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居航
高职学生处于职业起步阶段,不仅在知识能力上有所欠缺,同时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化,也要关注学生的行为素养。实践是测试人才的基石,同时也是促进人才不断成长的重要因素,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就要在高职阶段融入多元模式。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工作不仅要求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渗透实践能力教学。对于“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不同阶段应该有分层次的解读。对于高职生来说,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育培养体系不仅关乎其学习阶段的成长,同时也决定着学生未来形成的职业能力。本文围绕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探寻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探讨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育的优化策略。
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培养人才脱钩。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归根结底也要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所以用人单位是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促进发展的主体。高职院校在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方面可以对学生教学,但是没有和市场进行紧密的关联,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到工作中也需要一段实践适应,用人单位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毕业生进行培训。用人单位自身培养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凸显。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校内提供的课程相对于市场需求过于理论化,学校自身应多参加和组织社会活动,与用人单位机构等产生紧密联系,紧跟时代步伐,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来校演讲,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到创新。
烹调工艺与营养培养人才存在短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对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需求越来越大,用人单位也迫切需求对市场了解且有自身技能的人才,仅靠传统学徒传承模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就是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企教分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对于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上,经常特别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体系的构建,却常常忽视了学生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技法的运用。脱离市场需要的培养人才,造成人才普遍具有短板,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企教结合,理论和实践同时发展。
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创新氛围不浓。许多高职院校还保持着传统保守的思想,认为创新能力大部分应该是更高等学府所能达到的程度,高职院校作为专科学校,学生能力较低,想要完成创新效果也比较难,所以对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树立正确的态度,在管理政策上也过于松散,支持缺乏力度。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烹调工艺与营养创新创业气氛淡薄,由于学校本身不重视,宣传也不够,学生更是缺乏热情,是没能在校园内创造良好的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创新创业氛围的根本原因。
知识生产模式嬗变下高职院校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构建创新创业高职人才培养理念。高职院校要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接受教育获得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生所学的专业领域内鼓励创新,增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中心,采取多样化培养手段。将科学育理念在教学环节层层渗透,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作为单独的个体存在,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不一样的脾气秉性,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在擅长的方面施展技能。社会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学校就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但是人才不会凭空出现,只有建立和完善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输出有生力量。首先,是要在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基础课程中就将创新意识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了解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树立科学意识,提高全面素质。其次,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适当观摩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案例教学,增加学生市场调研和市场走向访问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市场进行联想,自己寻找突破口。
转变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理念。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学习是一种积极探索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是一次认识自我,提升能力的过程,在面对每一种新教法、新理念的时候,教师都要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意识,用理论去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往,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一直都是“怎么教”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现象就是教学过分花哨,教师在教学方法选用上下的功夫比解读文本内容用的时间更多,花费的精力也更大,所以造成课堂教学“虚假繁荣”的现实。但是,现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教法教师可以说已经陷入了一种应接不暇的状态。所以,教学理念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改变。现代教学思想的冲突,也是高职院校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有所缺失的突出问题。基于以上的思考,教师要从怎么教这样的泥潭中走出来,步入教什么的抉择,归根究底,我们要从学生能力培养上做文章,让教学目标围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宰专业学习的关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實践能力,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化。
引导学生探索探索开展自主学习。经过积极探索,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多课堂上,知识的学习是间接性的传授,学生与教材之间始终存在隔阂,没有实现知识的有效渗透,这种间接性就导致到了学生需要得到引导才能够学习知识,获得成长。很长一段时间,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师都担负着主宰者的角色,让课堂教学成为一场场宣讲,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大量实践表明,只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得到满足,能力得到培养,才会呈现出更为优良的教育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性在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我们不能否认教师教学在节省时间、提高知识含量与质量上的积极作用,但是教师的超负荷、零接缝式讲解确实让学生没有了喘息的机会,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刚抛出一个问题,就公布答案,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学生成了一个旁观者,看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教学,后果可想而知,教学本质转变刻不容缓。
探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知识合作学习。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合作交流、自主实践上。烹调工艺与营养学科知识由不同的内容组成,在教学内容的组合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作为核心,其中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是学科教学的关键,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要在烹调工艺与营养教学中做好自主研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重视流程的设计,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围绕研究性题目进行拓展,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流程设计中要体现明确性和可行性原则,对于学生的分工和考评制定明确的规章,让学生在依托流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问题,而改正自身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其次,重视烹调工艺与营养教学步骤的规范,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教学步骤是教师依据标准化内容进行的系统整合,不同的课程会设计不同的步骤,因此,教师要细化教学步骤的执行要求,锻炼学生的能力。
提高烹调工艺与营养知识精度。在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实践中,面对繁杂的系统知识,教师要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对于价值高的知识进行重点梳理,并通过适合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训练。尤其对于教材内容可以进行大胆的整合,将知识分成各个组块和主题,降低非本体性内容的含量,让烹调工艺与营养教学变得请简、有序,让教学流程可以通过可行的方式得到完成。在烹调工艺与营养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精度,特别是序列性、连续性明显的知识内容,更加要关注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善教学组块的合理构成,用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学的效率,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打造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师资团队。严格来讲,烹调工艺与营养教育并不属于科学中的一个门类,而是基于社会和市场需要,开设的一个学科,它更偏重于实践,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就是为了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社会带来革新。在我国这是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各大院校都缺乏这样的专职专业的老师,所以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师资力量,聘请校外用人单位人员、行业专家、特别是创新创业的成功人士,为学校提供培训教师贡献力量。培养老师提高自身的技能,充分让培训教室参加到实践活动中,俗话说“打铁尚需自身硬”,培訓教师将来是烹调工艺与营养教育体系的中流砥柱,自身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实践者。
综上所述,高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上不断深入,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呈现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所以保障烹调工艺与营养教学开展的高效性是非常必要的。在高职教学中能力的培养旨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本阶段的学习,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