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进步对曲艺创作表演的影响

2019-05-05 02:43龚翠萍
曲艺 2019年4期
关键词:曲艺创作

龚翠萍

当代社会,新技术的进步不可避免地对曲艺创作和表演带来冲击、诱惑和影响,尤其是处于信息传播速度空前迅捷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新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各种艺术门类。曲艺作为一门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面临着新挑战。怎样借力新技术进步从而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新技术的内涵

新技术我理解为新的操作方法。能够影响到曲艺创作表演的新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形式新:当今社会,观众信息来源宽泛,要求越来越高,口味越来越刁。单一的形式往往提不起太多的关注度和兴奋点,越来越多的混搭开始出现。其中,较为成功的范例是2018年央视元宵晚会节目《看今朝》,讲述精准扶贫政策下,人民逐渐脱贫致富,奔向新时代的主题。节目将苏州评弹和陕北说书巧妙结合到一起:一边是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一边是黄土高原的高亢豪迈;一方是粗犷的陕北汉子,一方是温婉的江南女子。羊皮坎肩与旗袍搭配的曲艺表演形式,在历史上从未有过,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碰撞、融合、突破,最终达到“一柔一刚,相映成辉”的效果。

(二)设备新:如今,曲艺表演中,LED 屏幕、升降舞台和数字化多媒体的运用早已不是新鲜事,从视觉上给观众提供了更为炫酷的享受。MIDI 伴奏(原意为数码音乐设备,MIDI伴奏的意思是通过数字信号来读取数字音色库里相应的音色从而发出各种声音)也被用到曲艺表演中,替代现场乐队。随着电脑信息技术对人像的捕捉和修复,当代曲艺人与已逝曲艺家合说相声也出现在节目中。而随着全息 3D 投影技术的运用及虚拟歌姬艺人的出现,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出现虚拟相声演员或虚拟说唱曲艺演员在台上表演,或与真人演员合作表演的场景。

(三)传播方式新:以往的曲艺表演,受传播条件限制,范围窄,受众少。随着电脑、电视媒体及网络、自媒体的空前发达,一个新节目、新歌曲或新段子用不了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便会传遍五湖四海。在2017中国天津曲艺文化旅游嘉年华的开幕式上,名流茶馆采用“网红+直播+相声+曲艺”的形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跟着网红游景区、听相声成为一大亮点,被百万粉丝关注、观看,并形成在线互动。

(四)营销手段新:如今早已不是“开门售票等客来”的时代了,各知名或不知名的小剧场利用网络售票平台或微信公众号、QQ 群、微博、微信等平台与观众互动,建立亲密关系,售卖演出票,做活、做大市场。还有不少曲艺团体借助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达到保底生存的基本需求,再接商演和办教育培训机构实现盈利,还有的与旅行社合作,将曲艺演出作为文化旅游、特色旅游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营销手段。

二、现阶段曲艺创作表演的特点

(一)视野开阔,题材丰富,形式繁多。开放包容的社会,让更多新生事物有了生存空间,人们也更愿意接受新事物,曲艺从业者已超过 30 万,这个异常庞大的群体表明了曲艺进入空前繁荣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团体和领军人物,各种素材都被曲艺消化应用,尝试创新的作者及演员层出不穷。

(二)曲艺作品创作周期更短,更新,更快。因为快餐文化盛行,老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容易喜新厌旧的观众群,以往一个段子说半年,一拨观众来三场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曾经遭遇票房危机的某些相声剧场因为老节目霸场、上新太慢,落入观众流失、粉丝变节、举步维艰的境地。这就给了曲艺作者和演员极大的压力,往往一个新节目还没有来得及在多次的表演中持续打磨成精品就提前下了架。

(三)微视频的出现让曲艺作品求短、求精、求快。火山小视频、快手和抖音,一波波长不过几分钟、短到甚至不过 10 秒的影像,已经占领了年轻人甚至老人幼童的视野。当刷抖音、拍视频自我陶醉成为一种习惯,动辄需要十余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才能说唱清楚的故事,由于观众耐性不够导致其越发流失严重。据统计,现代中国人看电视按遥控换台的平均忍耐时间是3 秒,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要抓住观众让他不换台,得需要多少包袱、多少扣子、多精彩的画面和语言?对于讲究三番四抖、铺平垫稳的曲艺来说,是极大挑战。于是,难免出现迎合观众的短、精、快作品,质量和水准自然难以保证。

(四)网络文化极大削弱曲艺作者的原创能力。搜索引擎的便捷极大方便了生活和学习,但同时也极大削弱了人的原创力和思考能力。尤其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网络。海量的段子、笑话、点子汇集在浩瀚的网络之中,谁都可以毫不费力、免费得到想要的资源,以往那种一个段子写半年、一个包袱想三天的作者越来越少,而网络写手越来越多,下载、甄选、编辑、定稿、排演,成了不少曲艺人的日常,于是内容撞车、形式雷同、结构相近、包袱一样的作品屡见不鲜,作者丧失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抄袭盛行,必然难出精品。

(五)年轻观众的回归催生曲艺涉险创新。曾经,曲艺出现过不短的低迷时期,但可喜的是,如今大批年轻观众开始回归,愿意在小剧场或者电视机前、手机前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和喜欢的艺人,但同时也带来尴尬的场景:他们往往缺乏耐性和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底蕴,遇到传统节目和段子就换台或走人,这就使得曲艺作者不得不逼着自己去迎合好不容易回头的观众们而去进行不成熟且冒险的所谓创新。

(六)市场化需求造就“短命”作品。为了生存,曲艺作者或演员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不得不创作能卖得出去、有人买单的所谓作品,其实那大多只是商品,别说常演不衰,有的可能上台一次就寿终正寝。

(七)说教性、任务性作品过多,削弱曲艺作品的趣味性、艺术性、文学性和娱乐性。说教性和任务性创作固然需要,但一些作者长期局限于创作应景的说教性、任务性作品,失去本真和创作的热情,疲于应付上级任务或有利可图的节目,曲艺最为老百姓喜爱的趣味性、艺术性、文学性和娱乐性逐渐削弱,能够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悠长、富有生活情趣的精品越来越少。

三、曲艺在新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过分依赖新设备,流于形式和表面。在不少大型曲艺展演比赛,舞蹈、MIDI 伴奏、LED 屏等时尚元素在節目中被大量使用,再加上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节目的观赏性有了较好的提升。但这种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好听好看的舞台效果在赢得观众掌声的同时,也引发了专家对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曲艺究竟如何创新发展的不同看法。舞蹈动作、音乐节奏和舞美过于花哨,没有真正发挥好衬托的作用,反而喧宾夺主。其实,过去越是有成就的曲艺艺人,其装扮往往越素雅,因为他们深谙不能因为自己过于炫目的装扮而转移了听众注意力的道理。“越简单,越高级”逐渐被淡忘。

(二)过分求新求变,失去核心和传统文化。曲艺最重要的特点是有人有事、有情有趣,也就是说,所有的表现形式都是为讲好故事服务的,而有的节目脱离本体,场面过于豪华,混搭形式过于繁杂,观赏性有了,但曲艺本体特色也淡化了,变得四不像。其实曲艺很简单,有时候赋予它过于丰富的外在形式反而会给曲艺的表演带来很多不便。尤其是参加专业性的展演或比赛,就得在形式和内容谁主谁次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明确和严谨的定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好听好看,往往忽略了某种曲艺艺术的本体特色。专家们提醒:曲艺创新谨防戏剧化、歌舞化、舞美化,失去其核心和传统就是失败的创新。

(三)过分追求高大上,过分炒作包装。近年来,一个五分钟甚至十分钟的节目投资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一个道具场景花几十万,服装又是几十万,用资本堆积起来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

(四)利用媒体造势,无限放大从艺者影响力,虚假造星。在利益驱使下,一些曲艺人成为商人,并借助团队及背后的资本,利用新媒体造势,无底线炒作,无限放大从艺者影响力,盲目造星,虚假宣传,令从业者浮躁,失去好好钻研技艺的信念,受资本捆绑,忙于挣快钱。

(五)摒弃传统,轻视基本功。不少人尤其是外行转投曲艺门的从业者,轻视传统技艺及知识,轻视基本功的训练,毫无基础便盲目自大创新,好比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必然营养不良,难以坚持、难以为继,也必然经不起观众及市场的检验,底气不足早早退出。曲艺创新改革是必然的,因为曲艺要想发扬光大必须要与时俱进,但这并不是说可以随意违背曲艺本身的特质。

四、关于如何运用新技术促进曲艺创作表演的几点建议

(一)不离本真不弃核心,用新技术焕新曲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孔庙提及传统文化时指出: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他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些科学论断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曲艺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文艺评论家仲呈祥针对创建中国曲艺学学科及曲艺的理论与实践,提出要进行“科学辩证的学理分析,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扬其所长、弃其所短,以促进中国曲艺的创作与鉴赏的健康持续繁荣。须知,任何一门艺术,包括曲艺在内,理性思维的失之毫厘,也将导致创作实践和鉴赏习俗的谬之千里。此种教训殷鉴不远。”用新技术焕新曲艺,不管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新瓶装新酒,新技术的介入必须服务于曲艺的本体,而不可喧宾夺主,失去本真。

(二)探索创新,让新技术的介入吸引更多年轻从业者和观众。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少年儿童喜欢曲艺,曲艺才能后继有人,才能有继承衣钵的新鲜血液,才会有充满活力和购买力的年轻观众,假如一个剧场里的观众全是垂垂老矣的老人,那这样的表演是没有生命力的,怎样保持住原有老观众,再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是摆在曲艺人眼前的大事。利用新技术手段和操作,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培养观众,教会观众欣赏,引领观众思考,与时俱进才能生命力旺盛。随着文艺服务对象的不断更新,任何传统艺术都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曲艺理论和艺术形式的创新早已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创新内容形式,努力培育新的受众群体,拓展曲艺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利用新技术做大数据分析,为创作把脉,为理论研究做铺垫。应用好大数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其中的观众群,年龄结构及喜好,优势劣势了然于心,对创作和调整创作表演都有好处。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搞好理论研究及分析,统筹尽可能多的研究机构,把哲学家、文化学家、艺术学家、民俗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等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请进来联合攻关。此举不仅可以解决曲艺理论研究人才不足的问题,又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利于曲艺研究者理论水平的提高,又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学习曲艺的良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新颖的研究方式产生碰撞,相信会有较大的突破,研究成果也会不断出现。

(四)利用新媒体传播新节目。新媒体可以在手机上、在电脑上通过点击及转发达到几何级数的传播,其速度之快、成本之低超乎想象。例如常熟曲艺工作者们一手打造的微电影《千里寻宝》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曲艺内核与新媒体、新技术等时尚载体相融合后迸发出的新活力。将弹词传承已久的听觉特性与电影的视觉优势相结合,再通过微电影这一年轻人所熟悉的传播媒介进行展示,这样打造的弹词新舞台,既是对弹词艺术本身的时代化革新,更是吸引更多观众走近评弹、走进书场的有益尝试。

(五)引入商业化运作和管理,打开市场、滋养曲艺人。从事某个行业,如果不能满足温饱,自然是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更何谈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入商业化运作和管理,是曲艺团队尤其是自由曲艺职业者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难题。上海评弹团用中篇评弹《林徽因》开启“评弹众筹”之先河,正是引入互联网思维、开启话题营销这些新的尝试,有望对传统艺术在困境中突围提供借鉴。所谓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项目并募集资金。眼下,这一概念正被频繁引入文化产业,例如众筹电影、众筹游戏、众筹出版等,但尚未渗透到传统曲艺这样的艺术领域。所以具有借鉴意义,是因为评弹所面临的,是戏曲和曲艺在当代的共同处境:经受着市场经济和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冲撞和激荡,承受着影视、流行音乐、网络等现代文化消费方式构成的多重挤压,传承与发展的道路曲折而逼仄。因此,希望运营模式的改变,能为传统艺术的传承發展打开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董大汗:《曲艺创新谨防戏剧化歌舞化舞美化》载《中国艺术报》,2013年12月16日。

[2] 邵岭:《上海传统曲艺引爆创新热点,借商业模式走向大众》载《文汇报》,2015年8月12日。

[3] 冯艳丽 :《论曲艺创作与表演》,载《时代报告》2015 年第 9 期。

猜你喜欢
曲艺创作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曲艺泉城》
小艺术家大创作
齐心聚力 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曲艺学科发展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从健康曲艺生态看曲艺学科建设的紧迫性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