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荷
摘要:王弼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括为“崇本息末”四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无为本”“名教本于自然”等重要思想。探究王弼“崇本息末”的思想有利于深入了解王弼思想之中的“本末”观与“有无”观,能够在分析“崇本息末”思想之实质意蕴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无为”和“举本统末”等途径为道德之“全有”与道德之“实”的实现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参考和启迪。
关键词:王弼 崇本息末 本末 有无
中图分类号:B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219-02
王弼在老子、庄子等前人的思想上,通过创造性的诠释与提炼挖掘了老子哲学中的“本末”思想,并将其升华概括为“崇本息末”四字。王弼在《老子指略》中指出:“《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①而“崇本息末”思想在王弼的整个玄学思想体系之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一、何为“本”“末”
“崇本息末”是王弼玄學思想中的根本性观念,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本”与“末”是用来概括老子关于“道”与“万物”关系的一对范畴,均是一种具有概括性的内容,并非是局限于字面意义上的孤立的概念。王弼认为:“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长官……复使归于一也。”②“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③因此,王弼思想中的“本”与“末”是“由一系列关联概念构成的‘概念簇,其中‘本、‘母、‘无、‘朴、‘无为、‘无欲、‘寡、‘一等为‘本系列,‘末、‘子、‘有、‘器、‘有为、‘有欲、‘众、‘多等为与之相对的‘末系列。”[1]
(一)“以无为本”
《晋书·王衍注》中有道:“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因此,“无”即是“本”,王弼明确指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④并表示:“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⑤王弼“以无为本”的思想实质上是对《老子》“有生于无”思想的继承与改造。在《老子》中,“无”与“有”是“母”与“子”的关系,“无”是世界的本原。而王弼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与阐释,他将“无”视为“有”之“本”,将其视为“有”得以生成和存在的根据,认为“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2]p256王弼曾在《论语释疑》中指出:“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而“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2]65,因而实际上,王弼思想中的“无”即为“道”“自然”,这种“无”并不等于没有,而是指一种“无形无名”的无具体规定性的存在,由于“有形则有分,分则不能统众”⑥,因此“无”作为“有”之“本”,可以主宰万物。
(二)“名教本于自然”
“仁义,母之所生,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捨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忧患。”⑤由此可知,王弼思想中的“末”即为仁义道德。王弼的这一思想与老子对于仁义礼节等道德规范的表述相似,老子认为,仁义道德是在万物之“本”丧失之后才产生的,《道德经·十八章》中写道:“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而王弼也提出,在原始社会,人们无知无欲,处于一种既朴而真的“自然”状态,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人性之“朴”与“真”开始消散,随着这种“自然”状态的消散,仁义道德便开始出现,于是便“始制官长”,用来维护社会尊卑的名教便化生而出。对于名教,王弼将其视为由“自然”之“母”化生而出的“子”,并指明仁义虽为“母之所生”,但却“非可以为母”,这也即为学界常说的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的思想,换言之,也即为“名教本于道”“本于无”。在王弼的思想中,“名教”与“自然”之间即为一种“本”与“末”的关系,而学界则普遍将此观点概括为“名教本于自然”。王弼将“自然”视为“名教”之“本”,将“名教”视为“自然”之“末”,强调要维护名教,就必须从“自然”之“母”入手,必须“守母崇本”,而非“舍母适末”。
二、“崇本息末”思想浅析
(一)生成基础
“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崇本以息末之谓也。”①王弼所说的“守母崇本”即为“见素朴”和“寡私欲”,在他看来,名教纲常之所以遭到破坏,并非是由于人们对名教不重视,相反是因为人们过于重视名教纲常,但人们重视的并不是名教纲常的仁义实质,而是名教纲常能够带来的美名与地位,因而这种对名教纲常的所谓重视反而会使名教纲常变为一种虚伪的用以求取功名的工具。在此社会背景之下,王弼在“以无为本”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崇本息末”的思想。王弼曾说:“甚美之名生于大恶……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⑦他认为道德规范和道德美名的产生意味着社会风气的衰败和社会关系的混乱,而正是因为舍弃了道德之“本”、之“母”,舍弃了“无”“道”和“自然”,才导致了如此的结果。因此,王弼“崇本息末”的思想实质上是要扭转社会上人们追逐道德之“末”,舍弃道德之“本”的“舍本以逐末”的现象。
(二)实质意蕴
名教纲常旨在修德,而在王弼看来,目前的名教纲常已失去了其所追求的“真德”,而沦为了沽名钓誉之人通过“虚德”来满足利欲之心的手段。名教所要追求的是仁、义、礼之本真的道德价值,而要保全这种本真的道德价值,就必须通过“崇本”方可实现,因而王弼提出要:“不攻其为也,使其无心于为也;不害其欲也,使其无心于欲也。”[2]p198通过绝圣弃仁,崇“无”崇“本”,使民复归“自然”,在无知无欲无为的状态下实现无心为仁而仁存,无心为义而义存,达到“行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的效果。
对于统治者,王弼也明确提出要“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⑧《道德经·五十七章》中写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王弼对此注曰:“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⑧并将此四者概括为“崇本以息末也。”⑧在这里,所崇之“本”即为治国之“道”,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⑤,而这也即为“崇本”,只有追求“本”,方可由此“本”实现名教之义。而统治者也只有顺应自然,抱朴无为,方可由“本”举“末”,实现名教所要追求的仁、义、礼之本真道德。
三、“崇本息末”思想之现实启示
(一)惟“无为”方可“无不为”
“道”作为“万物之母”,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因而“道”之所以能生养、成就、领导万物皆是因其“无为”,而“无为”则能“无不为”。“道常无为”实质上是对“道”之无意志、无目的本貌的一种概括,但道之“无为”并不是不作为,其本身也是一种“为”,是一种“为无为”。在王弼的思想中,“贵无”而“无为”也即为“崇本”,而惟有崇此“无为”之“本”方可由“下德”回归“上德”,由“无德”复至“有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忽略了“无为”之“本”,纷纷追求“有为”之“末”,而这种对“有为”的追求却使得道德之本真逐渐消失,导致了空有道德之名却无道德之实的现象。因此,王弼这一“以无为本”“崇本息末”的思想实际上是对当时道德虚名和道德虚伪现象的一大批判。
現如今,仍存在以道德之名行道德败坏之事的现象,“道德规范的提出,是人类自身道德生活的自觉,标志着人类道德生活由‘自在向‘自为的跃进和转化”。[3]而以王弼的“崇本息末”思想观之,道德规范惟有成为人心之“自然”,成为每个人由心而生的自然之为,方可使道德之本真在人心无所蔽的情况下,成为每个人心存“笃诚”的“无为”而“为”,而正是要通过人们此种自发地对道德之实的“无为”,方可真正实现道德之“全有”,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二)“举本统末”方可复归道德
道德治理旨在针对社会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处理,而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要使道德治理顺利有效地开展,不能仅将道德治理视为一纸空话,还必须明晰如何使道德之“实”实现复归。由于“‘本指无形无名者,‘末即指有形有名者;‘本指‘无,‘末即指‘有;‘本指形而上者,‘末即指形而下者。”[4]因而在王弼的思想中,有无不可分,本末不可离。因此,要实现道德的复归,就不可过多地偏向两者中的某一方,而是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做到“举本统末”。实质上,道德之“本”就是个体内在的德心和良知,而道德之“末”则是外在的道德形式和道德规范,因而“举本统末”即为对人们内心良知与外在道德形式的统一。因此,要实现人民道德水准的实质性提高,仅有制度规范层面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不仅需要继续加强外在道德规范的完善,同时更要使人民在内心形成对道德的认可,从而达到人民对道德之本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之“实”的复归。
注释:
①老子指略。
②老子道德经注·二十八章注。
③老子道德经注·四十二章注。
④老子道德经注·四十章注。
⑤老子道德经注·三十八章注。
⑥老子道德经注·四十一章注。
⑦老子道德经注·十八章注。
⑧老子道德经注·五十七章注。
参考文献:
[1]傅齐纨.王弼《老子注》“本末”思想及诠释方法[D].华侨大学,2014.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朱贻庭.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
[4]沈艳华,任国升.王弼“崇本息末”思想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2):131-133.
责任编辑:赵慧敏