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志 张科 袁舟 张旭 陈瑜
关于食品的检验
所谓的食品质量检验主要是根据某食品执行的产品标准来进行的符合性检验。当检验结果中出现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标准的状况时,其食品就会被判断为不合格商品。食品安全是关乎到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因素,而其检验的结果也对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生存与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食品检验结果质量的控制分析
对抽样过程的具体控制。针对不同性质的产品会制定不同的抽样方案。其中任何一位抽样人员都应该持有效证件进行抽样检查,依照正确的程序填写抽样单,在双方都确认无误后进行最后的签字和盖章。如果抽样的选择地点是市场,那么就需要与被检企业实时取得联系,使样品得到确认。另外,对于食品的抽样检查通常情况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来进行,但是要在某批产品的上中下的不同位置来进行取样,在取药的过程中同时要保证所抽取的样品不会受到任何的污染,还要满足其样品的运输以及储存的标准温度,而抽样人员不可参与检验的任何工作,保证抽检的分离。
食品在质检过程中的控制。首先,在质检过程中要严格加强检验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检技能。(2)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避免因为习惯进行的检验数据出现严重的偏差。(3)在对某些微生物进行检验时,艳艳人员应该保证所有的检验过程中都处于一种无菌的状态。(4)检验必须做平行试验,在出现偏差的状况下需要重新检验,同时做空白试验。另外,检验员应该实行盲样检验。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严格的区分,针对固体的样品应该要粉碎,而液体的样品要混合均匀,防止样品在不均匀的过程中检验,会出现数据错误的现象。
对实验室出现误差的控制
实验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方面。而系统误差又包括了仪器误差、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以及操作误差四个方面。
系统误差。(1)仪器误差主要是受到所使用仪器精密度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一种误差,比如在检验的过程中误用了没有经过仔细较正的一些仪器,也有可能是仪器和砝码的标志与真实值之间所出现的误差而造成的。(2)方法误差是因为本身所存在的分析方法而造成的。例如在滴定的过程中,因为还没有進行完全的反应,理论终点与滴定的终点不能够很好的相互符合,以及因为其条件没有完全的进行控制或者发生了其他的副反应等原因都会造成系统的测定出现误差。(3)而实际误差主要是由于所用蒸馏水中含有了其他物质或者是所使用的试剂不够纯而引起的。(4)操作误差主要是由于相关工作者的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在没有充分掌握操作技巧的情况下,每一位工作者都不应该按照固有的感官经验或旧有习惯来进行操作。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又被叫做随机误差,其误差产生的是不可以控制的,其测定的数值受到多种因素的随机变动而产生影响。所以其误差不可以测量也不可能更正。
检验结果质量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准确度来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而准确度是根据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的,当二者的差值越小时其准确度也就越高,相反则越低。所以要想使检测结果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将在检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降到最小。(1)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误差(2)不断的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通常情况下食食品的分析测定次数为两次,刚在测定的过程中误差较大时,我们可以对其分析测定的次数提高到六次以上,这可以极大的减小误差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3)我们也可以通过空白实验、对照实验、校正仪器等多种方式来使测验中所出现的系统误差得以消除,而对照实验是使食品在检验过程中减少系统误差的最有效方式,对照实验是用同样的分析方式以及在相同的条件下,用标准的样品来替代实际的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并将对照实验的测定结果与标样的已知含量进行比较,其相互的比值就被称为校正系数。通过以上的叙述,精密度高并不等同于准确度高,而精密度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必要前提。
综上所述,要使食品检验结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除了做好以上几个方面之外,其工作人员还要对检验的新方法和技能有更好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从而不断的提高食品的检验结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