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三个面向”推进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必须做好的一门功课。
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很多。我们考虑把科技成果本身作为一个充分条件,把政策、法律、金融、政府服务、产业界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等方面,作为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我们的颠覆性产业就出不来。所以,颠覆性产业的充分条件是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出现,后面那些是必要条件。
所以,我们在把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首先要看它的成熟度。一种状态是,仅仅是一个想法,或仅仅是实验室里刚开始讨论的想法,它本身是一些假设,而没有印证,或者印证之后还不能转化;还有一种状态,是已经到了转化的时候,就看能不能有合适的转化主体,也就是所谓的技术成熟度。
另外是市场机制。一定要由市场机制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果的拥有者、成果的承接者,这两个是主体;政府主要是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做好服务。这些年我们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全国人大专门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应该说,这个成果转化法的含金量很高,在各国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律,中国的这部法律应该是最优惠和最贴近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实际的。2017年,高校科研机构2700多家,转让各项科技成果35.4万项,增长了近60%,合同额达到了751.76亿元,同比增长27.5%。一部好的法律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部法律确实是贴近中国实际,符合科技成果拥有方和承接方两方的意愿的。
下一步,我们还要把科技成果转化这件事当成重点。一是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技术转移基地、技术转移主体,以及技术转移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要做好。二是推动符合技术成果转化的国有资产评价、管理的制度建设。因为科技成果更多的是无形资产,不是像土地、房地产一样的实物资产。包括最近的科创板,目的也是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中间有很多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也是把无形资产、把能力作为重点,而不是把资金流、交易额当作重点,这些都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科技与金融结合也非常重要。如果科技是充分条件,金融就是必要条件。我们知道,论证一个数学题,充要条件都成立,这个数学题就证明结束了。
河南报业全媒体《大河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请问王部长,在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科技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此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中,民营企业又该如何发力?请王部长给他们支个招。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概有18万多户,其中70%是民营企业。我们知道很多民营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在其所在领域都是非常优秀的。如果我们不把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这件事做好,我们70%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没做好,就很难说科技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就做好了,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对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殷切的期望。从科技部来讲,参与创新不问出身,国有、民营都一样,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我们尽量提供好的环境、好的规则、提供平等的机会。我们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了一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包括鼓励民营企业参加国家科技项目,并且在民企也建立了一些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是不分国有、民营,只分这个企业有没有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个很好的战略。只要你愿意投身国家的创新驱动,投身科技,并且以科技作为自己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安排、制度安排、竞争力要素,吸引人才、管理各方面都围绕这方面来展开,科技部在项目、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都会一视同仁,给予支持。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中国宣布会高度注重科技发展,给予更多资金支持。王部长,这笔资金会投入哪些方面和领域?政府又会有什么新的发展方向和决策?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确实,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能力的重要指标。这笔资金的投入领域,大的方面还是投入到不同的科学技术、高科技产业这些领域,当然还要投入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能力建设,比如说像实验室、实验平台、工程中心等方面。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医学这些领域都是我们投入的重点。关于政策方面的研究、一些智库的研究也会投入。而且,中国科技要对世界科技做贡献,像气候变化、南北极、生态环境等方面,这是21世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内容,也是投入的重点。
另外,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对人才的投入。刚才我们讲的这些领域,所有的活动主体都是人。我们怎么能够让中国的科技战略、科技规划与每个人的追求相结合,每个人以科研作为自己的兴趣,作为自己报效国家、贡献人类社会的一个终身追求的职业。在这方面,也需要我们的财政投入和企业各方面的投入。
2019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科研人员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苦恼,科研是探索未知的,可是申请预算的时候,却要把一年甚至几年之后的事安排得明明白白,到了具体用钱的时候,打酱油的钱又不能拿去买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请问,这次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会在哪些领域有突破?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科研的不确定性、未知性,和预算要求的具体化,这个矛盾确实是存在。主要是出发点不同,科技人员按照科研规律,特别是基础研究、前沿探索,路线存在不确定性,方法也具有多路径性等。但是作为管理者,总希望能够有一个确定的管理方法。这两个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那怎么理解这件事情?我们在科研管理方面,特别是经费管理方面,怎么改进工作?
首先,信任是前提。我们对广大科技人员给予充分信任。另外,在政策制定上,激励是导向。但是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没有监督;以激励为前提,总还是要有约束。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有些要求不太合理,带来了一些让科研人员无所适从的事情。所以,我们改革的重点就是怎么样以激励、信任为出发点改进管理。
第二,包干制本身来讲还是个手段。我看到这个包干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一种责任,信任越大,实际上责任越大;授权越多,责任也是越大,压力越大。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理解的时候,不是有钱就撒开了用,自己要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被信任?
从政府的角度,实际上要把包干制跟“放管服”结合起来。包干制是一种“放”,但是“放”不等于不管,只是管的方式、管的理念会发生变化。所以,在这一点上,政府也要研究,科技部当然要优先研究这件事情。可能在一些基础研究定额补助项目等方面先试,已经选了60多家单位在进行试点。同时,在试点过程中,我们要看被选的试点单位过去是不是确实在科研管理方面很规范、在科研成效方面很显著,科研队伍特别是带头人是不是专注搞科研,并且有科学精神、科研操守,有良好的口碑。
我们将按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做方案,并且征求科技界的意见,最后形成一个试点方案。在试点中把它不断推进、不断完善,最后变成一种新的科研经费和项目的管理方式,通过改革来激发我们的创新主体、科研人员有更大的积极性、自由度、更多的获得感。
《科技日报》记者:今年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反映,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和原创能力不足,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5%左右。请问在中央财政加大支持的基础上,科技部将如何继续撬动企业和地方对于基础研究投入的积极性?同时科技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啃下增强原创能力的“硬骨头”?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第一,基础研究确实是整个科技创新的总源头,也就是人们对自己、对自然的一种认识、总结,以及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和探索自然、探索自身。我们对基础研究应该要给予足够重视,否则科技创新就没有源头了。
第二,对中国科技界来讲,基础研究的能力和产出是我们的一个短板。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促使我们必须把基础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在整个科技创新的总布局中要着重发力,这是整个科技界的呼声,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战略在科技方面的重点,是我们必须做好的。我们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要有统筹,因为基础研究往往不是研究的终点,论文本身也不是这个成果的句号。
第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2018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国务院文件形式第一次就加强基础研究作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国到了高质量发展时期,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需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基础研究的地位就显得更加突出。
关于5%的问题,我们经常拿中美基础研究投入做对比,美国在15%左右、中国在5%左右。美国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都在投,中国的5%基本上是中央财政投的,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得很少。但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好的势头,在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开始把基础研究作为重点了。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各国统计口径还是有些差别,所以仅仅用数字本身还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部。中国加强基础研究是坚定不移的,今后会更加加大投入力度。怎么样动员企业、动员社会各界重视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参与基础研究,这个问题科技部要思考好、回答好,并且向中央、向相关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会向前推进。
《澳门日报》记者:请问科技创新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创建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扮演怎样的角色?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确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个战略规划和建设布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澳门科技力量是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我们把香港、澳门的科技力量统筹起来,与内地科技力量一起,来建设好大湾区。最近,我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科技部见了面,双方准备就科创方面的工作,把内地和澳门之间的关系和机制建立起来。同时,就国家所需、澳门所长,大湾区建设的规划所涉及的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接,充分发挥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其实,我们在澳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科技计划对澳门开放、科研经费过境使用、在澳门建设了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我们准备就澳门转型发展,以及大湾区建设方面,研究科技如何发挥作用,把内地和澳门科技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1+1大于2的作用,聚焦大湾区建设。同时也在国家整体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方面,把澳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力量用好、合作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请问这一行动计划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又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倡议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项行动。这是总书记在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最具体的一个行动内容。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使它真正成为科技合作之路、创新之路。
第一,在人文交流方面,2018年,我们组织了500多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招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学员超过1200人次。国际合作的载体主要是人,人坐在一起、谈在一起,才能合作在一起,这是国际合作最本质的,也是最直接的体现。
第二,鼓励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产学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这件事也在大力推进,有些实验室正在筹备过程中。
第三,与菲律宾、印尼等八个国家启动或者探讨建立科技园区合作关系。中国的高新区在国外有不少合作,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受欢迎。
第四,与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构建了五个区域技术转移平台,组织南亚青年科学家科技创新中国行、东盟国家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活动。我们和一些国家还有创新挑战赛等活动。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中央要求,配合做好第二届高峰论坛的准备工作。
美联社记者: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有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技术会为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便利,比如一些侵犯个人自由和隐私的行为。请问,中国如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是否会为一些技术开发人员划定红线来保障个人隐私呢?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热门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趋势。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大学、企业、科研院所都把人工智能发展作为一个重点。下一步,中国仍然会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的积极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发展60多年来,几起几浮大家都没有关心这件事。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关心,各国都在关心,并且开始联手讨论人工智能在隐私等方面的隐患和危害。在研究阶段,大家可能不会关心这些事情,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科学家实验室中的内容,而是开始走向社会、走向应用。这种应用,一方面会推动产品、产业和社会进步,带来一些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治理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一些技术广泛应用后,比如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就和法律、社会公德、伦理联系上了。人工智能和其他前沿技术一样,技术发展走在前面,法律规范、社会公德、人们的习惯、社会治理方式相对滞后,要加快跟上。
人工智能发展是一个学科,是一门技术,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工程,是一个跟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新的领域。技术对大家来讲都是相对平等的,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在这一点上,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一起趋利避害。第一,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算法、计算能力、数学模型等方面的进步;第二,要加强芯片、器件、部件方面的研发;第三,要加强设备、系统等方面的协作。特别是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加强人工智能在隐私、伦理、法律法规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治理和行业自律,宣扬好的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中国日报》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您在前不久的部长通道采访中也提到要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倡导科学精神。请问科技部在今后工作中如何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任何主体及其活动都必须要有个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既是社会构建和营造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主体本身构建的。学风作风问题也好,伦理问题也好,都是如此。对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应该这样看:
第一,科技本身就是双刃剑。一项新技术、新成果带来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需要关注和避免出现坏的一面。比如,在远古时期,雷电引发山火,害处是把山林烧了,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但是,当有人把山火带回家,用来加工食物,就使人有更多的营养,促使人类比其他动物脑容量更大一些,身体更强壮一些,这就是趋利避害。像核的利用,原子弹对人类肯定是有破坏性的,但是进行核能利用,转变成一种新的能源,就是有利的。今天的科技仍然有趋利避害的要求。比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它带来的是在工具方面、能力方面的进步和延伸。比如说,2003年出现的SARS,让我们有点手忙脚乱,现在H1N1、H1N9、埃博拉等病毒,一点也不比SARS威胁小,但是我们现在应对从容,这就是技术发展带来的进步。
第二,科研伦理和学风作风问题非常重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应用领域发挥科技的扩散性、渗透性,还是有一些不确定性的。这就需要我们科研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科学精神、道德操守和科研伦理。当然,还有遵守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一项科研活动该怎么做?一项科技成果应用该怎么做?科技部对此很关注,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进行引导、进行约束。要告诉和引导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范,转化成果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定,使我们科技人员更加理性、尊重规律、敬畏法律,对于那些为了个人名利罔顾法律的行为要加以约束。同时,也希望新闻界和媒体朋友在这方面多做宣传。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很重要的一点是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